“玉姐儿,泽哥儿,铭哥儿,都收拾好了吗?”
“好了,好了!怡姐姐,我今天这样我母亲和兄长能认出我吗?”
“能,必须能!认不出来就让外祖父,外祖母狠狠的罚。”
“怡姐姐,我也有点紧张!”
“玉姐儿没事,没事,我也有点,但更多是激动。”
能不紧张和激动吗?一年多没见了,想想都心里难受。自己四人在京都虽然不出门,不愁吃穿。
可当时以落河失踪,打捞无果宣布死亡的家人,在外面吃穿用度都不能太好,会让人起歹心。
特别家里还有三个可以相看人家的姑娘,哪怕画了丑,也避免不了有人上门。
想想就知道原因,一家子主事人就两个寡母,男孩最大也就刚束发(15岁左右,表示步入成年,又成年前的发型),还没有成年(成年是弱冠20岁),家里还有点小钱,所以被惦记的有点多。
要不是家里16以上的都去边关,原本是想带18岁以上的去就可以,想到设计跳车,没道理几岁的能跳出来,这大的反而一个都没有跳出来,也就留15以下的。
“走吧,这一年多外面是精彩万分也惊心动魄。家人回来预示着我们可以出去逛逛了。”
“怡姐姐,我想等母亲们回来休息几天,我们去寺庙还愿好不好?”
“好!”
宁舒怡看父亲给的信后,就猜到后面的腥风血雨,不知道怎么避免。当时许愿,愿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度过此劫,定再来捐香火钱还愿。
在家养伤的半年里,听外祖父收到的信息,皇上和太子被人下毒,情况危险万分。在那样的情况下,想夺皇位的两位王爷加速了进程。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在老王爷取走了秦明树留的证据,就开始着手布局。包括皇上和太子中毒,那也只是看起来凶险,其实没伤身体根基。
皇上不想看两个儿子那样蹦跶,还不把普通百姓当人看,心痛的很。直接在知道他们想提前逼宫后做了推手,让时间提前更早一些。
皇上不可谓不是明君,为了减少伤亡,期间又给自己下了一次药,两次药怎么说也多多少少对身体有伤害,但这样的伤害在那个时候就是可以不理的。
要不怎么说太子深得皇上的心。太子看父皇都二次中毒,他自己策划被刺杀昏迷不醒。要不是皇上和太子的魄力,这场逼宫大戏都得两三年甚至更久。
皇家儿子谁不想当皇上,所以再好的联盟,都没有自己当皇上来的稳当。
主动挑起事端的两位王爷被贬为庶民,永不恢复宗籍,不在享有一切皇家宗室待遇。可以在京都生活,也可以离开京都,一旦离开就永不入京。其他三位王爷及家眷被罚守皇陵,无召不得出皇陵。(守皇陵他们还是王爷,只要不再被抓把柄,是有机会出皇陵。而贬为庶民那是和一般百姓没多大区别,皇家子女一旦失去所有,比杀他还扎心。)
至于参加的官员,该杀就杀,该抄家流放就流放。这是谋逆大罪啊,皇上明面上还是给自己儿子一条生路,被砍头的人是咎由自取,也有一定成分是替两个王爷背黑锅。
只是宁家和皇上暗地里怎么想,怎么谋划没有人知道就是。
宁舒怡父亲秦明树被下放到贫穷县城当县令。这是看在他收集证据的情况下网开一面的处罚。
秦明树是只带几个忠心仆人就离京赴任,原因是给后夫人休书一封。
秦明树以为再也看不到自己放心尖尖的女儿。看眼前来送行的女儿,漂亮,长开了,也更像她母亲也是自己的夫人姝儿。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
“怡姐儿,你照顾好自己!”
“父亲,路上万事小心!如果可以就写信……”这一刻宁舒怡是释怀了的。看着鬓边白发,只想为自己儿女挣一条活路,吞下所有苦的父亲。让父亲写信回来,是自己内心这一刻最想做的事。
“好,好,好,父亲有空就给你写信。”秦明树想着,自己没被砍头,没被流放,只是去艰苦地方上任而已。现在还得到怡姐儿的谅解,那是笑的流眼泪也觉得这一刻的幸福和满足。
而秦明树对自己母亲也是狠,更是恨。他一样给母亲下慢性毒,安排送回老家,也没有特意让二弟秦明木照顾,还在老家宣传了一下母亲的狠毒,让二弟自己凭心照顾就行,以后母亲是死是活与自己无关。
至于自己三弟秦明竹一家是这件事的参与者,被判流放。秦明树也给二弟及弟媳也下了毒,流放路上有没有人解毒,会不会半路死亡,不再关心。他们都是参与给自己的姝儿下毒的人。
宁舒怡和还在边关的宁舒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母亲反复中毒竟然是祖母的手笔。她做这一切只是想多拿点钱给小儿子补赌钱的窟窿,他那么小官,俸禄少的可怜,又喜欢纳小妾,又喜欢赌
所以祖母为了帮小叔填窟窿,有人给钱她就收下,还有一个原因是祖母不喜欢他们母亲宁锦姝,一直想让父亲休了再另娶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