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我拿出练习册开始刷题,也许是察觉到自己在学校却不学习是罪恶的,又或许是为我自己感到焦虑。
但无论是什么情况,只要在学习就行了。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觉得时间过的慢,那就写点数学题吧。
自习课过的最快的方法除了偷偷聊天,我想就是刷题了,只要投入进去会发现时间过得真的很快。
当然·,我有后者这样的情况无疑是少数的。
自习的时间在我刷题时候悄无声息地流逝,一直听到周围的躁动声,才缓缓回过神来。
“这会儿离下课还有多久?”
杨树看了眼表道:“四十秒左右。”
我背上自己的书包,眼神环顾四周,一只脚已经准备就绪,只要铃声一响,就冲出教室。
四楼是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楼层,一来风景独好但每次放学如果行动缓慢,则会被汹涌的人潮阻断在走廊楼梯处。
“叮铃铃——”
愉悦的下课铃声响起,我带着书包冲到了门边,看着走廊内还没有人影心中大喜。
刚跑到楼梯口的转角,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哟,枫哥跑那么快呢。”
我转头看向右边,发现杨树不知不觉来到了旁边。
没想到这家伙在体育课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在这种时候展示出不同于体型的迅速。
“你不也一样吗?”
很快我俩就到了一楼,在路上拐了两个弯之后,走上了离校的康庄大道上。
道路很宽敞,完全能容纳两辆大货车行驶。
我和杨树一路轻松的走到校门口,“明儿见。”
相互说完便分道扬镳,他走右边,我走左边。
十多分钟后,我爬完了六层楼梯回到出租屋,时间不知不觉走到了十点零五分。
今天回家的速度格外快,或许是刚开学,脑子不太适应,因此想要快点到家休息。
我一手拿着手机刷视频,一手拿着牙刷刷牙。
洗漱完后,随即惬意的躺在床上继续刷视频。
我妈早早回去了,上次来也只不过是因为开学顺便过来一趟,停留了一天就回去了。
晚上十二点,一想到明天上课就一阵头大,最后刷了两个视频,终不舍的放下手机。
睡觉!
翌日,闹钟铃声在六点半准时响起。
我按掉闹钟,心想最后再睡十分钟。
早上要求七点十分前到,所以我睡的心安理得。
“丁铃——”
感觉我刚闭上的眼又睁开了,拿起手机一看,才发现已经六点四十。
关掉闹钟起身洗漱,眼睛都没来得及睁开,洗漱就已经完成,穿好衣服关好门。
到学校门口买了个五块钱的饭团,顺道在去教室的路上吃完。
进教室后发现杨树还没有到。
我不禁有些奇怪,按道理来说杨树一般是比我早到,今儿怎么不一般了。
我跟旁边的李阳聊了会儿后,推测“他今天多半是要迟到了。”
我点头很是认同,毕竟发生这种不一般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意外。
不出所料,等到七点十分早读的铃声响起后,杨树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
不过老宋的身影却是站在了讲台上。
我和李阳都知道,杨树无疑是死定了。
心里默默开始为他祈祷,希望今天老宋的心情好点,不至于把杨树骂的狗血淋头。
七点十五分,杨树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教室门口。
“报..…报告!”
老宋皱着眉,右手抬了抬眼镜,双眼不善地看着杨树“为什么迟到?”
“我...闹钟响了,没听到。”
老宋眼神不断上下打量他,气氛沉默片刻后道:“吃早饭没?”
杨树神情显得畏畏缩缩,似乎没明白老宋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吃了...”
老宋继续盯着他,我戴上眼镜很清楚地看得到杨树脸色的懊悔之色。
“长这么大个,还迟到?”
“进去,再有下次,我看你就别来了,给你批假回家好好睡一觉!”
杨树重重的“嗯”了一声,迅速掠过宋老师,走到座位一屁股坐了下来,不过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来。
我好奇低声道:“你咋回事儿?”
杨树喘着粗气,无奈的解释道:“别提了,昨晚看小说,太投入了。”
我则一脸坏笑,“你不是说,你天天准点睡吗?”
杨树瞟了我一眼,“总有意外,懂?”
我没再继续为难杨树,开始“认真读书”,杨树从书包里掏出两个大包子,塞进课桌。
杨树松了口气,“还好,我事先买了两个包子,不然早上指定得饿晕过去。”
我一脸无语看着他,没想到这家伙挺会啊。
老宋站在讲台上环视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走神的同学。
由于我昨晚睡的比较早的缘故,今天来学校坐在凳子上并没有多少困意。
而杨树刚坐在板凳上便从身上散发着困意,就连坐在一旁的我都受到了不小的干扰。
困意就是传染病,一个困了周边的都困,除了抵抗力比较好的人以外,对了还有打哈欠同样如此。
“不是,你这眼皮子有点重啊。”
杨树坐在一旁昏昏欲睡,眼看脑子都要贴到桌子上了,我一巴掌扇在他身上。
“我去,你干啥?”
杨树打了一个激灵,眼睛瞬间有神,刚准备跟我理论,就感到一道锐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身体又一个激灵。
用手摸了摸脖子,假装脖子酸痛,眼睛看着书,用余光看向老宋的方向。
顿时吓出了他第三个激灵,我清楚的看到他身体快速晃动了几下。
下一刻,杨树的嘴里发出清晰明亮的声音。
我不禁感慨,杨树的演技已经在某些时刻可以秒杀一些小鲜肉。
老宋的视线在我和杨树的范围停留许久。
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过后,明明只过了几分钟,却对我来说度秒如年。
为了应对来自班主任独有的压力,我迫不得已使声带发出震动,朗诵出声,这能让我稍微感到安心。
老宋在教室留到了七点半,铃声响了没多久,他便离开了教室。
按照我对老宋习惯的推测,他这时候离开是不会来的。
于是我便放松了下来,而杨树则抓住时机,吃完了两个包子,得亏是菜包,没有多大味道。
“你还别说,这样吃比平时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