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接过挑战书,匆匆赶往郭府。
彼时,郭凌峰正与陶夭夭在庭院中研究着几株药草。阿秀的病愈,仿佛春日暖阳,融化了百姓心中对新医的抗拒。越来越多的求医者踏破郭府的门槛,郭凌峰皆不辞辛劳,倾力救治。
“凌峰哥哥,你看这株草药,是不是你之前提到的可以治疗咳嗽的?”陶夭夭指着花盆中一株形似薄荷的植物,好奇地问道。她自幼对草药颇有研究,自从认识郭凌峰后,更是对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郭凌峰仔细辨认了一番,笑着点头:“没错,这是紫苏,它不仅可以治疗咳嗽,还能解鱼蟹之毒。”
正当两人谈论药草之时,侍卫手持太医令的挑战书,快步踏入院中。
“郭先生,我家大人有要事相商,请您过府一叙。”侍卫语气冷淡,将手中的挑战书递了过去。
郭凌峰接过挑战书,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医道之争,生死不论”八个大字,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森然寒意。
“生死不论?”郭凌峰剑眉微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这太医令还真是看得起我啊。”
陶夭夭在一旁看到挑战书上的内容,不禁有些担忧:“凌峰哥哥,这太医令来者不善,你要小心啊。”
“放心吧,夭夭,我心中有数。”郭凌峰将挑战书递给陶夭夭,语气轻松地说道,“既然他想玩,那我就陪他好好玩玩。”
说罢,郭凌峰转身回到书房,铺开纸笔,开始撰写应战书。他知道,这场辩论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名誉,更是一场新旧医术的正面交锋。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赢得这场胜利,为医术革新扫清障碍。
消息传开,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太医令是当朝医术权威,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而郭凌峰虽然医术高明,但毕竟初来乍到,根基尚浅。这场辩论,无疑是一场以卵击石的较量。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郭凌峰不仅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欣然接受了挑战。他在应战书中写道:医术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医术革新的意义,造福天下苍生。
应战书送至太医令府上,太医令看后,脸色铁青,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怒道:“狂妄!真是狂妄至极!”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青衫,仙风道骨的老者走进房间,正是闻名天下的神医华佗。他捋着胡须,微笑着说道:“太医令息怒,老夫倒觉得,这场辩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太医令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问道:“华神医此话何意?”
华佗微微一笑,目光深邃:“这场辩论,或许能够打破旧有的桎梏,为医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也未可知啊。”
太医令听后,陷入沉思,目光闪烁不定。
太医令起初对郭凌峰的挑战嗤之以鼻,在他看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竟敢挑战自己积攒数十年的权威,简直是自寻死路。然而,郭凌峰治好了阿秀的病,民间对他医术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甚至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本就对陈腐的医术体系颇有微词,有意借此机会推行改革,便下令太医令应战,务必让百姓心服口服。
辩论当日,整个太医院人头攒动,气氛异常凝重。太医令作为权威,端坐在高堂之上,身后站着众多弟子,各个面露倨傲之色。郭凌峰则一身素衣,神态自若地站在堂下,陶夭夭站在他身旁,美眸中满是担忧。台下除了看热闹的百姓,还有不少药商和民间医生,他们都期待着这场辩论能改变现有的医术格局。
“大胆郭凌峰,竟敢质疑我大魏医术传承,今日老夫便要替祖师爷教训你!”太医令率先发难,声如洪钟,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郭凌峰不卑不亢,拱手道:“太医令言重了,在下只是想与各位探讨医术,共同进步,并无冒犯之意。”
“探讨?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有何资格与老夫探讨!”太医令怒目圆睁,指着郭凌峰的鼻子骂道,“你那些所谓的新医术,不过是旁门左道,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太医令此言差矣,”郭凌峰语气平稳,却字字清晰,“医术本就应该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我所用的医术,虽然与传统医术有所不同,但都经过反复验证,疗效显着……”
接下来,双方围绕着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展开激烈辩论。太医令搬出古籍,引经据典,力求证明传统医术的博大精深;郭凌峰则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理,阐述疗效,并列举了大量临床案例。
“一派胡言!”太医令拍案而起,“人体经络穴位,岂是你能随意揣测的?你这是在拿百姓的生命开玩笑!”
“我并非凭空揣测,”郭凌峰从容应对,从怀中掏出一本图册,上面绘制着人体骨骼和器官的结构图,“这是我根据多年经验绘制的人体构造图,与太医令所说的经络穴位并不冲突……”
“你……”太医令顿时语塞,指着郭凌峰的手指气得发抖。
台下众人原本对郭凌峰的医术还半信半疑,但看到他拿出的图册,以及他自信从容的神情,心中渐渐开始动摇。
“这图上的东西闻所未闻,莫非是妖术?”有人小声议论。
“我看不像,你看他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之前他治好了那么多人,总不会有假吧?”
“可是,太医令可是当朝权威,难道他会错吗?”
……
众人议论纷纷,争执不下。太医令听着台下的议论声,脸色愈发难看,他指着郭凌峰,咬牙切齿地说道:“好,好得很!今日老夫便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医术!”说罢,他猛地转身……
太医令猛地转身,从身后弟子手中接过一只小白鼠,高举过头顶,“今日,老夫便用这只小白鼠,让你心服口服!”说罢,他将小白鼠重重地掷于地上。小白鼠被摔得头晕目眩,挣扎着想要逃离,却被太医令一脚踩住尾巴,动弹不得。
“这只小白鼠感染了瘟疫,老夫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它!”太医令挑衅地看着郭凌峰,眼中满是轻蔑。
郭凌峰不慌不忙地走上前,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小白鼠的症状。他发现,这只小白鼠呼吸急促,眼球充血,正是瘟疫的典型症状。
“太医令,你且看好了!”郭凌峰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银针,消毒后,精准地刺入小白鼠的几处穴位。
太医令见状,冷笑一声,“故弄玄虚!”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大跌眼镜。只见郭凌峰施针后,小白鼠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眼球也不再充血,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这……”太医令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太医令,我所用的针灸之术,并非什么妖术,而是根据人体经络穴位,疏通经脉,调节气血,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郭凌峰一边解释,一边继续施针。
随着他不断施针,小白鼠的症状逐渐消失,最后竟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活蹦乱跳地,仿佛从未生过病一般。
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神医!神医啊!”
“郭大夫的医术真是太神奇了!”
“是啊,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生病了!”
听着台下百姓的赞誉声,郭凌峰谦虚地笑了笑,转头看向太医令,“太医令,现在你可相信,我的医术并非旁门左道?”
太医令脸色铁青,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他引以为傲的医术,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打败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他颓然地坐回椅子上,看着眼前这个年轻自信的医者,脑海中回想起自己多年来学习医术的经历,以及那些被他误诊的病人……
“或许,我真的错了……”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低不可闻。
郭凌峰见状,知道太医令已经开始反思,便不再多言,转身向台下众人拱手道:“各位,今日之事,并非在下有意挑战权威,只是想为百姓谋福祉,为医术开先河……”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传遍整个太医院。太医令听着他的话,看着台下百姓期盼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他缓缓起身,走到郭凌峰面前,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