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这次实在是有些受限于身份了,好几次都是大功了。
别人一样的功劳,不是封侯就是拜将,唯独义父在中郎将这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几二十年。
这次还被霍光利用,真有点不爽了。”
“困难模式哪有那么多可爽的?你想想上次的困难模式,耿恭的剧情怎么样?”
“耿恭那次确实很压抑,三百打数万,但那是真枪实弹的打。
可这次感觉更压抑,不是那种战场的压抑,而是一种受到整个社会挤压的压抑。”
“受到整个社会挤压?你是在说主播?主播这次除了没封侯之外,你看他哪里像是被挤压了?
中郎将的含金量你是真不知道啊!
这次直播下来,到现在为止,除了霍光和天子之外,你见过谁的官职比主播更大的吗?
主播的身份确实不能封侯,但他也不背锅啊!
而且主播一直都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这要是封了侯,还怎么降低?”
.........
元平元年,初。
解忧公主遣人送信至大汉,称匈奴屯田车师,想要进攻乌孙,因此向大汉求援。
大汉收到书信之后,屯军敦煌,酒泉,备好粮草甲胄准备出军。
可就在此时,汉昭帝驾崩了。
此事也就被暂时放下了。
朝中百官选中刘贺为天子。
可惜,刘贺这人登基之后就急着开始争权,对于乌孙之事并没上心。
后续就是刘贺争权失败,被霍光罢免,并公告天下,刘贺在位二十七天中,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次荒唐事,可谓是有零有整,有理有据。
接下来就是宣帝继位,改元本始。
陆远也在此时,一份奏报呈到了鸿胪寺,请使乌孙。
对于陆远的这份奏报,朝廷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并且,直接给了陆远一百精锐骑兵随使团出动。
这其中霍光肯定是出了力的,要不然不可能调配一百精锐骑兵随使团出发的。
于是,在朝廷那边还忙活着权力交替之际。
陆远领着一百人一头扎入了大漠之中。
本始元年,冬。
镜头转变,直播视角来到了乌孙朝堂之内。
“翁归靡,大汉天子新丧,可没时间管你们乌孙。
把大汉公主交给我们,我们匈奴可以承诺不对你们出兵。”
一个匈奴使者,手持节杖,站在大殿之中,对乌孙昆莫翁归靡开口道。
礼仪是没有的,匈奴使者是直呼乌孙昆莫之名,眼神之中充满了蔑视。
汉使那一套,被这匈奴使者学了个九成八,连使团成员带刀入殿这一套都学全了。
“放肆,你们莫不是真以为我们怕了匈奴不成?
要开战那便开战。”
翁归靡拍案而起,对着匈奴使者冷声道。
“呵呵,声音大就是不怕吗?
诸位好好想想吧,大汉是强,可距此万里之遥。
匈奴是比大汉弱了些,但匈奴就在乌孙之侧。
我匈奴是对付不了大汉,难道还对付不了你们乌孙吗?
这什么解忧公主,于大汉而言,不过就是一个反王之后,大汉或许早就忘了她,你又何必如此相护呢?
想想乌孙,你们真的要一直受制于一妇人之手吗?
这些年,你这个乌孙王说的话,有那公主的话管用吗?”
匈奴使者不屑的摇了摇头道。
“你......”
听到匈奴使者的这话,翁归靡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匈奴确实不如大汉,但也确实能够灭了乌孙。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从解忧公主来到乌孙之后。
乌孙也确实不再是他这个乌孙昆莫说了算了。
公主侍从掌握了乌孙王城大量产业,因此汇聚不少钱财,朝中官员若是想挣点钱的话,那就得巴结上公主的侍从。
而后公主以教化之名,归拢了大量乌孙百姓的民心。
公主的侍女,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乌孙国分左右大将,掌握国中兵马。
其中以右大将为主,在那侍女嫁给右大将后,左大将基本就成了吉祥物,后来更是直接由解忧公主的幼子担任。
可以说,自解忧公主到乌孙后,整个乌孙从上到下,从文化经济,到民生军事,处处有着解忧公主的身影,特别是军事方面,左右大将都由解忧公主调遣。
而他这个乌孙昆莫,反倒是成了可有可无之人。
“王上,匈奴蛮夷如此无礼,臣请将其收监。”
就在此时,一个乌孙将军站了出来,对翁归靡开口道。
“哼,这有你说话的份?死来!”
匈奴使者看了一眼那开口的将军,随手从身后使团成员腰侧拔出弯刀就劈了过去。
“当......”
乌孙将军见匈奴使者拔刀,也是拔出了随身佩戴的长剑,挡住了这一击。
“哼,在我乌孙大殿上妄动刀兵,难道真以为我乌孙如此好欺不成?”
挡住这一刀之后,那乌孙将军一脚将匈奴使者踢开,长剑指向匈奴使者道。
“杀了他。”
匈奴使者被这一脚踢翻在地,面色瞬间涨红,对后面使团成员开口吩咐道。
而在此时,大殿之外的乌苏禁卫,也纷纷闯了进来,双方人马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意思。
“够了,都给本王住手。”
王位上翁归靡咬了咬牙,对着下方呵斥道。
“右夫人到。”
就在此时,大殿之外传来一道声响,而后一队甲士率先入殿。
这些甲兵入殿之后,没有丝毫客气的把所有人的武器都卸了下来。
“翁归靡,你真想让匈奴和乌孙开战吗?”
见到这些甲士入殿,卸了众人武器,并包围了自己等人后,匈奴使者高声喊道。
对于匈奴使者的叫嚣,翁归靡没有在意。
只是握了握拳头后,脸上换上了一副笑意。
在甲士将大殿之中所有人的武器都卸去后,大殿之外,解忧公主穿着一身华服走了进来。
这正是她当年出嫁乌孙时的衣服,冯嫽则在一旁随侍。
顾久,常青皆是一身甲胄跟在身后。
后面还有四十个身披甲胄的汉军,此时他们已经有些白发了,但没有谁敢小觑他们的战斗力。
另外还有百余身穿铁甲的人,跟在汉军身后,只是这百余人的身材显得很是富态。
那甲胄穿在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有些不合身,且甲胄方面没有汉军甲胄那般精良。
这些都是先前顾久带来的沙匪之流,不过即便是显得富态,可穿上甲胄,拿上刀兵之后,也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一股子狠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