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岳荃自己,也是在负了伤之后,被部下背下战场的。
让人唏嘘的是,若干年之后,沈荃将军在中国卫国战场上,以英雄之躯,逃离了马革裹尸的命运。却避不开政权更迭的枪弹。
又是若干年过去了,这一次,让人感到欣慰的是。
当年战后养伤中的沈岳荃,筹措了四十元大洋。亲自送往北京城,闯荡江湖的刘祖春。住在北京城的沙滩一号,那狭小院子里。为沈岳荃的天大冤屈,四方奔走。经历了多年之后,终于使一代卫国英雄,得以平反昭雪。
凤凰城头,一时间艳阳高照。
“陈本虚。我发现,你喜欢运用象征的手法。”
杨县长到市里来开会,一个电话,把陈本虚就叫到了招待所。
“杨县长,我真的不懂,什么叫做象征。什么又是手法。”
“哈哈哈。你都用了,还说不晓得?”
杨县长大笑了之后,想了想:
“你从戏剧编剧,一下子又转到小说的创作。难不难。”
“说难也难。说难,我又写出来了。说不难吧。以后怕是会有很多困难的。”
“说得对。应该说,你找到了极为适宜的手法。平平淡淡的来写。尤其是你对狗,是不是有一点研究。”
“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喜欢喂它。”
“在《清的沱江水》里,只万把字的文章,你竟然六次,写到了那只狗。张部长看了也感到很好玩。老黄狗对人,对家,蓄满了感情,普解人意。能够昭示出来主人的内心。”
“我写的时候,真的没有你和张部长,想的那样多。”
“这是有可能的。”
“那只狗让人,从迷蒙的雾中,找到了自己的归路。一只狗都能够这样,何况是一个人呢?”
“你这是不是,升华了我的小说。”
“一位作家,在无意识中,建造了一种可喻,又不可喻的的灵境。”
“杨县长,你越说,我就越听不懂了。”
“那就对了。张部长那天跟你说的时候。也说了,当时看你那个样子。也是听不懂的。”
“是的。跟你说的差不多。不过我还是感觉到,他说的很好。让我自己,对这个小说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提供了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让人对自己认识事物的表层性、片面性、思维情性感愧,触发读者,达到限审美理解的幽深层次。”
“你得说简单一点才行。要不然,我真的又听不明白了。”
“这是我看了你小说的体会。你给我的《寡妇链》,都还没有看。你现在看的是些什么书?”
“我喜欢看的是《边城》《围城》。”
“这个一定要看。看了《长河》没有。”
“还没有。沈先生的短篇,倒是看了一点。”
“要看看《长河》。我个人认为,这本《长河》,比那个《边城》,应该要有力度一些。看起来,好过瘾。”
“我早买得有。明天就翻出来看看。”
“现在的,你看不看?”
“只看三样。”
“那三样?”
“《人民文学》,小说选刊》,《萌芽》”
“偏心吧。你应该感了《萌芽》的恩。知道感恩,是一个好事。不过,你现在年轻,看的还是要再广泛一些才好。”
“是的。”
“告诉你吧。我主要是看的,那些被人家骂过了的。批判了的。”
“是批评了的吧。那找得到吗?”
“对了。要看有人指出了它弱点的。尤其是遭到我们批评了的,又是外国人的。难找,但是你一有了心,还是有机会。”
“有道理。听你话,我感觉到豁然开朗。我是要看点理论吗?”
”张部长那天开会,跟我说,你应该看一点理论。当然主要是看文学方面的。不过我的意思,是你现在,还不要看。”
“不要看?这方面的。”
“奇怪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你不要以为,你现在写的这个小说。有一定的水平了。错。你完全是偶然,碰到了的。你的基础,是很不好的。”
“不好,还不要学习。”
“要学。不学理论。就是不学了吗?你是要从实战中,去学习。比如说,看透优秀的作品。碰到好的,你喜欢了的。哪怕就是看多少遍。甚至能够会背它。不光是背,那些稍微短一点的。比如说,沈从文的《丈夫》,《菜园》。鲁迅的《铸剑》”
“《铸剑》是故事新编了。”
“要学习他的文字。看他是如何写人的。鲁迅之所以,成了那样的大器。每一个小说里面,都成功一个人物。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这些短小精悍的。要是你肯下功夫,哪怕是抄上几篇。我相信,你的功夫,都没有白费。”
“要抄才好吗?那我试试。”
“不能够试试。要抄,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你苦苦的给我抄。有灵感了,再写,弄出来个万把字的短篇,有这么一二十篇。就开始可以学一学理论了。让自己提高一些。再考虑,写三五万字的中篇。也写七八个出来。就可以计划,长篇小说的创作了。”
杨县长的这套理论。这一整个计划。他自己,又不是写小说的。可是当为什么,他会有这么一个,十分明晰的安排。这可是陈本虚到很多年以后,才发现。杨县长在很多年前,给自己指明的这个计划。方向,是很有道理的。
遗憾的是,后来在创作路上的陈本虚,并没有按照杨县长的教导去做。
陈本虚发出来了《吉美》、《王五味》、《一个剧团团长的沉浮》几个短篇之后。人,就开始飘了。
开始攻中篇小说。才弄出来了一两个中篇。有几个朋友看了说好。这陈本虚,又开始长二次飘了。其实主要是,因为陈本虚出手,就是写剧本的。文化局多年的培养,具备了一点编故事的能力。加上一个剧本,差不多就是一部中篇小说的体量。
贪心的一步,就想吃成胖子的陈本虚,马上就把这个中篇,日以继夜,往长篇小说那里,胡扯了一通。
以至于基础本来不行。加上就是中篇的因素。一直就改啊改的。长时间出不来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