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质疑。
秦淮茹冷冷地说:“难道大家评上先进后,街道分发的米、肉和油就不要了?这不正是你平时念叨的好处嘛。”
她的反驳让贾东旭也难以招架。
一句话堵得严二山不知如何应对。
她确实比贾东旭说话更有分量。
确实,从某个角度看,易中海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为这个四合院评上“先进”
努力,这样一来,所有住在里面的人也都沾光了。
估计整个院子也只有王建设家里不在乎这些好处。
其他人纷纷响应:“就是啊,这么做都是为了院子评上先进。
到时候大家都能分到实物奖励。
你不帮就算了,还在这冷嘲热讽干什么?”
贾东旭顺势补充道:“老严,真有本事,等到评上先进,发下来的东西你别要就好了。”
见自己处于劣势,严二山只好闭口不再多言。
贾东旭还想追击,但这时王建设和他新娶的妻子陈雪茹来到了前院敬酒,打断了他们的争执。
王建设穿着中山装,气质稳重潇洒;陈雪茹则是一袭红艳的大红色旗袍,不仅不显俗气,反而更加凸显她的娇美迷人。
她紧紧依偎着王建设,笑容幸福。
众人开始纷纷夸赞:“真是不容易,建设年纪轻轻就有了这样的能耐,娶了这么漂亮的妻子。
简直是天上降下来的仙女。”
又有人补充:“我听说雪茹在正阳门开了一间绸缎店,生意相当红火。”
还有人感叹:“按理说,这么富有又漂亮的女方应该挑上门的女婿,没想到她选择了住在这个四合院,而且对建设也是百依百顺。
建设真是太有福气了!”
丫丫(可能是某孩子的名字)总是说她这位嫂子有多么的好。
的确,陈雪茹不仅貌美如花,人品也好极了。
即便王建设和陈雪茹敬完酒回到了后院,议论声还是没有停止。
大伙对建设的新媳妇几乎是一致好评。
不管男女,都觉得这样优秀的女孩似乎不应该嫁进来。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陈雪茹确实成了这里的一员。
所有称赞都集中在她身上。
秦淮茹的脸上却略显尴尬。
以往她在这个四合院中备受赞誉——她来自乡村,勤劳贤惠。
无论是外貌还是为人处事,在大家心目中,她一直都是个完美的形象。
如今与陈雪茹相比,突然觉得相形见绌。
自从陈雪茹搬进来后,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再也听不到有人提起她的好。
就连一些调皮的孩子编出的顺口溜也在无形中表达了这一点:
“雪茹和淮茹,此茹远不及彼茹。”
这句话中的对比是那么清晰明了,虽然并未直白说出谁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秦淮茹已经被压过风头了。
别说别人,她自己都承认,与陈雪茹相比,自己远远不如。
“不就是有钱吗?要是我也有钱,我肯定比她更好看。”
秦淮茹想起刚才陈雪茹身上那件大红色的旗袍,心中充满了嫉妒。
那旗袍穿在陈雪茹身上,让她看起来曲线优美,优雅大方,高贵得让人心生敬意。
而秦淮茹此时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陈雪茹旁边,简直像个服侍的小丫鬟。
不过,她觉得这完全是因为衣服的问题。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要是自己穿上那身旗袍,绝对也会很漂亮,绝不比陈雪茹差。
然而,想到自己因为怀孕后变得臃肿的身体,秦淮茹不免有些沮丧。
如果是少女时代,她自信还能驾驭那种衣服,可是现在,就算生完孩子后,也不一定能再穿下了。
她曾在乡下见过很多比自己年长的大嫂们,生完孩子后身材再没恢复过,一个个走形严重。
那里条件简陋,根本无法好好坐月子,月子一结束就要忙农活,保持身材更是奢侈的想法。
“媳妇儿,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贾东旭见她脸色不佳,急忙关切地问。
虽然他对王建设能娶到如此漂亮的老婆满心羡慕和嫉妒,但还是尽量表现得体贴关心。
他知道像陈雪茹这样既漂亮又有钱的姑娘是不可能看得上他的。
即便像秦淮茹这种模样,要不是因为是农村的、没读过书,也不可能嫁给他。
漂亮的女生永远有着巨大的优势。
更别提城里的独生女陈雪茹了——留过洋、经营一家大型丝绸店,这样的背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只有 ** 的儿子才配得上她。
而王建设这样一个刚进城里打工的农家小子竟然赢得了陈雪茹的心,令他嫉妒不已。
王建设确实厨艺精湛,在丰泽园工作,收入也颇丰,但和陈雪茹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尽管如此,陈雪茹不仅爱上了王建设,还对他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这让贾东旭心里愈加闷苦和嫉妒。
“没什么,只是有点不舒服。”
秦淮茹看了丈夫一眼,轻声回答。
她本想说想要一件旗袍,但她很清楚,即便说了,也无法如愿。
家里经济拮据,全靠贾东旭微薄的薪水维持,如果没有易中海的帮助,贾东旭现在还在钢铁厂做学徒,根本拿不到工资,家里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又怎么谈得上买昂贵的旗袍呢?
“不舒服?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贾东旭一听便立刻担心起来,毕竟秦淮茹肚子里怀着自己的孩子。
尽管尚未知晓腹中胎儿的性别,但贾东旭坚定地相信一定会是个儿子。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怀上宝宝之后,也往往有着类似的期盼。
“不如去医院检查一下,这食物好像不太卫生,也不知道傻柱在搞些什么名堂。”
贾东旭轻声嘀咕着,担心媳妇因此出什么问题。
若是秦淮茹真有三长两短,他绝不饶过傻柱和王建设。
“这些饭菜很新鲜啊,我们都吃得很放心。”
“其实傻柱的手艺也不错,比我们自家做得好很多呢。”
“或许是小秦吃多了吧,一下子吃了那么多美食,一般人也未必能承受得住,更何况她身怀六甲呢。”
“小秦,你不舒服的话,还是去看医生比较好,查清楚原因才放心。”
周围的人纷纷发表意见,觉得问题并非出在饭菜上。
毕竟他们每个人都尝了,没任何不适。
“没事的,可能是吃的太多了,一会儿休息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