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吏部书院
位于皇宫深处,环境幽雅,气氛庄重。
建筑风格典雅而庄重,整体采用红墙金瓦,与皇宫的其他建筑相得益彰。
门楼高耸,上方悬挂着一块鎏金匾额,上书“吏部书院”四个大字。
笔力遒劲,彰显着书院的尊贵地位。
进入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青石甬道。
甬道两旁种满了苍松翠柏,四季常青,为书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肃穆。
甬道尽头是一座宽敞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座精美的八角亭。
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供学子们休憩讨论。
书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前后两进,前院为讲堂,后院为藏书阁。
讲堂内布置古朴,墙壁上挂满了历代圣贤的画像和名言警句,激励着学子们勤奋向学。
讲堂中央是一个,高出地面约半尺的平台。
上面摆放着讲桌和座椅,是讲师传授知识的地方。
两侧则是排列整齐的学子座位,每个座位前都有书桌,供学子们读书写字。
后院的藏书阁则是书院的精华所在,阁内藏书丰富。
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经典着作、史书、诗词文集等。
藏书阁的墙壁,用特殊材料砌成,既防火又防潮,确保了书籍的安全。
阁内光线充足,设有书架、书案,供吏部官员和学子们查阅资料。
整个书院的氛围严肃而宁静,书声琅琅,墨香四溢。
在这里,吏部的官员们不仅能够研习政务。
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朝廷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书院的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出古代文化的厚重与韵味。
其中的一间书房,宽敞而明亮,仿佛是一座知识的殿堂,乃是吏部尚书专用的书房。
李宝全端坐在书案前,聚精会神地阅览着呈报上来的公文。
他的眼神专注而犀利,仿佛要透过文字看穿其中的深意。
周晓钟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门来。
他的身影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挺拔。
他身着官服,那件吏部侍郎的官袍,如同一幅华丽的画卷。
穿在他身上,恰似为他量身定制,既彰显出庄重的气质,又透露出风趣的韵味。
他的步履轻盈,每一步都像是在弹奏着一曲优雅的旋律。
仿佛在向世人宣告:
“我虽为官,却也不失幽默风趣之态。”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那笑容如春风般温暖。
又如阳光般灿烂,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周晓钟趋步上前,恭敬地躬身施礼,朗声道:
“尚书大人!”
李宝全微微抬头,瞥了周晓钟一眼。
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嫌弃与鄙夷。
他不紧不慢地将公文轻放于书案之上,缓缓开口问道:
“周侍郎……所为何事呀?……”
周晓钟嘴角轻扬,露出一抹谦逊的微笑,说道:
“尚书大人!卑职得以高升,全赖大人的赏识与提携。”
“您不仅是卑职的顶头上司,更是卑职的恩师。”
“无论大人有何差遣,卑职定当全力以赴,肝脑涂地,绝无二话。”
李宝全再次抬起眼眸,凝视着周晓钟。
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说道:
“周侍郎,你心中应当清楚。”
“你出身贫苦,毫无家世背景。”
“像你这样的寒门官员,能够登上侍郎之位的……唯有你一人。”
“本官破例擢升你,乃是看中你头脑机敏。”
“聪慧过人,且具备非凡的胆识。”
“有些事情……在此地……本官不便明言!……”
他稍稍压低声音,接着说道:
“寻个时机……你到本官府上来……切记……务必要……避开他人耳目。”
“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此事!”
周晓钟赶忙拱手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