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悦斜倚在雕花软榻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帝王赏赐的玉如意,唇角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晋封贵妃,这是她入宫以来最大的收获。
锦衣玉食,尊荣无限,曾经遥不可及的一切,如今都唾手可得。
可这笑容之下,却潜藏着无人知晓的寒意。
祭祀的成功,就像一场华丽的戏码,落幕之后,才是真正的较量开始。
她想起祭祀前几日,几乎夜不能寐。
那些以次充好的祭品,如同一个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让她功亏一篑。
她揉了揉眉心,脑海中浮现出王老板那副谄媚嘴脸,心中冷笑一声。
这老狐狸,以为用些障眼法就能瞒天过海?
她可不是吃素的!
还有那李大人,尸位素餐,渎职失责,若不是她早有准备,恐怕这次祭祀就要变成一场笑话了。
最让她忌惮的,还是玄清。
这个男人,表面上温文尔雅,仙风道骨,实则城府极深,心思难测。
他处处针对她,却又在她最危难的时候出手相助,让她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意图。
想到那封信上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余悦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
螳螂?
黄雀?
究竟谁是谁的猎物,还未可知呢!
“小菊,”余悦坐直身子,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把所有证据都整理好,我要去见皇上。”
小菊连忙应声,将早已准备好的卷宗捧到余悦面前。
这些卷宗里,记录了王老板的贪污行径,李大人的渎职证据,以及玄清暗中操控祭祀仪式的种种迹象。
余悦接过卷宗,仔细翻阅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向帝王寝宫。
夜色深沉,宫灯摇曳,拉长了她的身影,也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走到御书房门口,余悦顿了顿,轻轻推开了门。
“皇上,”她敛衽行礼,声音清脆而坚定,“臣妾有要事禀报。”
余悦莲步轻移,步入御书房,帝王正批阅奏折,见她前来,微微抬眸。
“爱妃深夜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回皇上,臣妾的确有要事禀报,事关此次祭祀。”余悦恭敬行礼,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哦?祭祀之事朕已知晓,爱妃筹办得力,朕心甚慰。”帝王放下朱笔,示意余悦起身。
“皇上谬赞,臣妾惶恐。”余悦起身,却未落座,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叠卷宗,双手呈上。
“臣妾查到,此次祭祀,并非尽善尽美。”
帝王略感诧异,接过卷宗,细细翻阅起来。
卷宗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供应商王老板以次充好的罪证,从供货单据到伪造的印章,事无巨细,证据确凿。
帝王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猛地将卷宗掷于案上,“好胆!竟敢欺瞒朕!”他怒喝一声,龙颜大怒,“来人,将王老板捉拿归案,严加审问!”
余悦眼观鼻鼻观心,心中却冷笑一声。王老板,这只是个开始。
“皇上,”她再次开口,“臣妾还有一事要禀。”她将另一份卷宗呈上,上面记录着祭祀官员李大人的渎职行为,种种失责之处,令人触目惊心。
帝王看完,脸色铁青,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嗡嗡作响。
“李大人玩忽职守,罪无可恕!革职查办,听候发落!”
看着帝王震怒的模样,余悦心中暗爽,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两个跳梁小丑,总算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提及玄清之事,却见帝王已起身走到她面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爱妃,朕知道你是朕的得力助手,此次祭祀多亏了你。”
帝王的信任,让余悦心中一暖。
她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微微一笑,“臣妾还有一事……”
“皇上,臣妾还有一事……”余悦顿了顿,将赵大人刁难她的事情娓娓道来,当然,她巧妙地略去了自己如何“舌战群儒”,只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化解了危机。
帝王听后,龙颜大悦,连连称赞:“爱妃果然聪慧过人,处事不惊,实乃朕之贤内助!”他当即传旨,赏赐余悦黄金千两,绫罗绸缎百匹,以及一套珍贵的点翠凤冠。
这凤冠,象征着仅次于皇后的尊贵地位,也昭示着帝王对余悦的宠信。
赏赐的消息一出,整个后宫都炸开了锅。
那些曾经嘲笑余悦出身低微的妃嫔们,如今一个个都酸得像掉进了醋缸。
而余悦,则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优雅地接受了赏赐,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第二日,帝王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盛赞余悦在祭祀中的功劳,并正式宣布她为此次祭祀的最大功臣。
一时间,余悦的威望在宫廷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些曾经对她不屑一顾的大臣们,如今也纷纷对她毕恭毕敬,甚至有人开始私下里称她为“小皇后”。
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央,接受着众人的朝拜,余悦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起自己刚入宫时,举目无亲,处处受人排挤,如今,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这一刻,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宫廷之中,光芒万丈。
然而,就在余悦沉浸在这份荣耀之中的时候,她突然想起那封神秘信件上最后一句话:“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
她心中一凛,一股不安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知道,宫廷的权力之争永不停歇,这场祭祀的胜利,只是她漫长征途中的一个小小驿站。
她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一丝担忧。
宫廷学宫的权力之争即将拉开帷幕,而她,又将被卷入怎样的漩涡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