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这些年差不多六到九文钱一斤,最贵的时候有过十三文一斤的时候,杨平顺大概算了算,这十垄西瓜,少说能有七八百斤吧?刨去自家吃的,还能挣四五两银子呢!
等明年腾出功夫来,好好把地再翻翻,争取种上二十垄,如果甜瓜种成功,那就甜瓜十垄,西瓜十垄!
甜瓜稀罕,价格肯定要高,西瓜夏天必不可少,县城里最好卖!
杨平顺越想越美啊!
就这样前后历经三十多天,在五月底,即将插秧的时候,一家人通通住进了新房。
但杨家的盖房大业还没结束,还有猪圈、羊圈、牛棚、鸡窝,这些牲畜们的家,还没弄完,灶房里的锅还没放上去,以及杨二田最关注的厕所。
新房的厕所直接跟自家的粪池相连,就不用像过去那样,还要一桶桶挑进粪池沤肥,这也是让杨平顺最满意的一点。
另外杨平顺还跟老师傅商量着,能不能把猪圈、羊圈、牛棚也留条通往粪池的小水沟?这样一泼水,连粪带水都进了粪池,多方便?
老师傅将杨家后院还有粪池走了几遍,用脚步丈量了几回,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男人都在后院忙活着,而村里不少女人,纷纷都来到杨家新房看热闹。
六叔与六子,提前帮杨家打了几张桌椅,这下子可算派上了用场!
堂屋里坐的满满当当,幸好有胖芳,举着煮好的花生毛豆,一通分发,还拎着茶壶,挨个倒碗水,可是帮梁文元分担了不少活计,梁文元看在眼里,心里真的是无比欣慰啊……
章小麦也跟着搬东西,擦洗忙活了一通,才拽着梁文元走到院子里说道,“文元姐,你忙活完了,去趟我家行吗?”
“咋了?是有啥事啊?”
“托你给我儿子说媒!”章小麦笑了笑。
梁文元一愣,章小麦的儿子才多大?也就十一吧?这么急了吗?
“你忙活完了,去找我啊!”说完,章小麦便走了。
梁文元头脑昏昏送走一屋子人后,连忙去了新灶房准备做晚饭。胖芳也跟了进来。
“娘,做点疙瘩汤吧?我来烙葱油饼!”
梁文元点点头,确实是累,简单凑合一顿,好好睡一觉,明天在忙活吧!
“娘,我来帮忙。”大海刚洗了脸,脱掉脏衣裳,光着膀子进了灶房。
“行,小芳,你看看让你哥干点啥!”梁文元舀了一瓢面粉,开始拌疙瘩,问道,“后院咋样了?”
“差不多了,明天再让老师傅看看小水沟情况,也就完活了!”大海拿了小马扎看着火。
“哎呀!可算是就盖这一回房子,我感觉我的胳膊都累的不会动了!”胖芳和好面,揪着面剂子,又准备好葱花、盐等。
“可不是,咱阿爷今天都不想说话了!”大海点点头,而后又笑了,“可咱爹不知道咋了,这房子盖得,他倒是越来越精神!”
“可不是,天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却比谁都精神!”梁文元拌好了疙瘩,让大海烧水。
“我爹啊,盼了这么久的砖瓦房,终于盖上了,能不高兴吗?”胖芳也咯咯直乐。
很快,疙瘩汤,葱油饼都好了,就着点咸菜,一家人打发了晚饭,一家人都不说话了,纷纷烧热水,洗漱一番,各回各屋去睡觉。
杨家的三间砖瓦房,有东西厢房,东厢的一个屋子还空着,是给大海专门用作婚房使用,另两个屋子里,分别住着双胞胎。
而西厢房则住了杨二田跟秦先生。
胖芳跟着爹娘,住在了主屋,她跟爹娘的屋子挨着,不大,但朝南。
杨平顺躺到炕上后,本想拉着媳妇算算账,结果还没说话呢,媳妇的小呼噜已经打上了,跟只猫似的……
杨平顺叹口气,吹了油灯,也闭上了眼睛。
一家老小睡饱一夜后,纷纷都去了插秧,家里就只有杨平顺与梁文元忙活着后院收尾与收拾活计。
这次就连胖芳也下了地,她倒是没插秧,毕竟从没干过,杨二田担心需要返工,倒不如她在一旁递秧苗,顺便放牛、放猪、看鸭子,到了时候,就回家帮忙做饭。
天气越来越热,梁文元开始晒着一天凉水给全家当洗澡水的时候,终于结束了插秧。
全家人就剩杨平顺红光满面了!捞着狠狠睡了两天后,胖芳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对劲了……
嗯,癸水姗姗来迟,胖芳初潮了。
得知此事的梁文元很高兴,颇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之情,即使是夏天,也不让胖芳碰凉水,不让做重活。
早已出月子的六妹,顶替了胖芳的活计,当然插秧结束后,也没什么大活计了。
可一家人还是很遗憾!
错过了小光的满月酒,那就在双满月时补上。
错过了端午,那就现在蒸点粽子!
错过了好几个大集,这个算了,银子花的差不多了,还有大海的喜酒没办呢!
既然都说到这了,一家人就盖房子的花销,算了算账,东子的一间大瓦房七七八八所有的花费共计二十五两,当然不包括当初买宅基地的三两。
东子点点头,先拿出了二十一两,打算秋收时卖了粮食,再补上剩下的七两。
而杨家的大瓦房大的多,还包括后院各类牲畜的家,里里外外,全部算完后,共计花费七十两。
就这,六叔打的桌椅还没算钱呢!
梁文元叹口气,活这么大,这么一大笔银子花出去,真是心疼死了!
杨平顺却高高兴兴,他家这样的院子,这样的房子,十里八村都能数得上了!就是放到县城,也不差什么了!七十两多值得?
胖芳也觉得值得,别的不说,她那屋阳光充足,冬天真要舒服死了!
杨二田倒是觉得,银子已经花出去了,再心疼没用了,但不如想想怎么样再挣回来吧!
全家休息够了后,东子在自己的屋后头,用剩下的砖头与土砖垒好了鸡窝,从杨家以及岳家接回来了十只鸡,三只鸭。
又跟杨平顺、六子合力,盖了个只能容下三头猪的猪圈,从杨家猪圈里挑出两只猪仔放了进去。
东子跟六妹一如当年梁文元刚进门的时候,两人排排站,先是看看活蹦乱跳的猪仔,再看看满地找食的小鸡小鸭。
直觉得日子有奔头!
很久没来村里的官差突然来了,扛着大锣,咣当一声,感觉地面都颤了下。
等人差不多了,官差扯着嗓子喊道,“都听着啊!从现在开始要修官道,但就修一个月!听到了吗?各家按户籍出一个壮丁!听好了啊!出一个壮丁!”
说完官差扛着大锣,朝村长拱拱手走了。
村长捞到了几句,就让众人散了,还是回家商量下,到底出谁吧!
这回杨二田还想去,他还是老心思,儿子需要支撑门户,孙子还小,但这回杨平顺死活不让老爹去,快奔六十了,根本受不了修官道的苦了!
大海等这爷俩争执完,才说道,“阿爷!爹,我都十八了!该我出力了,也就一个月,熬一熬就是了!”
“不行!你还要当新郎官呢!”杨二田立马站了起来。
“阿爷!这修完官道也就八月份,我还能捞着一个月休息,怎么样九月份也是精神小伙!你就放心吧!”
大海心说,反正婚前他也没什么机会见到栗巧莺,与其饱受相思之苦,不如去修官道,累趴了直接睡,省的栗巧莺在梦里还不放过自己!
梁文元却同意,虽然盖房子时,大海也出了力,但他毕竟从没盖过房子,而且又有叔伯挡在前面,他累,但绝没有杨二田跟杨平顺累!
尤其杨平顺,虽然精神奕奕,但只要一睡着,叫都叫不醒,不是累是什么?
“阿爷!爹!没道理有个十八的壮丁在家,再让你们去吃苦受罪,这让杨家村的人怎么看我?我可丢不起这个人!”大海哼了哼。
杨二田叹口气,点了头,杨平顺拍拍儿子的肩膀,“到时候爹赶着牛车去卖茶叶蛋,给你送点好吃的!”
可东子那边,根本没有选择,只有东子,六妹就是再心疼,到了时候,眼睁睁看着东子跟大海还有六子一起去了修官道。
可能真如秦先生所说,现在的县太爷很听劝,这回的修官道,也没有官差打骂的情况,官差们还会一起干干活,这让老少爷们踏实不少!
本来就是辛苦出力,再要挨打被骂,心里窝了火,这么热的天,出了人命都不奇怪啊!
别说,不止杨平顺赶着牛车来卖茶叶蛋,有人来卖包子、卖卷饼、卖馒头、卖绿豆汤。
官差们也没阻止过,只要不影响修官道,在一旁随便人家怎么摆摊,官差顺便还去买点绿豆汤喝一喝,毕竟酷暑难耐啊!
只不过东子与大海缺席了小光的双满月酒,这回就摆在了东子的院子里,跟六婶交好的人家不少,纷纷看了一遍新房子,随了礼后,才肯入席吃饭。
而小光也是在双满月这天,有了大名,叫梁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