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轩如今在户部忙得昏天黑地,没日没夜。户部作为掌管全国财政的中枢,每日都有数不胜数的申请调拨钱粮的奏报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而令陆云轩意想不到的是,看似强大的帝国,财政状况竟早已入不敷出。户部每天都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艰难日子。
这一状况让陆云轩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想到富庶的崔州,那里仿佛每一寸肥沃的泥土都能榨出油来;忆起在平阳县深山中堆积如山的铜钱,满仓的精良甲胄和锋利兵器。还有那被查抄的五百万两白银以及数不清的珍稀珠宝。
丰汇银庄那一亿多两的存银,抵得上朝廷近两年税收的八千多万两贷银。 如此巨额的财富,怎会让朝廷陷入这般窘迫的境地?
好在丰汇银庄的事件告一段落,解决了迫在眉睫的急迫。接下来,丰汇银庄收回官营的事情,就可按部就班的推进了。
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陆云轩却顾不得深思太久,只因压在他手头的事务繁多如麻。
他仍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虽说蔡州案他匆匆结案,然而平阳县内曹开勇仍在派兵严密看管着深山;陵州水师还关押着郑卫国;崔州的买卖户籍案证据已然收集完备;代天巡察中查办的其他案件也尚未最终结案。
想到此处,他揉了揉紧锁的眉头,吩咐下人备轿,准备前往御史台。并且他也并未让人提前去通传。御史台此刻亦是灯火辉煌,众人正通宵达旦地加紧工作,力求赶上进度。
跟随陆云轩出去巡察的一众监察御史们暗自庆幸跟了陆云轩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上司。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仿佛也水涨船高,往昔少有人主动亲近,如今主动与他们往来的人日益增多。而随着令狐大夫即将致仕的传言愈演愈烈,陆云轩如今的御史中丞之位成了他们暗中较劲的目标。
李阎良与王启此次因立下大功,接任之势颇为明显。私下里,在御史们当中,已有以中丞相称呼他们的玩笑之语。而那些在其他省份侦办案件的御史们也并非毫无竞争之力,所以在尚未有最终定论之前,唯有出色的成绩才是竞争的最佳资本。
陆云轩已然抵达御史台门前,望着里面灯火通明、人影交错的忙碌景象,他心中倍感欣慰。倘若满朝官员皆能如此忠诚尽责,国家怎会不强盛?人民又怎会不幸福?
他挥手示意下人去准备一些宵夜,以犒劳辛勤的属下。陆云轩轻轻推开门,众人看到上司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起身向陆云轩拱手行礼:“拜见大人!”
陆云轩也拱手回应道:“诸位辛苦了!我特意准备了一些点心,大家吃一些。”负责宵夜的属员,提着食篮依次发放。陆云轩也拿了一份,与大家一同用餐。
用餐完毕,陆云轩说道:“诸位,我们御史台此次配合吏部进行年度大考,代天巡察中南六省,查获众多大案要案,牵涉官员众多。将士们戍守国门,抵御外敌;我等守护社稷,铲除奸佞。此刻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希望诸位一心为国,秉持公正无私之心,切莫畏惧权势,要坚信邪不压正,我愿与诸位共同进退!” 陆云轩的这番慷慨激昂之辞,激起了这些官员的满腔热血。
众人齐声高呼:守护社稷,铲除奸佞,愿与大人共进退!”
御史台,又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丰汇银庄的官营改制可谓成效斐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改制之后,不但巧妙地化解了那场挤兑风波,更是凭借着一系列的运作,为朝廷赚取了多达几十万两的丰厚利银。
这一系列精妙绝伦的操作,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让满朝大臣对陆云轩刮目相看,就连皇上也大为惊讶。他未曾想到国家财富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创造。
皇上马上召开关于户部近期工作的廷议。户部右侍郎孙谦说道: “启奏陛下,丰汇银庄官营改制成效显着,不但成功化解挤兑风波,还在短短时间内,为朝廷斩获几十万两利银。陆大人之才干令我等汗颜。”
皇上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此乃大功一件,陆爱卿当居首功。” 众大臣闻言,纷纷附议。
户部左侍郎赵允知,奏道:“陆大人能在短短几天就能将户部工作主持的井井有条,实乃尚书不二人选,臣等与户部上下,对陆大人之才皆心悦诚服,肯请陛下拿掉陆大人代尚书,尽快正式任命为正职尚书。”众大臣闻言,又是纷纷附议。
陆云轩听罢,急忙上奏:“启奏陛下,为君分忧,为国效力是作为臣子的份内之事,有所成绩,也是陛下福泽所被,众位同僚齐心所为,孙大人和赵大人皆是户部能臣,户部有此成就,二位大人当获首功,就我个人而言万万不敢贪功。”
众人听闻,皆为陆云轩的胸怀所赞服。
皇上沉思,说道:户部在短短几天能有此成就,说明我朝人才济济,治世能臣倍出,朕甚是欣喜。二位侍郎所说,也不无道理,陆爱卿之才的确卓然不群。但朕以为,而今御史台令狐大夫居家养病,还需陆爱卿主持工作,御史台工作已经甚是繁剧;陆爱卿暂代户部尚书亦是为丰汇银庄、琼筵阁系列案所权宜行事。待诸案结束之后,陆爱卿官任何职最为恰当,朕还需要与诸位臣工另行商议。
皇上如此之说,等于将两个重要职位都悬空出来,这让众臣都听出另一番意味。但此番陆云轩目前一身担两个重要职位,未来定然不可限量。
廷议结束后,赵允和回到家中,满脸疲惫又带有一丝忧郁。 夫人见状,关切地问道:“老爷,今日又有何事,让你如此疲惫,又有一分忧郁之色?”
孙允和深吸一口气:“夫人啊,你有所不知。自赵尚书被停职之后,我与赵谦都以为我们二人在户部为官多年,凭借资历与能力,尚书之位必从我们二人选其一人担任,所以当陆云轩担任代尚书以来,我们二人开始都不服气。但是陆云轩陆大人将丰汇银庄改制之事办得极为出色,皆令我们二人钦佩不已,所以如果陆大人担任尚书我等皆心悦诚服,况且以陆大人如今在朝中声望,我们身为他的属员,今后也一定会有更好的前途。但今日朝会,圣上驳回了我的《关于陆云轩正式担任尚书》请奏,而话里话外都露这未来这尚书之位还会空缺待补,这样以来,有陆大人在前面表率,而我与孙谦若是担任,其成就必然暗淡失色。我们即使都有一争取机会,但未来也未必有多少好处,所以正在为此心有愁绪。”
夫人听罢,说道:“老爷,这是件好事,你何必杞人自扰。于公于私,对你而言都是好事。一则你为左侍郎,顺位来说,是尚书的第一候选;二则,如今陆大人主政,正是你好生跟随的机会。正如你所说,陆大人如今风头无两,你作为其第一属员,自然可以多多亲近,别人对此也无可厚非。未来尚书之位空缺待补,相信以你与陆大人这段时日的表现与交谊,也会推荐你来补缺。而你只需要曹随萧规,想必这户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孙允和听罢,说道:夫人果然看的比我透彻。”
夫人笑道:然也,孺子可教啊!夫妇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