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蚊虫喜欢的。”
“不爱说话的。”
“不友爱队友的。”
“张哑巴。”
墨镜下眼神飘忽不定,这可不关自己的事。
人家太聪明了,我能有什么办法?
谢雨臣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图在他身上,他怎么可能不知情。
“张起棂?”
应鸦脑海中回忆起那张冷峻的脸,这人自己好像有二月多没见到过了。
他的存在感很低,要比黑瞎子低多了。
两人大概都是为了东西而来,但是黑瞎子的恒心更强,一直在自己眼前晃荡着。而张起棂不同,他似是猫,行踪不定,时不时到自家刷个“复活点”。
“这次他怎么没来?他可是高手,一来保底率不就上去了。”
青年的视线在两人身上来回晃悠着,主要观察其神色变化。
之前自己没往那方面想,现在不同了,尤其是知道张起棂探过路后。
谁知道,等下会不会从哪里冒出一个大活人来!
应鸦不担心别的,他担心自己被包饺子。
在外面时,待在社会人群中,反而不是很担心着两人对自己下手。
谢雨臣和黑瞎子两人和自己同行,自己没有什么顾虑,在他看来这两个人并不是意义上的一队人。
但张起棂和黑瞎子两人就不同了,他并不觉得两人有什么基础道德。
之前没下手,不就是没在自己身上探出什么东西吗?
自己的价值在,一个组织看见了自己价值是不保险的,知道的组织多了,自己反而是安全的。
人人都想做成一件事时,他们就会互相牵制。
直觉告诉应鸦,黑瞎子和张起棂是同伙人。
不过,他早有打算,不怕两人合伙,那只是有些麻烦罢了。
“也是,小黑一人便可顶十人。”
“再来一人,有些浪费人力资源。”
“想来谢老板的武力可不差,打三个我还是可以的。”
眉眼弯弯的青年歪头盯着黑瞎子。
换做之前,人很容易忽视应鸦的长相。
但在这样的封闭空间之中,暖光柔柔的,打在青年雪白脸上,反而染上瑰丽。
他在心中暗叹着。
可惜,真可惜,身体太脆了。
“一个瞎子就够了!”
“怎么会让一个哑巴来抢我的钱!”
听者听出其中的真挚,可见其人对金钱的珍视。
“应老板,这一行只有两人的。”
“但你来了,所以是三人。”
放心放心,就我们三个人,暗处绝对没有藏人!
应鸦已经翻译完毕,放下一半心。
“应老板,现在该你了。”
谢雨臣上身向前倾斜,很快就凑近了应鸦。
似冷雪的脸庞上,黑鸦的睫毛、漆黑的瞳孔尤其明显——雪肤乌瞳。
身形一顿,没想到一下子太靠前了,距离实在是太短了。
往后挪了挪,总算是空出一段小距离。
应鸦不说大话,脱下背包,背靠在石壁上,尾椎抵在谢雨臣腿上。
背包放在腿和腹部夹角之中。
手伸了出去,掏啊掏。
掏出一本不大的牛皮本。
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牛皮本,封面的牛皮有着青青灰灰的霉斑,纸沿湿湿重重的。
“这个就是雇主他家人的遗物。”
放开封面,力透纸背的三字闯入应鸦视野之中。
“你们两人凑近点,我这膝盖刚好当桌子了。”
“谢老板还可以打个灯,谁让我现在是独臂侠。”
“小黑,当个气氛组就行了。”
牛皮本稳当的放在双膝上,青年招呼着两人凑近点。
“来吧,咱仨身上都臭,谁也别嫌弃谁。”
灯光打在本上,空间突然狭小起来。
向中间靠近的两人,不断压缩着中间人的活动空间。
谢雨臣眼睫微颤,视线划过雪白的肌肤,落到翻看的本子上。
“白远南。”
“白远南?”
两道不同声音同时响起。
“小鸦儿,白远南真是你雇主失踪的家人?”
“对呀!难不成你认识他的家人。”
“要是真认识刚好可以送他入土为安,刚好帮我节省时间。”
“小鸦儿,我们还是接着往下看吧。”
【1973.10.4,晴。
今天和室友逛街,看上了它,想着可以记笔记。
1973.10.5 阴。
上学差点迟到......】
最开始全是他的大学生活,日记本是极为私密的。
应鸦无意探查他的生活,25年前,大概是1978年间的事情了。
本子常年待在湿润环境中,纸和纸间粘连在一起,挺考验手艺的。
应鸦一手操作,确实是不太方便。
“应老板,你拿手电,我来翻吧。”
谢雨臣将手上的电筒递向应鸦,不成想黑瞎子在应鸦之前接住了电筒。
“这种小事还是我来吧~”
“应老板还是个小病号。”
有人主动上前干事,应鸦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
谢雨臣耐心好,手上动作也快,一下子就翻到了1978年间的记录。
1978年的日记都在中后部分了,可见二号雇主并不是每天都在记,怕是想起来了,就写一写。
牛皮本厚度不明显,最多也就百八十张。
谢雨臣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止,视线快速扫过日记内容,筛选着适合日期。
“1978.4.6,晴。终于轮到我了,师兄师姐们都有了项目,现在终于轮到我了。云南?我还没去过。”
谢雨臣读出日记内容,在这种三人坐姿之下,三人想同时看见日记内容还是有些不容易的。
“云南,那就对了。”
黑瞎子听到了关键词语。
“小鸦儿,你雇主说没说他家人是什么专业的高材生?”
“地质勘测的。”
这可不是应鸦乱说的,他刚刚瞄到了翻开的纸张,那上面出现了它。
“啧啧,真是太可惜了,好好的高材生怎么就到这探勘了。”
黑瞎子只是在嘴上说说,一点也没有走心。
“高材生”这个称呼是走心的,毕竟是25年前的大学生,还是有参与上级项目的资格,自然是高材生。
谢雨臣继续读了下去。
“1978.4.12,雨。来一趟云南太不容易了,么岩村太难走了。”
“1978.4.16,晴。天气终于放晴了,真没想到四月的天,居然连续下雨了。不过,云南真美。之后可以来这里度假。”
“4.20,晴。今天终于出发了,明明前天就可以出发了,谁知向导突然反悔了。好在重新找到了一个年轻向导,村里人说赵向导人是年轻一点了,但人很能干,很熟悉林子。”
“4.21,晴。赵向导的确很厉害,师兄师姐们都很喜欢她,导师的态度也是好的。”
“4.23,阴。真是糟糕的一天,山的脾性太大了!明明都是在外围走,没想到雨突然就来了,跑都跑不赢,幸好装备齐全,要不然只能出山了。”
“4.25,晴。今天终于可以出山了,这次收获颇丰。下次可以带上私人相机。这风景真美,真让人喜欢。”
“5.2,阴。唉~才过去几天,在外面真无趣,还是在野外更加自由。”
“5.16,晴。真是个好消息!我们又有项目了!导师说这次启动金很是丰厚,能在野外多待上几天。”
“5.24,晴。又来到云南了,这真是个好地方。”
“5.25,晴。今天跟着林师姐去了古玩街,听到了关于林子的传说。进去的人就出不来了,山神会留下虔诚者的。传言就是这样出去的,上次什么事也没发生。果然进林子,还需要找一个当地向导。”
“5.29,阴。一月不见赵向导,赵向导依旧美丽,不愧是大山的女儿。”
“6.4,阴。我感到一丝后悔,大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天热了起来,蚊虫多了,它们又多又毒,一晚上下来身上全是包......”
“6.7,雾。该死的,又出现雾了!赵向导告诉我们山里这个时节出现雾很正常的......但它出现的次数太多了。”
“6.9,阴。我明明已经做好准备了......这样的山让人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