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出如此大事,群臣更是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就脑袋分家。
事情刚平息没多久,康熙就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命其在剩余阿哥中推选皇储,要立一位新太子,群臣摸不透康熙的想法,选吧又怕发生之前的事,不选吧又是命令。
新太子还没选出来,转眼间就到了新年,需要参加宫宴。
宴会中胤禵看着宜修好好的,心就放下了。
柔则称病没来,要说她不来也好,妯娌间没人待见她,康熙更不待见,连德妃如今也不待见她。
这次宴会带了龙凤胎一起,与其他小格格小阿哥站在一起,人群中最显眼的就是他俩,专挑父母最好的点长,更何况宜修还美得无可挑剔,从小就能看出长大两人会惊艳多少人的眼睛。
许是年迈,康熙就喜欢这些孙辈,尤其是看到两个乖宝,像福娃一样,把两人召上前,给了许多赏赐。
心思多的就会想康熙这是什么意思,在这立太子的关口给雍亲王子女这么多赏赐,是否有何种意义。不得不说你真是想多了,一个简单的赏赐就能联想到这么多。
宴会结束后,第二日带着孩子去宫里拜年,胤禵夫妻带着府里几个孩子先一步到德妃宫里。
胤禵实在是不太会掩饰,直勾勾的盯着宜修,然后被德妃注意到了,跟竹息使了个眼色让她去提醒一下胤禵。
身边的完颜氏也注意到了,她只以为夫君是欣赏,毕竟谁看到美好事物都会多看几眼,也不知为何她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但是宜修真的很美,岁月仿佛格外优待她,二十多的年纪还宛如少女一般,丝毫看不出已经孕育过两次孩子。
再说人际交往方面,还有性格也是大气温婉。夫君也向着她,比起嫡亲妯娌,她也更喜欢这位被康熙都夸赞过的福晋,哪怕同为女人的她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哪怕宜修不是名正言顺的嫡福晋又如何,被皇上赐下如此富含寓意的封号,比之也不差什么了。
就胤禵这直勾勾的视线,也就是胤禛没有多想,也太显眼了一点。
几个孩子被带下去玩儿了,留下两对夫妻。现如今呼声最高的胤禩也被打下去,剩下的皇子中也就胤禛和胤禵最有望能登上高位,德妃私心是希望胤禵的,但胤禛也是她的亲儿子,所以不管两人谁登位她都是太后。
德妃:“如今宫中形势严峻,本宫希望你们兄弟俩能守望相助,互相帮扶,老四和老十四家的……”德妃没有说完大家都已明白,都是聪明人。
胤禵身手好,喜欢打仗,他也不愿兄弟相争,回去后就跟胤禛说了。
胤禵:“四哥!弟弟喜欢行军打仗,做不来处理朝政之事,所以弟弟支持你!”
没有人不向往那至高之位,看着胤禵真诚的眼神胤禛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要说当初对胤禵接近还有防备,这些年兄弟俩相处下来也算是也彻底和解了。
许是见不得兄弟俩这么和谐,康熙亲自下场挑起二人兄弟相争,封胤禵为‘大将军王’,又赐亲王爵,封号‘恂’,不仅如此还给了胤禵兵权。
可惜并没能如他所愿,二人关系没有如他所想的恶化,也没有手足相残,反而站在同一条战线抵抗政敌,一如既往支持胤禛。
如今正是关键时期,胤禛手下行军打仗方面也只有年羹尧可用,也是当初为了娶柔则把武官得罪了个便,导致无人可用。
这不年羹尧就显出来了吗,而年羹尧官职的升迁也十分迅速。升官有了其他的想法也是非常正常,在得知自己即将出任四川总督的那一刻,一颗心再次的‘躁动’了起来,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况且各方势力都在向他抛出橄榄枝,是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谁不说他年羹尧是个香饽饽?
胤禛对于年羹尧这种态度很愤怒,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是为了大计,手上不得人用,关键时期不能没有年羹尧,不得不忍下他。
一仆不认二主,希望年羹尧可不要走错了路啊。
如今有了胤禵,兵权也在胤禵手上,年羹尧受限制还要听从胤禵的指挥,想来他再不敢有别的想法。
于是胤禵就被派去平定西北战乱了,确实是胤禵有极强的军事才能。有胤禵压制年羹尧,打压他的气焰,再如何也翻不上天。
这也有个好处,胤禛也不用一直去找年世兰了,再美的人看得多了也是会视觉疲劳的,当然除了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