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惊心动魄、决定东斯拉夫帝国命运走向的追击战里,辽阔的荒野仿若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无情地吞噬着生命。东斯拉夫帝国的十万大军,在这场惨烈的交锋中,犹如秋风中的落叶,损失惨重。
战场上,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荒野,断臂残肢随处可见,殷红的鲜血汩汩流淌,渗入干裂的土地,将这片荒芜之地染得愈发触目惊心。那些曾经闪耀着寒光的武器装备,此刻也都散落一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绝望。
安德烈,这位曾经在东斯拉夫帝国军队中叱咤风云的将领,此刻望着眼前这一片惨状,心中的希望之火也如风中残烛般,摇摇欲灭。他深知,大势已去,再做无谓的抵抗,不过是徒增伤亡。
于是,他咬了咬牙,带着仅存的少数亲信,趁着战场上的混乱,如丧家之犬般拼命逃窜。他们的身影在弥漫的硝烟与尘土中时隐时现,慌乱的脚步踏起阵阵黄烟,向着远方奔去。
“绝不能让安德烈跑了!”远在雅克萨城指挥作战的岳乐,在得知安德烈逃脱的消息后,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立刻果断下令。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派一支精锐骑兵,务必将他给我抓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道命令,仿佛一记重锤,敲在每一个革命军将士的心头,也为接下来的追击行动吹响了号角。
很快,一支由五百名精锐骑兵组成的队伍迅速集结完毕。这些骑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他们跨上矫健的战马,在指挥官李明的带领下,如离弦之箭般,向着安德烈逃跑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荒野中回荡,密集而急促,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步步紧逼。
他们在荒野中一路狂奔,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喘不过气。但骑兵们没有丝毫停歇,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流淌,滴落在滚烫的土地上,瞬间蒸发。沿途扬起的尘土,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黄龙,远远望去,十分壮观。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追击,革命军终于在一个山谷中发现了安德烈的踪迹。
这个山谷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峰,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安德烈见无路可逃,心中虽满是绝望,但军人的骄傲与不甘,让他不愿就这样轻易投降。他只好下马,拔出手中的佩剑,剑身寒光闪烁,映照着他那满是疲惫却又倔强的脸庞。他挥舞着佩剑,大声喊道:
“我不会投降的!你们这些野蛮人,休想抓住我!”那声音在山谷中回荡,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
李明看着眼前负隅顽抗的安德烈,冷笑一声,心中涌起一股不屑。他高声回应道:
“安德烈,你已经无路可走了,投降吧,这是你唯一的出路!再做抵抗,只是白白送死!”
但安德烈只是怒目而视,没有丝毫动摇。李明见此,也不再犹豫,果断下令:“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上!”随着他的一声令下,革命军骑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纷纷冲向安德烈。
安德烈虽然奋力抵抗,但他和他的亲信们早已疲惫不堪,人数上又处于绝对劣势。在革命军如潮水般的攻击下,他们渐渐力不从心。安德烈左劈右砍,手中的佩剑舞得虎虎生风,一时间竟也让革命军难以近身。但毕竟寡不敌众,他的身上很快就出现了几处伤口,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安德烈终于体力不支,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革命军骑兵们趁机一拥而上,将他死死地按住。安德烈挣扎着,怒吼着,但一切都是徒劳。最终,他还是被革命军制服,双手被绳索紧紧捆绑,动弹不得。
“把他押回去!”
李明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安德烈,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这场雅克萨之战,从最初的艰难对峙,到后来的激烈交锋,再到如今的全面胜利,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如今,安德烈被擒,这场战争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革命军押着安德烈,凯旋而归。雅克萨城的百姓们早已得到消息,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他们手中挥舞着自制的旗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街道两旁,人们载歌载舞,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参海崴
在海参崴的临时皇宫内,慕辰正审阅着近期的军政要务,神色专注而冷峻。突然,副官匆匆而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大声禀报道:
“公子,慕司令派人送来电报,左堂宗归附我方!”
慕辰手中的笔猛地一顿,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难以置信。
“消息属实?”他急切地问道,得到副官肯定的答复后,慕辰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快,立刻派人将左堂宗将军请过来,务必以最高的礼节相迎!”
左堂宗得到慕辰的邀请后,慕坤派遣亲卫,乘坐火车护送左堂宗朝着海参崴赶来。
一路上,左堂宗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曾经这片被视为苦寒之地的东北地区,如今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放眼望去,广袤的大地上,无数劳工正忙碌地修筑着铁路。起初,左堂宗以为这些人是被强征的徭役,心中不免有些忧虑,可当他询问后,才得知这些劳工竟是从高丽和倭国抓来的奴隶。
铁路施工现场,只见奴隶们在监工的指挥下,分工明确,有的搬运着沉重的铁轨,有的挥动着锄头平整路基。尽管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在皮鞭的威慑下,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左堂宗眉头微皱,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对这种使用奴隶劳作的方式感到惊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极大地推动了铁路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