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事,就要多看书,我也不是天生就懂这些情感知识的,没在写作的时候,我更愿意把时间用在看书上,这样利用时间是最值的。
读书有用没用,我想是有用的,我的家庭不是很富贵的那种家庭,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不能逆袭的借口。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深信“寒门再难出贵子”,真的是如此吗?然而贫穷出身的18岁女生王心仪,在以707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后,写下:“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贫穷可能动摇很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这篇自述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一天之内刷遍网络。
王心仪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贫困县——枣强县。她还有两个弟弟,妈妈身体不好,在家照顾长年患病、生活难以自理的姥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爸爸头上。全家的收入,就指望着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
逆境没有打垮王心仪,反而让她更加相信知识的力量,从小到大,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中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只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她认为,因贫穷遭受的坎坷、姥姥的患癌去世、同学的嘲笑和上学路途的艰辛都使她更强大。
王心仪的乐观向上、自律坚毅感动了不少网友。只是她感谢的“贫穷”,惹来很多人反对:
贫穷与苦难是成功者历练的资本,但对于失败者来说,什么都不是。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穷本身,相反,贫穷使她承受了许多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伤痛,也徒增了许多挫折。贫穷让她懂得珍惜,但意味着生存是第一位。学习才是最佳捷径。
可像王心仪家这样,懂得教育的意义并发自内心支持的并不多,更多相似家庭的孩子会早早辍学,结婚生子,将每分钱的意义看得比知识重要得多。
他们走在一条最艰难的路上,活得小心翼翼,在生活的高压下喘不过气,梦想、未来于他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生存才是目前最紧要的任务。
苦难没有意义,对苦难的思考才有意义。同样的,贫穷本身,也不值得感谢。贫穷的环境可以磨砺或锻炼人,但不一定能使人成功。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存在,但事在人为并非没有道理。与其感谢贫穷的成长环境,一直以来陪伴身边的父母,逆境之中顽强成长的自己更值得被记住。
生活贫瘠,精神却不贫瘠。这难能可贵的品质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经历过生活的种种困境后,王心仪依然选择笑对人生。
《成长型思维》的作者JoOwen提出:“当遭遇重大挫折,或者重要的人生目标受到倾轧时,乐观主义者突破重围的成功率远高于悲观主义者。”
乐观的品质能使人形成成长型思维,使其最大程度地接受挫折,并且从失败中获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逆境生长,能开出更加动人的花。
学习上脚踏实地,全面发展;生活中懂得满足,苦中寻乐。王心仪考上北大也不那么意外了。比起感谢贫穷,不服输的自己才更值得肯定。
人生贵在坚持,要正确的,坚定不移的去实现自己的需求,没有成功是偶然的,就如王心仪一般,要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
以她为例,这章我们就来聊聊,正儿八经的心理学,如何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首先,要想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和勇敢地开口讲出来。只有讲出来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想要什么。其次是说话的技巧和方式。
很多人说话往往凭借直觉或者条件反射,最后把话说死了。夫妻之间不知道怎么沟通,亲子之间不知道该如何相处,朋友,同事之间交流也时常陷入僵局。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即非暴力沟通,他的表达框架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按照这四个步骤,更容易让别人理解你,认同你。
一,留意观察,讲事实,不评价。
你要学会区分观察与评论,如果我们的语言言过其实,别人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做出友善的回应。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二,区分想法和感受,说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非判断),对方才不会马上产生排斥心理,更容易共情,能快速准确的明白你的真实想法,促进沟通。
心理学书《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让对方更好地理解你,你应该直接说出你内在的感受。所以,先说事实,再说感受。感受词有如:幸福,感动,激动,自信,害怕,担心等类似。
三。“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需要”,说出具体的需要。
表达你的需要,让对方明白你的需要。好的表达,最好的标准是尽我们所能地接近真相:观察的真相,感受的真相,需要的真相。说的时候,要说“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
例如:有一个老婆嫌他老公总是加班,然后就和她老公讲:“你以后不要老是加班,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不许老加班。”
她把她的需求提出来了。结果他发现她老公不加班了,报了个高尔夫球班去打高尔夫球去了,明明提了需求,怎么还这样?他老婆只说了不要怎样,生活中我们也常这样说:“你不要怎么样”;你不要对我怎么怎么样;需求应该具体肯定的说出想要什么。
好的请求必须具体,而非抽象的语言。具体到可以做的某一件事。不是“要求”和“命令”。你可以和孩子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放到玩具箱子里,把书本放到书架上。而比“你把房间收拾好”的请求具体多了。
四,“用可不可以”,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
总结就是一个公式就是: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非暴力沟通。其实表达需求就是把你想的好好说出来,这并不难,只要敢尝试就可以,许多大佬也是从腼腆不敢开口成长到演讲开会什么都不怕。而人际交往中,还有很多人无形的规则,这也不用害怕,久了就会明白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