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赵天河宅中出来,父子俩一路沉默无语。

陈吉发此番先斩后奏,着实让陈友富有些受不起打击。父子之间的情感,也因此而埋下了刺。

赵天河的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就派了白役来知会妹夫,已经找到了愿意帮陈吉发入籍的良家,县里户房典吏那边也已经打了招呼,人家开口二十两银子,对陈家来说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

晚饭的时候,陈友富将一家人都聚了起来。

小门小户虽然没有那么多规矩,但一起吃饭时依然十分注重位次。一张八仙桌,陈友富和赵氏坐上首,左边是弟弟陈友良和弟媳王氏,右边是长子陈吉发和堂侄陈吉民,两位小妾和家里的女儿们端上饭菜,然后去隔间用餐。

等大家坐定,陈友富便把今天的事情讲了。连同赵天河的回复,也一并交代。

“总之,若是让吉发去读书,便要出笔银子给他挂靠户籍,以后的花销,一年少说也要二十两银子。”

“儿子想读书是好事。”母亲赵氏支持道,“做父母的,都盼着孩子有出息。吉发,你放心去读。”

“是呀,大伯。吉发哥哥去读书,家里的事情我多做一些,不用担心。”陈吉民也开口支持。

陈友富却没有立刻表态,他看向儿子。

“吉发,你有志向,为父不拦着你,但陈记酱菜是百年老店,祖宗留给咱们吃饭的手艺,也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你是陈家的后人,当明白这一点。为父给你三年时间,若你能考中秀才,便继续读书,若是不能,还是回来继承祖业。”

“谢爹爹成全,三年足够了。”

陈吉发连忙表态,心里盘算着,有系统的资料库,就算不能中举人进士,秀才应该问题不大的。

商量了这个事情,一家人沉默用餐。期间母亲多给陈吉发夹了几次菜,生怕他吃不饱。

隔天早晨,陈吉发按着赵天河的交待来到县衙,后者已经等在那里,身旁还有个头发花白,身材不高,体型敦实的吏员。

“这是你李叔,带你办户房的事情。”赵天河对陈吉发介绍道,“舅舅还要去巡街,你听李叔的吩咐。”

陈吉发赶紧上前见礼,那老头和蔼的点点头。

“不用客气,都是自家人。”

户房书吏李忠宝,女儿是赵天河的正堂儿媳,门当户对的亲家,所以他说和陈吉发“自家人”,问题不大。

“走吧,银子带了吗?”

“带了,您看看?”

“不必了,跟我来。”

李忠宝在户房七拐八绕,穿过十来个正在办公的书吏,到了典吏值房。他让陈吉发在门口稍等,自己拿着银子进去聊了片刻,然后拿了一张签过字的文书出来。

“搞定了。”李忠宝一脸轻松的笑意,“典吏大人很欣赏上进的年轻人,以后若是考中功名,可不能忘记大人的关心。”

“一定一定!”

有银子有人,的确好办事。

陈吉发接过那张签了字的纸,是一封更改户籍的公函,上面以“正妻无所出”的名义,将陈吉发的出身由辅堂街陈记酱菜铺商籍,改到了夏口镇小谭村陈氏民籍。

“还要辛苦你自己跑一趟,拿着这份文书到辅堂街和小谭村的里正那里改册子,便算是落定了。应是不会为难你,若是有人寻麻烦,尽管来找李叔。”

李忠宝的这份热情有多少是冲着银子,有多少是冲着亲情,有多少又是投资未来,陈吉发不敢说。不过,至少此时此刻,他是真心帮自己的。

所以,该说的客套话,还得说。

“大恩不言谢,李叔是小侄的恩人,若小侄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必不敢忘!”

有户房书吏亲批的条子,两位里正都没有刁难。但陈吉发依然分别包了一两银子的红包。

这是人之常情,而且,后面参加考试,还要核验户籍,还要五子具保,都需要里正帮忙跑腿。总不可能每次都去找李叔开条子,这些具体办事的关系还是要认真维护的。

把杂七杂八的手续办完,便是找个靠谱的先生。

到了这个时候,陈吉发才突然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是的,他,不会写毛笔字!!!

看着宣纸上歪歪扭扭的“陈吉发”三个字,他的内心在默默流泪。

上辈子他没摸过毛笔,这辈子只上过蒙学,无论是繁体字还是软笔书法,对他来说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连个拜帖都写不明白的学生,显然不可能有什么好老师愿意教。

就有点头疼。

好在他有系统资料库,书法资料是不缺的。在家里静心捉笔,从早到晚苦练十几天,写出来的字总算有了些看相,至少能做到工整了,陈吉发才好意思厚着脸,同一帮七八岁的小孩子们一起,向都府街的熊夫子递了拜帖。

熊夫子名叫熊广源,是江夏县学的廪生,有正经编制的秀才公。此人是江夏熊氏的旁支,也就是明末着名的辽东督师熊廷弼的亲族。

熊家书香门第,世家大族,嫡系旁支都会入家学读书。熊广源年轻时,进过家族的蒙学,三十岁时通过童生试,成绩在江夏好歹排名靠前,在县学挂名廪生。后来参加过几次科举,可惜资质有限,加上湖北本身中举概率远低于江南,屡屡名落孙山,终于心灰意懒,不愿再考。

熊廷弼在京任职时,熊氏在江夏如日中天,熊广源这位远房亲戚沾光,做了江夏县令的幕僚,平日里联络各方,辅佐论策,都得心应手,也算一方人物,一员干才。到后来,熊廷弼因辽事失利,传首九边,熊家从此败落,加上魏忠贤的不断迫害,熊广源被阉党安排的县令扫地出门,一度沦落到街头卖字。

好在当地士族多有接济,熊广源靠着卖字挺了过来。

崇祯继位后,虽然没有给熊廷弼平反,但阉党是彻底倒了,那欺辱他的县令也被问罪革职。新县令到任后曾经来请他出山,不过,熊广源经历了这许多事,不愿再重回县衙,于是在好友介绍下,在都府街开设私塾,带些学生。

因着大起大落的经历,熊夫子既有考试的功底,又有实务的经验,讲课深入浅出,紧扣时政,在江夏县颇有些名气,找他求学的,多是慕名而来的士绅子弟。

像眼前这封写得差强人意的拜帖,就十分罕见。

熊夫子看着明显是初学者写出的字迹,再把拜帖的落款一看,眉头微皱。

是个表字都没有的后生,名叫陈吉发,看起来,便是城坊商家的名字。

明朝末年,因为有钱,商人家庭改籍科考者甚众,熊广源当过幕僚,对这些事情都十分清楚。但他没想到,这位改籍的陈公子胆子颇大,字还没写明白呢,就敢直接报名,想当他的学生。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暴发户。

熊广源心中不喜,抬手就将那帖子扔到纸篓。

不过,信封里貌似还有东西,摸着挺厚。熊夫子耐着心抖落出来,展开,是一篇策论,以及一张银票。

策论写啥没来得及看,银票倒是先看清了,给挺多的,有五十两。

满身铜臭的暴发户。

熊广源将银票放在一旁,勉为其难的展开策论看了起来。

策论开篇,写了个不伦不类的标题,叫做《气候、奇技、财政与辽东变局》。

白而又土,果然是满身铜臭的暴发户。

熊广源已经准备直接丢掉了,不过,眼角瞟到了那五十两银子,他想起了曾经过的那段苦日子,以及即将婚嫁的儿女。

于是他又找回了一点点耐心,继续往下看这狗屁不通的标题下到底写了啥。

如果有挽救的可能,五十两银子真不少了。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了一个晚上。

陈吉发写这篇策论的时候,其实就是针对熊广源这个人去的。

他从资料库中找到了熊廷弼的平辽策,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后世知识进行了认真梳理,经过科学评判,事实上熊廷弼的策略,的确是对付满清最好的方案。

但这个方案最终失败,主客观因素都有。仅从客观原因看,有三个主要的方面:气候、科技与财政制度。科技,这个时代还没这个词,于是陈吉发改为奇技。

事实上,陈吉发认为,熊廷弼的平辽策,就是日本人在华北平原实施的“碉楼封锁线”战术早期版本,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在广阔的平原上设置系列固定的据点,从而以机动性战斗力有限的防御部队,来限制和消灭机动性和野战能力较强的游击队,将他们逐步围困压缩,直至消灭。

这个战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战略纵深较厚,能避免被敌军突袭分割,以己方阵地固守的长处,规避野战不力的短处;以物资丰沛的长处,对付敌方家底不厚的短处。

但这个方案的坏处也显而易见,投资大,周期长,如果发生什么政治经济上的波动,就容易夭折。

历史上,熊廷弼没能有机会完成这个设想。神宗皇帝殡天后,泰昌皇帝只做了一个月,之后就是木匠皇帝天启继位,朝政混乱,党争不断,熊廷弼因迫害被问斩。

此后,天启帝师孙承宗虽然想要恢复熊廷弼的辽东堡垒群,但彼时的大明已经丢了辽阳沈阳,战略极其被动,只能固守宁远,没有了打出去的能力。

等到了袁崇焕督辽,砍了皮岛毛文龙,后金彻底没有了后方掣肘,仅仅一个宁远根本无法对其入关产生威胁,于是才有崇祯元年的喜峰口入关,才有后面的蒙古叛降,实在是大明已经失去了对辽东的所有主动。

因此,这篇策论的主要就是讨论如果当年在平辽策上进行一些科技、经济上的小调整,能否取得更加理想效果的问题。陈吉发认为,对于熊廷弼的亲族,没有什么问题比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平辽策更能打动他们。

实际效果显而易见。

文章的遣词造句相对粗浅,但讨论的问题十分专业深入,熊广源一时间看入了迷,甚至好几次起身,从封尘已久的箱子里,查翻年轻时记载的好些个政论随笔。

竟然,许多当时觉得很难的问题,在这暴发户的策论中,都有极好的解决办法。

例如说,辽东屯田策,以辽人守辽土,的确是当时争议较大的策略。辽东苦寒,养不了那么多人,但人少了,又顶不住后金的兵锋,因此,朝廷在出钱补贴养人和将人撤回关内之间反复踌躇。

陈吉发认为,这其中的最大困难,来自于气候。而解决办法,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苦寒之地的粮食产量,降低补给运送的成本。方法也有,比方说通过搭建温棚,引进玉米,这便是所谓的“奇技”;利用海运,从浙江、福建,甚至日本、安南采运补给,能够节省银两,这便是财政。

策论洋洋洒洒,逐条分析利弊,竟然写了二十多页。

熊广源看得入迷,等总算看完,长舒一口气,才发现月上中天。

“爹爹,该休息了。”

女儿已帮熊夫子打好洗脚水,铺好了床。

熊夫子早前受磋磨时丧了夫人,情深未曾续弦,也未纳妾,家里内务都由女儿熊韵芝操持。

“难得难得!”

熊广源抖开策论,放在桌上,感慨万分。又看见纸篓里那封拜帖,弯腰捡了起来。

江夏陈吉发,是块璞玉!

熊韵芝小姐看见父亲满脸笑意的大呼“难得”,便有些好奇。她拿起那篇策论粗略看了看,觉得这人倒也有些见识,再看名字,陈吉发,从未听过。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