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清微眼中满是疑惑地看着傅正辉,“大伯,我怎么没听明白呢?我和我姐为什么要多个心眼儿?”
傅正辉就把傅清微拉到一旁,“你个傻丫头,暂且不说你二叔到底是不是你亲二叔,就看看他们家这么多人,你姐已经结婚嫁人了,等一会你也结婚嫁人,你说,傅家还有你们的容身之地吗?”
“清微,你年纪小不知道这人心险恶,虽说这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懂不懂?”
傅清微像是才明白什么似的,“大伯,你要这么说我可就懂了。大伯你说的对,要是不多个心眼儿,以后我姐可就没家了。大伯你放心,我知道了。”
傅正辉满意地点点头,“你放心,大伯啊,永远站在你和你姐这边。”
傅清微回来坐下以后,什么都没说。
没有傅正辉他们添乱,大家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吃过午饭以后,傅同渊就带着傅凌云还有傅清微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傅同渊和还有家里的司机开车,带着林川他们所有人出去到处玩了几天。
京都可看可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每一处都让人大开眼界。
等到正式上班以后,傅启铭说要带着林庆友去开介绍信,先把名字给改了。
介绍信是开好了,但是改名字还得回望山县向阳乡。
傅启铭是想将林庆友他们所有人的户口都迁到京都来,结果发现政策不允许。
要想办法给林庆友安排工作以后,才能将他的户口迁过来。
林川最知道日后京都的户口有多大用处,但是现在确实不是着急的时候。
得知林庆友他们暂时不能落户口,傅启丰和傅正辉他们很是高兴。
傅启铭他们开了介绍信回来,傅启丰和傅正辉父子俩也来了。
“二叔,你们给同洲办事儿办的怎么样了?”傅正辉心知肚明,就是故意来看笑话的。
政策就是如此,林庆友他们这一大家子,对京都没有丝毫贡献,也没有什么专业技术,想直接落户京都,怎么可能?
土包子就是土包子,还不是要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傅启铭说道,“现在政策不允许,改名字的介绍信开了,但是迁户口不能办。”
傅正辉蹙了蹙眉头,一脸失落的样子,“二叔,那可怎么办?要不想想办法,先给同洲安排个厂里的工作什么的。”
“不过也是有些麻烦,同洲你是不是没念过书?要是能安排工作,估计也是体力活,不太容易啊。”
林庆友说道,“爸,暂时不用发愁给我安排工作的事情,户口不迁京都也没关系。现在大川在望山县有自己的生意,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户口在哪里确实是无所谓的。”
傅正辉听了以后完全不信,谁不想要京都的户口?
傅启铭琢磨着,“等回头再想想办法,过些天你们回去先把名字改了。”
林川知道,傅启铭自然是想将一大家子的户口都弄过来,这样感觉一家人还都在一起一样。
“爷爷,户口的事情,早晚能迁过来,这个不用发愁。我爹说的对,只要日子越过越好,比什么都强。更何况,咱们全家团圆,这个是与户口没什么关系的。”
傅启丰看了看林川,“你这说的倒是轻松,什么叫户口早晚能迁过来不用发愁?”
林川看看这位老爷子,笑道,“我自然有我的办法。”
高考的时候,他想要考京都。
虽然不是他说能考就肯定能考上的,但是想法要有,还要去努力。
另外,过几年是有政策的,对于专业技术,还有对京都有贡献的,可以申请落户,还能将配偶和孩子的户口迁过来。
在林川看来,不需要依靠傅启铭,他们也一定能够将户口挪过来。
傅启丰不喜欢这个林川,总觉得他太过精明的样子,不好拿捏。
“大川,你还是太年轻,又没见过世面,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傅启丰说道,“你当京都是你家,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林川只是淡淡地笑着,没有理会傅启丰。
换句话说,只要他生意做的好,哪里的户口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次他是看出来了,傅正辉他们,应该是怕他们回来以后争夺傅启铭和傅同渊的家产。
换句话说,就算他们不回来,家产也是傅凌云和傅清微的。
只不过看他们的样子,觉得傅同渊生了两个女儿,是想吃绝户的意思。
傅启丰看着林川这个样子,心里非常气闷。
“启铭啊,大川这孩子真的是心高气傲的很,他以为他做点儿小生意,就了不得了?年轻人不应当是这样。”
傅启铭说道,“年轻人心高气傲一些倒是正常,我很喜欢。”
傅启丰和傅正辉他们本来就是来打探打探消息,知道林庆友他们现在没办法落户口就可以了。
两个人也不再继续自讨没趣,就这么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川他们和傅启铭还有沈锦书一起,好好团圆了几天。
对于林川他们还要回到望山县,傅启铭和沈锦书非常不舍。
他们年纪也大了,也不好来来回回老是往望山县跑。
“爷爷,奶奶,望山县有我们的生意,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根。京都虽然好,但是我们总要一步步走到这里来。”林川说道,“我准备回去在宣城先买一套房子,爷爷奶奶,等再过两个月,天气暖和了,你们可以住到宣城来。”
傅启铭和沈锦书一想,这倒也是个好办法。
过了正月初十,林川他们也要商量着回程了,无论是望山县还是宣城,都有好多事情要忙。
临行之前,傅启铭递给林庆友一个存折,“这是我和你母亲给你的,这些年,你没在我们身边,受了那么多委屈,这些拿着,想干什么就干些什么,等林川的房子买好了,我们去宣城住上一阵子。”
林庆友看着这个存折,并不想接的。
林川在一旁说道,“爹,拿着吧,你不接,爷爷奶奶心里放不下。”
林庆友将存折接过来,“谢谢爸妈。”
沈锦书抱了抱林庆友,“谢什么,是我和你父亲亏欠你的,幸好你能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又快乐的,但是终归是要分别。
一行人离开以后,傅启铭和沈锦书的四合院里又清静下来。
热闹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突然冷清下来,两个人都有些受不了。
傅清微也没回家,留下来陪着老两口。
林川他们一行人经过一日夜的车程,终于从宣城下了火车,而后乘坐汽车回到了望山县。
再度回到玉泉村的时候,林庆友突然感慨着,“京都确实好,但是不知道为啥,总归觉得没有家里踏实。”
林川说道,“因为那里不是你自己打拼的家,没有归属感。”
孙国岭往外走,看见林庆友他们,也很是惊讶,“庆友?你们……你们这是从京都回来了?”
林有福正好在院子里劈柴,不仅看见了林庆友他们,还听见了孙国岭问的话。
村子里的人都说,林庆友他们肯定不能回来了,能去京都,谁还回这个破农村。
林庆友乐呵呵地,“对,家不是在咱玉泉村么,咋也得回来。”
林有福手里的斧头顿了顿,心中冷笑,怕不是被人家从京都撵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