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临川坐下来,“他技术行不行我都没看见,他说他干不了,谁干出来他管谁叫爷爷。”
唐学真“哈哈”大笑起来。
“怪不得我听说他们科室那边,马昭在那儿骂你呢。说你无知,纸上谈兵,还威胁他。”
傅临川摸摸鼻子,“这我都想到了,他回去肯定要骂我。不过没关系,你看我算的这些,还有我外面的那些东西,我准备自己弄了。我就弄出来,我跑他单位门口,让他叫我爷爷。”
“只不过,他要是当我孙子,我还有点儿吃亏,以后我孙子可没他这样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
唐学真一下子来了兴致,“那你去他单位门口让他叫爷爷那天,提前告诉我一声,我也去看看热闹。”
傅临川笑道,“行啊,没问题。”
唐学真站起身,“走吧,让我看看你这些东西怎么弄,我倒是真好奇。”
傅临川带着唐学真往那堆材料的地方走。
“这些都是保温板,还有这些,是能够绝热的材料,必须要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压缩机我还要改装一下,回头再调试……还有温度要能够检测,温度还要能够调节……还要有故障保护,万一电流过大或者过载之类的,都能知道,就是为了安全。我还得看看这个制冷剂要在这些管道里正常流通,所以最后怎么布置,什么角度,坡度如何支撑都得考虑……”
唐学真很认真地在听傅临川解释。
“那这个确实够复杂。”
其实傅临川知道,如果再过些年就不复杂了,只不过现在技术不够成熟。
不过,他想干的好,总要什么都先尝试尝试。
“我先试试,看看结果。”
唐学真拍了拍傅临川的肩膀,“大川,你真的是这个。”
说着,他还朝傅临川竖起了大拇指。
傅临川笑起来,“大哥,我还没弄出来呢,先别夸我。”
“我就觉得,你肯定能弄出来,如果需要什么,我能帮上的,你尽管开口。”
“放心吧,我跟谁客气都不会跟你客气。”
傅临川这边逐步就开始弄他这个冷库。
因为刚开始试验,他这个冷库的面积并没有特别大。
按照傅临川所想,第一步成功了以后,之后再扩大,也有经验。最开始就弄特别大,出问题他都不好找。
傅临川这边着手开始弄自己的冷库,马昭也时常在关心这个问题。
虽然在他心里,傅临川肯定找不到人弄,但是他心里也忐忑。
只不过,他打听来打听去的,竟然发现,修冷库的竟然是傅临川自己。
马昭这下就更放心了。
他可打听了,傅临川高中毕业,也没什么技术。
虽说开了个小厂吧,就是卖卤肉的,有个面馆也是卖吃的,跟技术压根不沾边。
马昭很是得意,看傅临川弄了一大堆东西,耗费时间,耗费财力,最后还不是弄不出来。
说不准,最后还得来求他呢。
傅临川这次手里的工作确实复杂的多。
孙向东和张祥龙他们不懂,所以傅临川又请了一个年轻的干事,就是和马昭在同一个办公室里。
这干事名叫张明朗。
自从马昭来以后,他在办公室就一直受排挤。
傅临川打听了一下,觉得这个张明朗的专业知识应该也不错。
再加上,他被马昭排挤,平时大家都围着马昭转,也没人管他。
傅临川就将人偷偷地请了过来,让他当他的技术顾问。
这样还有人互相商量一下。
张明朗碰到傅临川,颇有些遇到伯乐的感觉。
他每天下班偷偷地来傅临川厂里,感觉和傅临川讨论这些事情,比在办公室上班心情好多了。
这下,傅临川这边做东西,和张明朗是有商有量的。
傅临川当然不会说张明朗私下接了他的活,赚钱什么的。
两个人商议的就是,两个人是朋友,就是单纯来帮忙。
就这样,每天来回忙,再调试,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傅临川终于觉得相对满意了。
张明朗也觉得,自己真的是学以致用,心情非常不错。
但是还没到最后调试的阶段,之后还有很多细节要改。
傅临川暂时没时间弄这个。
他要去关注高考结果的事情,要回望山县。
另外一边张明朗也有工作的安排,要去别的地方开会学习。
所以傅临川厂里这个冷库的事情就暂时放下了。
马昭听说傅临川冷库不弄了,心里得意地不得了。
他就有些后悔,当初就应该跟傅临川打赌,他傅临川做不出来,自己得有个说法才行。
现在又不能去找他。
傅临川哪里管马昭在想什么,他和许春麦就直接回了望山县。
两个人直接去了傅临平家里,压根没回玉泉村。
现在高考阅卷效率比较低,但是按照傅临川之前的印象,以往到望山县教育局的结果到八月十号之前应该也差不多了。
对傅临川来说,他也确实怕被冒名顶替。
所以他不能一直守在家里去等,他要自己主动。
冒名顶替的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傅临川在关注这个事情,吴春花一直默默地干活,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儿。
她想将这个事情做的人不知鬼不觉的。
在他看来,反正傅临川他们都在宣城,到时候录取通知书是要送到村子里的。
学校里的人,谁又没见过傅临川长什么样儿,他儿子照样能行。
总之,一不做二不休。
为了能给自己的儿子以后谋一条好出路,她也不在乎那么多了。
要不这以后的日子咋过?
更何况,他儿子到今天的地步,不单单是韩敏,他傅临川也是有责任的。
傅临川自己做生意,本来就日子过的好,那么让林兴龙去读书,再适合不过。
那啥好事儿还都能让傅临川一个人站了?
这就是傅临川欠林兴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