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赵林回返堂中,尸体血迹已被侍卫收拾下去,赵林唱名而入,坐于赵云下首,方才撩起衣袍跪坐而下,赵云忽附耳过来,轻声言道:
“柏轩,你所斩之人乃属城中世家,苏猛,此人为苏家现任族长,我料苏家族人必心怀怨恨,不可不防,待议事完毕,我调三十亲卫与你,驻守宅院,以防不测。”
赵林目视江夏众属官,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赵云见侄儿心中有数,便不再多言,叔侄二人安坐,静听刘备与众人议事。
刘备刚得了江夏大权,所议之事却无关江夏,而是如今张飞领兵剿匪在外,关羽又调兵去往缺月驻守,以提防曹军南下。
如今夏口新城鲁山空虚,虽有赵林募兵一万七千余,然无甲胄,更无器械,又兼新兵尚未操练,不堪用,因此便商议这新城防御之事。
刘备朗声言道:
“江夏大半归于曹贼之手,吾等治下只余夏口并鄂县、下雉、沙羡等江南之地,地狭民寡。
如今幸赖柏轩募兵众多,却无甲胄、器械,莫说出战迎敌,便是操练亦无能为也。
卿等可有应对之法?”
众人窃窃私语,具不知如何作答。
刘备见江夏属官不言,便目视麾下文武。
诸葛亮言道:“诚如主公所言,以江夏四县之地,便算上新募之兵,亦不过三万之数,不足以挡曹军百万大军。
不如往东吴孙权处求援,使南北相持。
孙权继父兄基业,必不会拱手让与曹操,若能与之联合,据江而守,曹军虽势大,然兵卒皆北人,不善水战,待拖延日久,粮草不济,必退。”
刘备曰:“江东多世家,极类荆州,若是世家欲降,不纳联盟,如之奈何?”
诸葛亮道:“如今荆州各郡,望风而降,然荆州之主刘琮却死于蹊跷,有刘琮之事在前,且孙权非刘琮年幼,若知其虽降必亡,怎会听从世家蛊惑?
便是世家裹挟于权,亦当遣使探听虚实,若不知荆州世家现状,江东岂敢降操。”
刘备颔首,又问:“若江东使者前来,吾当如何?”
诸葛亮道:“主公勿忧,若江东遣使者来,主公便据实相告,亮自随使者往东吴,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江东与曹操相争。
若操胜,则主公取江东之地,以为根基;
若权胜,则主公顺势取操首级,吞荆州富饶之地可也。”
刘备曰:“此计甚妙,然若江东不遣使者,我当如何?”
赵林实在听不下去了,也不起身行礼,反而调整姿势,盘膝而坐,言道:
“他若不遣使者,主公难道不能遣使者?
山不就我,我便去就山,又不是只有他孙仲谋有使者......”
赵云闻言转头瞪了赵林一眼,正要拱手向刘备告罪,刘备却捋着胡须哈哈大笑:
“柏轩言之有理,山不就我,我便去就山,此言大善!”
赵林朝着云叔使了个眼色:“瞧,主公都不怪罪,还夸我呢。”
赵云只当没看见,拱手言道:“主公,虽有江东为联合,然我等安危需自持,岂能将性命托付他人之手?
一万七千余新兵亦当操练,迅速成军,如此方能有兵卒自保。”
诸葛亮羽扇轻摇,朗声道:“子龙所言正是,主公当择将练兵,采用柏轩军制改革之法,当能迅速成军,已备后用。”
刘备道:“翼德剿匪在外,云长亦驻守于缺月,子龙需护持新野之民......”
话音未落,赵林长身而起,拱手道:“主公勿虑,林虽年少,亦晓练兵之法,愿为主公分忧。”
刘备讶然道:“汝方为子龙副将,并无领兵经验,虽久读兵书,岂能纸上谈兵?”
赵林气急,朗声道:“吾虽未曾领兵,但却有练兵之能,若主公不信,我愿立军令状!”
刘备道:“汝且坐下,莫要胡闹。”
赵云伸手拽住赵林衣袖,低声言道:“柏轩!别胡闹。军令状岂是能轻易便立下的?”
赵林无奈,只好坐下。
赵林岂能不知刘备和赵云乃是保护于他,练兵非小事,若是出了岔子,一万七千新兵或哗变,或炸营,赵林岂有命在?
再说那军令状,立了军令状便是赌命,若练兵不利,刘备斩他是不斩?
若斩,失了一将不说,赵云身为其叔父,又岂能不怨?
若不斩,军令岂不成了儿戏?
“我真会练兵,叔父你也不信我?”
赵林只得小声嘀咕。
赵云闻言,目视赵林,低声言道:“便是你会练兵,亦可私下拜见主公,再行请命,岂可于堂上立军令状?”
赵林眼神一亮,低眉顺眼道:“叔父果然是叔父,厉害!嘿嘿。”
赵云无奈,摇了摇头。
刘备坐在主位,早将叔侄二人看的清楚,当下也不多言,转移话题至今日议事的真正目的:
“令何人为练兵之将容后再议,当务之急,乃军器不足,不知卿等可有应对之策?”
言罢,目视江夏属官。
江夏属官皆垂首不言,刘备又目视刘琦。
刘琦岂能不知刘备之意?只得无奈起身,谓江夏众属官曰:
“曹操大军压境,怎可无军器使用?诸公皆本地豪族,可否献些铁器、矿石,以打造甲胄、器械?”
刘琦毕竟是,众人老主公,荆州刘景升之子,琦又为太守,乃众人上官。
江夏属官无奈,只得互相递个眼色,一老者缓缓起身,拱手道:
“琦公子言之有理,曹孟德大军不远,江夏兵卒岂能无器械以御敌?
老夫家中略有钱粮,愿献于琦公子,充作军用。”
言罢,众人皆目视刘备,见刘备眼眸低垂,并不言语,于是又有一中年文士起身行礼,曰:
“我家族经营本地矿产,愿以铁石矿物,资助琦公子。”
刘备不言。
“吾家有铁匠数十,愿借予琦公子......”
刘备不言。
“我家中颇有田亩,愿献万石粮草......”
刘备不言。
“俺颇有家资,愿献......”
刘备侧目,似觉耳熟,微微颔首。
刘琦见状,呼出一口气,拱手行礼,曰:“刘琦谢过诸公,如此江夏当能自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