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队扬起沙尘,一路向北疾追。
行七八里,遇十余人彼此搀扶而行。
赵林急问曰:“尔等何时掉队!”
十余人早伏地乞命,有一人回曰:“不知也,许是一个时辰。”
赵林又命留下数骑引败兵回江陵,自率大队往北。
复行十余里,数遇溃兵,赵林每遇必问,已知曹操就在北方不足十里。
遂快马加鞭,急切追赶。
行了七八里,忽见一伙十余骑拦路,为首一人甲胄残缺,满身血污,持一杆长枪,驻马于大路中央。
赵林视之,乃张合也。
张合见到赵林来追,亦惊讶,高声呼喊道:“追兵可是赵柏轩?”
赵林闻言,止住骑众,独自策马上前,朗声道:“张将军,不想故人重逢,竟是此等光景。”
张合闻言,正色道:“张合奉丞相之命断后......”
话音未落,却忽苦笑一声,言道:“合既受君命,自当尽心竭力......赵将军昔日曾言,他日战阵之中再决生死...今日便死战罢。”
赵林闻言,却忽将破军槊插在地上,赤手空拳催马上前,迎着张合凝视,缓缓靠近,先是拱手一礼,后拉扯张合战马缰绳,温言道:
“儁乂将军,曹操用人,多重亲族,于战败逃命之际,却令将军舍命断后,此为明主耶?
林佩服将军勇武,又有将才,何必为奸贼效死命?
将军为曹操征战许久,却只得以十余疲惫伤兵对抗千骑,此非将军负操,乃操负将军也。”
言罢,不顾张合欲言,自顾自下马,牵着张合战马缰绳回阵。
张合端坐马背,手持长枪,见赵林牵马前行,不作分毫警惕,暗思,若自己起了歹心,岂不是随手便能将其结果?
张合自赤壁火起,一路拼死护卫曹操,却被曹操屡次任命断后,早已心有所怨。
如今见赵林这般礼遇,信任,焉能不感动?
铁打的汉子,虎目含泪,心道:“罢罢罢,此人所言有理,非是我张合负了丞相,是丞相负了我也!”
遂滚鞍落马,伏地拜曰:“败军之将,怎敢劳将军牵马!若将军不以合粗笨,愿随将军沙场建功。”
赵林闻言,将隐蔽握剑之手松开,匆忙转身,扶起张合,喜曰:“将军大才,岂能屈居赵林麾下?
我愿亲向皇叔举荐,必令将军独领一军,来日征战沙场,将军必能名留青史也!”
言罢,便急令百骑护着张合与其十余部众回江陵治伤,却暗中又命亲卫走小路,急报信与徐庶、陆逊,妥善安置。
及送走张合,又耽误片刻,赵林复领兵北追。
疾行约莫近十里,终于追上曹操后队。
六百骑扬起沙尘,早被曹操斥候见到,急报与曹操:“丞相!有数百骑追至矣!”
曹操闻言大惊,谓左右曰:“果如吾所料,江陵失矣!”
左右文武闻言,却不关心江陵,急问曰:“追兵已至,我等如何应对,请丞相速作决断!”
曹操闻言,环视左右,思忖片刻,言道:“张辽、徐晃断后,务必拖延追兵!”
言罢,便叫左右一齐纵马北逃。
张辽与徐晃得令,急引本部残兵合计约莫二十余骑,返身来挡。
然二将虽勇,却接连奔波,血战三日,早已人困马乏,便是甲胄、鞍镫亦不齐备,所率残兵亦是缺甲少盔,如何能拖延数百骑追兵?
是以二人迎敌之际,对视一眼,皆有死志。
赵林不曾识得张辽、徐晃,只见到二十余骑残兵反身杀来,赵林却有所思。
那曹操败兵而走,左右只余不足百人,或为青史留名之人,或为曹操倚重之辈,便是有些许寻常士卒,也当是身强体壮,气运深厚之士。
杀之容易,却殊为可惜,不若再行劝降之举。
遂扬起长槊,止住骑众,单骑策马而出,喝问:“我乃常山赵柏轩也!来将何人!”
张辽、徐晃本已怀必死之心,见追兵停马,阵前搭话,自是求而不得,亦止住战马,高声答曰:
“张辽、徐晃,奉命断后!来将可是长坂坡之虎雏耶?”
赵林闻二人姓名,劝降之心已冷。
此二人虽亦为外姓,却不同于张合。
张合于官渡投效曹操,效命八年不得重用。
张辽与徐晃却不然。
张辽投效曹操已历十年,曹操封其为中郎将,赐关内侯。
徐晃投效曹操更久,已足十二年,曹操命其独领一军,去年此人随曹操北征乌丸,因功被封横野将军,其尚有都亭侯爵位,怎会轻易背离?
再者,张合家眷早失于官渡投曹之时,如今孑然一身,投降没有负担。
张辽与徐晃却是家眷皆在邺城,岂能抛却一切投降?
赵林心思急转,闻二人唱名,高声道:“二位将军大名,林早有耳闻。
某家二伯父关云长曾言,文远将军与公明将军皆为故友,勇武谋略具为当世良才,他日战场相遇,当全力以赴,不可小觑。”
言罢,催马缓缓上前,拱手曰:“二位将军与我二伯父,兄弟相称,亦为林之长辈也。
林昔日蒙丞相赞而扬名,今日追来,不为杀戮,只为相谢。二位将军可代为引见否?”
张辽、徐晃对视,交换眼神,皆不信赵林所言。
张辽道:“云长已然放过我等,赵将军却要赶尽杀绝吗?”
赵林闻言,令麾下众骑皆下马,复言道:“若我只带三五随从去见曹丞相,将军亦不信耶?”
二人又对视一眼,却由徐晃言道:“赵将军意欲何为?当真是前来相谢?”
赵林闻言,叹曰:“昔日林于长坂坡,亦是落败奔逃,曹丞相不以大兵围杀于我,却令麾下豪杰与我较量武艺,且信守诺言,放我主家眷归返,林深叹服丞相胸襟,是以前来相谢。
此番若是能面见丞相,林敢担保,再无追兵矣!
林虽年少,却蒙二伯父关云长教导,深知忠义,岂能言而无信,加害曹丞相?”
言罢,又令麾下众骑牵马至路旁,各自歇息,身旁只余三名亲卫。
赵林又将长槊插在地上,手指虎爪长剑言道:“将军岂能无佩剑?此剑乃我主亲赐,旦夕不可离身。
林只带三亲卫,携短兵,入见丞相,若有歹心,二位将军尽可取我性命,如何?”
张、徐见赵林言语真挚,麾下皆退,又无长兵,不似作伪,遂窃窃私语一番,颔首同意。
赵林于是策马向前,与二将并辔而行,去追曹操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