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皇后崩逝后,楚帝仍惯用此前那招,大肆广纳臣子之女充盈后宫。”
“这背后缘由,一是借选妃之机收买人心,与朝中群臣搭建起稳固的关系网络,让朝堂局势愈发安稳。”
“二是通过对后宫妃嫔的赏罚,将自己的决策隐晦传递出去,借内宫之变,左右朝堂动向。”
姜冉眸中闪过一丝不屑,在她看来,此事还有第三点可讲。
这位楚帝,骨子里便是好色之徒,否则怎会用这等手段巩固统治?
一边借选秀稳固权势,一边满足私欲,实在令人不齿。
听了沧溟一番言语,姜冉对楚帝的“好皇帝”滤镜彻底破碎。
拿孝贤皇后来说,这位曾助力楚帝登上皇位的女子,楚帝在坐稳江山后,竟毫不念及往昔旧情,一脚将其踹开,实在凉薄。
再看治国方面,若不是有沧溟这位国师出谋划策,又恰逢西域内乱,赤乌与西域那场大战,还不知要持续多久,百姓又要遭受多少苦难。
姜冉静静听着这番话,心中忽又泛起一个疑惑。
她抬眸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沧溟,见他神色平静,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淡然。
她并不明白,沧溟明明知晓楚帝为人凉薄寡义,为何还甘愿追随,为其出谋划策呢?
她双唇微张,话到嘴边,终究还是咽了回去,默默压下了心底的疑问。
前世的姜冉命途坎坷,早早便死去。死后化为孤魂野鬼,仅残留些许零散记忆。
她记得在自己死后,沧溟满腔悲愤,亲手诛杀了林蓝枫。
而后,他抱着自己渐渐冰冷的尸体,最终跳进棺材殉情。
想到这儿,姜冉微微叹气。
她本就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加之如今局势复杂,显然不是追问的好时机。
权衡之下,姜冉深吸一口气,果断打消了询问的念头,准备另寻时机解开心中谜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姜冉愈发忙碌起来。
皇宫中、权贵府邸,各式各样的宴会请柬不断送了过来,且这些请柬皆是楚帝特意吩咐人要送到姜冉面前的。
姜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西域使者的身份。
可谁能料到,自入赤乌后,各类宴会的邀约纷至沓来,让她应接不暇。
隔三差五,便有下人恭敬地送来宴会请柬,理由五花八门,不是某位权贵生辰,就是庆祝某项功绩。
她手中摩挲着新送来的烫金请柬,忍不住暗自腹诽,怎么赤乌竟有这么多宴会?
姜冉越想越觉得离谱,却又因诸多掣肘,难以拒绝,只能无奈陷入这宴会的漩涡之中。
她暗自揣摩,这恐怕是楚帝有意为之,不想让她有片刻清闲。
在楚帝看来,当姜冉被诸多事务缠身,整日周旋于宴会之间,自然也就无暇生出什么别的心思,更别提搞小动作了。
每次参加宴会,姜冉都不忘抓住机会,向在座的大臣命妇宣扬霍阑“以和为贵”的治国理念。
她言辞恳切,条理分明,将霍阑治理西域的种种举措、带来的诸多益处一一道来。
尽管霍阑并未亲自踏入赤乌国土,可经由姜冉不遗余力地宣传,赤乌上下,从朝堂官员到民间百姓,大部分人都对这位远在西域的统领心生好感。
不少人在茶余饭后,还会对霍阑的事迹称赞有加,感叹其治理有方,期待赤乌与西域能有更多和平往来。
转瞬之间,三个月的期限即将来临。
当初为向赤乌表明西域求和的诚意,姜冉当机立断,答应沧溟留在赤乌整整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她周旋于赤乌的朝堂与权贵之间,竭力推动和谈进程。
如今,期限即将届满,只要时限一到,完成了既定使命,她便可以告别赤乌,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