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二十二

折柳送贤归,道心映情长——《送贺知章归四明》赏析

送贺知章归四明并序

天宝三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无令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一作英怅别深。

在大唐天宝三年(744 年)的那个特殊时刻,诗坛巨匠贺知章因病恍惚,毅然上疏请求归隐为道士,唐玄宗李隆基怀着复杂的心情,挥笔写下《送贺知章归四明》。这首五言律诗,宛如一段深情的乐章,奏响了对贤达的敬重、对归隐的理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字里行间满溢着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联赏析

1.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诗的开篇,便将贺知章决然归隐的形象鲜明地勾勒出来。“遗荣期入道”,“遗荣”二字,尽显贺知章对荣华富贵的超脱,在功成名就的人生阶段,他却一心向往道家的清修生活,将功名利禄视为过眼云烟。“期入道”表明他对道家境界的追求,渴望在那片宁静的精神世界里找寻心灵的归宿。“辞老竟抽簪”进一步细化辞官归隐的举动,“辞老”以年老体衰为托词,实则是他内心深处对世俗官场的彻底告别。“抽簪”这一动作极具画面感,簪子,在古代是官员身份的象征,抽簪就意味着卸下官职,远离朝堂。贺知章的这一动作干净利落,毫无留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那毅然决然的背影,仿佛在诉说着他对自由、超脱生活的执着追求。

2.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颔联中,李隆基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岂不惜贤达”,短短五字,将他对贺知章这位贤达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表露无遗。贺知章在朝堂上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深受众人敬重,他的离开无疑是朝廷的一大损失,李隆基怎能不心生不舍。然而,“其如高尚心”笔锋一转,虽然不舍,但李隆基更尊重贺知章内心的高尚追求。他明白,贺知章的归隐并非一时冲动,也不是外界逼迫,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我本真的坚守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这种对他人志向的尊重,彰显出李隆基作为君主的宽广胸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让这份送别之情多了一份理性与温情。

3.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颈联将视角转向贺知章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寰中得秘要”,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贺知章在世俗的纷繁中已领悟了道家的真谛,那些深奥的道家思想,在他心中已融会贯通。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阅历的沉淀,使他拥有了超凡的智慧和豁达的心境。“方外散幽襟”,归隐之后,贺知章摆脱了官场的束缚,置身于世俗之外,能够尽情地抒发内心深处的幽情。他可以漫步山林,聆听鸟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可以与清风明月为伴,与山川草木对话,让心灵在自由的天地间得到舒展和升华。这两句诗,展现出贺知章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也让读者感受到道家思想对他的深远影响。

4.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尾联描绘了一幅庄重而深情的送别场景。“独有青门饯”,李隆基特意命群臣在青门设宴为贺知章送行。青门,在古代长安东南门,是人们送别远行之人的重要地点,在这里设宴,更增添了离别的氛围。“独有”二字,强调了此次送别的特殊意义,彰显出贺知章在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群僚怅别深”,朝中的同僚们也都沉浸在深深的离别之痛中,他们与贺知章共事多年,彼此之间情谊深厚,如今他的离去,让大家感到无比惆怅。这一送别场景,不仅体现了李隆基对贺知章的尊重和眷恋,也从侧面反映出贺知章在朝中极高的人望和影响力,他的人格魅力和才华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

整体赏析

1.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以送别贺知章归乡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既有对贺知章高尚品德和超凡才华的赞美,将他视为贤达的楷模;又有对他归隐选择的理解和尊重,展现出对归隐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贺知章的深厚情谊以及群臣的不舍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的交织,使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温情暖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情感温度和文化氛围。

2. 艺术手法:

诗中意象和典故运用精妙,如“抽簪”形象地代表辞官归隐,“青门”巧妙地营造出送别氛围,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诗人还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先表达对贺知章离去的惋惜,再转而尊重他的选择,情感跌宕起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此外,通过对贺知章归隐前后状态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对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3. 语言风格:

语言简洁明快,却不失典雅。用词精准凝练,如“遗荣”“抽簪”“散幽襟”等词汇,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贺知章的形象和心境;诗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音乐美感。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思想的高度,符合唐诗简洁而深刻、含蓄而优美的风格特点,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4. 历史背景:

在天宝三年,唐朝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人们对精神追求日益重视。贺知章的归隐以及李隆基的送别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达之人的敬重,也体现了道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李隆基对道教的推崇,使得贺知章的归隐之举更具文化象征意义,成为那个时代精神追求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也因此成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学资料,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送贺知章归四明》是一首充满敬意、深情与文化内涵的诗作。它穿越千年的时光,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贤达之间的惺惺相惜,领略到了道家思想对文人精神世界的滋养,也体悟到了离别之际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首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深入探究 。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