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绍英听闻醇亲王载沣这番细致入微的讲述,原本紧绷的神情渐渐舒缓。
马佳绍英再次俯首,身子弯得更低,语气中满是钦佩与恭顺的说。
“王爷思虑如此周全,还不辞辛劳亲赴上海调查,奴才实在是惭愧,竟还心存疑虑。既然殿下已查明一切,那与上海荣氏兄弟合作必然是万无一失。”
说罢,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内务府调度资金一事,皇太后与王爷放心,奴才这就去着手安排。”
“奴才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五十万两白银取出,绝不让王爷和皇室在这件事上有丝毫耽搁。”
隆裕皇太后听闻如此便说了句“起来回话。”
说罢,马佳绍英微微站直起身子,准备随时领命而去,袖中的双手也停止了颤抖,已然恢复了几分干练。
凌霄(溥仪)一边将那精巧的相机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摆弄,镜头在光线的折射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一边听着醇亲王、皇太后与内务府大臣的交谈。
相机冰冷的金属质感让凌霄的指尖微微发寒,却也难掩凌霄对这新奇玩意儿的喜爱。
当听到内务府大臣同意支取银两后,凌霄抬起头,眼神从相机上移开,望向众人,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
“对了,之前吩咐内务府寻找西洋医生一事,如今进展如何了?可寻到合适的人选?”
“朕还等着西洋医生来为宫里的宫女,太监瞧瞧那顽固的病症呢,做一番对比实验,看一看效果呢?看是否能进一步引进宫廷为后宫中的各位主子看病”
说罢,凌霄轻轻转动着相机的旋钮,发出细微的“咔咔”声 ,目光带着一丝探究,看向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
马佳绍英闻言,立刻恭敬地向前方的凌霄望去,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谦卑的笑意,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回应道。
“回陛下的话,奴才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幸不辱命,已经联系上一位英国的西洋医生,对方同意入宫看诊,不日便会安排医生进宫。”
马佳绍英顿了顿,偷偷抬眼观察了下凌霄的神色,见并无不满,才继续说道。
“不过,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医术各有所长,奴才想着多寻些各国医生,相互印证,也好更全面地诊治。”
“所以眼下还在积极联络法国、德国等地的医生,多方试探,争取尽快找到更多合适的人选,为紫禁城内的诸多病症现象提供更周全的治疗方案。”
说完,马佳绍英再次欠身行礼,静候凌霄的指示。
凌霄(溥仪)轻轻点了点头,脸上神色温和,摆了摆手道。
“嗯,知道了,爱卿办事倒也妥当。此事便按爱卿说的稳步推进,不必操之过急,朕要的是万无一失。”
说着,凌霄将手中的相机轻轻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又接着道。
“这西洋医术虽新,但也得谨慎对待,等英国医生来了,先仔细观察英国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后续再看其他国家医生的情况,务必为这些疑难杂症寻得最佳的医治之法 。”
言罢,凌霄抬眸看向马佳绍英,眼神里带着几分期许。
凌霄话音落下,目光自马佳绍英身上移开,缓缓看向隆裕皇太后。
隆裕皇太后正端坐着,神色慈祥,目光中满是对凌霄(溥仪)的关切与赞许。
凌霄微微欠身,轻声说道:“皇额娘,儿臣想着,待西洋医生来了,还得请您多多留意。您阅历丰富,有您把关,儿臣心里才踏实。”
凌霄的意思便是有隆裕皇太后亲自把关,若是太医院的太医以及满蒙巫萨祭司联合污蔑抵制西医,也能让他们稍微警醒,不至于太过放肆。
而后,凌霄又将视线转向醇亲王载沣,眼中带着几分敬重与信赖。
“醇亲王,此次联络西洋医生一事,内务府事务繁杂,恐有疏漏之处。还望您闲暇时多帮衬着提点一二,有您在旁助力,此事定能顺遂。”
说罢,凌霄坐直身子,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等待着醇亲王与皇太后的回应。
隆裕皇太后轻轻抬手,理了理鬓边的发丝,仪态端庄地看向醇亲王载沣,缓缓开口。
“醇亲王,此次引荐西洋医生入宫,皆是皇帝的想法。在你南下上海考察的这段时日,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便依着旨意,派人去打听尝试了一番,听闻那西洋医术确实有些独到之处,也颇有成效。”
隆裕皇太后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如今太医院虽人才济济,可面对诸多病症,依旧难以有效医治。”
“哀家思来想去,觉着引进西医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或许能为皇室的医术添些新的思路,给病患者多些生机。”
“醇亲王你见多识广,对这事儿可有什么看法?” 说罢,隆裕皇太后静静地注视着醇亲王,眼神中满是询问之意 。
醇亲王载沣微微欠身,神色恭敬而郑重,声音沉稳有力地回应道:“既然是皇帝的想法,又蒙皇太后恩准,且内务府调查得这般详实有理,足见此事可行。”
“太医们医术精湛,却也会遇到棘手病症,西洋医术既然卓有成效,引入宫中,于情于理皆为妥当。”
醇亲王载沣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接着说道:“宫中各位主子的安康至关重要,西洋医术或许能成为有力补充。”
“本王定当全力协助,让此事顺利推行,为宫中众位主子的康健保驾护航。”说罢,醇亲王挺直脊背,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忠诚,静候着皇太后与皇帝的指示。
隆裕太后微微颔首,向醇亲王投去肯定的目光,随后将视线转向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神色柔和却又不失威严,缓缓说道。
“马佳绍英,此次支用的五十万两白银,已是内务府所能承受的极限。”
“至于剩余资金的筹集,皇帝与哀家已经同醇亲王商议,决定重新清理皇庄、确定产权。这桩事务千头万绪,还需爱卿你全力配合。”
隆裕皇太后稍作停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许:“此外,如今局势不同以往,诸多事宜需与民国政府打交道。内务府与民国政府联系一事,也得劳烦爱卿多多费心,务必妥善处理,万不可出任何差错。”
“此事关系重大,哀家与皇帝都盼着能顺利推进,爱卿可明白?”言罢,隆裕皇太后静静地注视着马佳绍英,等待他的答复。
马佳绍英听闻皇太后所言,心中一凛,脸上却不动声色。
马佳绍英微微垂首,暗自思忖,如今皇室势微,财政收入锐减,清理皇庄虽说艰难,倒确实是开辟财源的一条路子。
一想到那些皇庄,马佳绍英心里就一阵无奈。
皇庄里的烂账堆积如山,底下管事肆意妄为,贪污腐败之事屡见不鲜,甚至草菅人命。
马佳绍英早就有所耳闻,却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皇太后提及,想必是下了决心整顿。
马佳绍英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脸上堆满恭顺的笑意,朗声道:“皇太后圣明,奴才定当全力以赴。清理皇庄,重新确定产权,实乃当下之急。”
“奴才定将竭尽全力,配合王爷,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至于联系民国政府,奴才也会万分谨慎,绝不辜负太后与皇上的信任。”
嘴上说着,马佳绍英心里却暗暗发愁,知道这任务艰巨,可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隆裕太后听着马佳绍英这番恳切的回应,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情,轻轻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隆裕皇太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放下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柔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马佳绍英,你能如此尽心尽力,哀家很是欣慰。有爱卿全力配合,这清理皇庄之事,哀家与皇帝也能安心几分。”
稍作停顿,隆裕皇太后目光坚定,看向马佳绍英,郑重说道。
“此外,哀家还有一道人事任命要交给内务府去办。爱卿以内务府名义发出一道诏书,任命郑孝胥为内务府广储司郎中。”
“郑孝胥此人,学识渊博,办事也有章法,哀家相信他能胜任此职,为内务府广储司带来新气象,爱卿务必将此事办好。”
说完,隆裕皇太后靠向椅背,静静地看着马佳绍英,等待回应。
马佳绍英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扑通一声跪地,额头轻叩地面,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惶恐。
“皇太后恕罪,奴才斗胆进言。郑孝胥虽是才学出众,可他毕竟是汉人呐。内务府自建立以来,从无任命汉人做官的先例。”
“祖宗规制传承至今,贸然打破,奴才实在担心会引发诸多议论,动摇内务府根基,还望太后三思啊。”
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双手伏地,大气都不敢出,心中暗自叫苦,生怕自己这番话触怒了皇太后。
醇亲王载沣微微皱眉,向前走了一步,目光落在跪地的马佳绍英身上,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几分恳切。
“起来说话吧,绍英。你所顾虑的,本王也明白,祖宗规制不可轻废,可如今时移世易,大清局势艰难,正是用人之际。”
醇亲王载沣微微顿了顿,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踱步:“郑孝胥虽是汉人,却对大清皇室忠心耿耿。”
“民国政府多次招揽,郑孝胥都断然拒绝,一心以大清遗老自居。此人学识渊博,精通时务,若能为我皇室所用,定能对内务府的事务大有裨益。”
醇亲王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隆裕太后,眼中满是坚定:“皇太后,如今大清已不复往昔,再拘泥于旧例,恐怕难以应对这复杂的局势。”
“为今之计,唯有广纳贤才,才能为皇室谋得一线生机。任用郑孝胥,并无不可啊。”
说罢,醇亲王载沣又看向马佳绍英,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希望他能理解这番苦心 。
醇亲王载沣的目光从马佳绍英身上移开,又缓缓扫视众人一圈,加重了语气继续道。
“此次不过是任命郑孝胥为广储司郎中,所涉事务也多是些繁杂的物资调度与管理。”
“况且,往后若有需与外界周旋之事,郑孝胥身为汉人,行事会更加便利,能以中间人身份替皇室妥善处理。”
醇亲王载沣微微侧身,面向隆裕太后行了一礼,而后目光炯炯地看向马佳绍英,言辞中满是信赖。
“绍英,你在内务府多年,办事妥帖,忠心可鉴。有你在旁看管,郑孝胥翻不出什么风浪。”
“本王与太后对爱卿放心得很,如此安排,既能用其所长,又能确保皇室安稳,岂不是一举两得?”
说罢,醇亲王微微扬起下巴,神色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等待着马佳绍英的再度回应 。
马佳绍英跪在地上,听着醇亲王这番话,心中暗自思量。
皇太后执意任命郑孝胥,起初马佳绍英只觉怪异,此刻却恍然,这恐怕是太后清查内务府的一步棋。
广储司掌管着皇家的银库、皮库、瓷库等,财物往来频繁,难免有猫腻,郑孝胥这一外来者,或许真能搅一搅其中的浑水。
可转念间,马佳绍英又偷瞧一眼皇太后与醇亲王,见二人眼中满是信任,想来他们看重自己的忠诚与能力,让郑孝胥入职,并非要拿自己开刀。
念及此处,马佳绍英心中大石落地,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松懈。
马佳绍英重重叩首,朗声道:“王爷所言极是,奴才糊涂了。既然王爷与皇太后如此信任奴才,又这般周全考虑,这任命郑孝胥一事,奴才绝无二话,定当全力协助,让他在广储司各司其职,不负王爷与太后的厚望!”
说罢,马佳绍英挺直起身子,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干练与恭顺。
隆裕太后微微颔首,神色温和却不失威严,缓缓开口:“既然如此,马佳绍英,你先下去准备吧。这任命诏书需得尽快拟好发出,切不可耽搁。”
“清理皇庄和联系民国政府的事,也得抓紧推进,有任何进展,都要及时向哀家与皇帝禀报。”
说完,隆裕皇太后轻轻挥了挥手,示意马佳绍英退下,眼神中透露出对后续事务的关切与期待 。
醇亲王闻言,上前一步,恭敬地向隆裕太后行了一礼,动作沉稳而庄重。
醇亲王直起身子,脸上带着几分干练与果决,朗声道:“太后,如您所说,诸事皆已敲定章程,后续事宜绍英自会妥善安排。如今皇室尚有一些事务亟待本王处理,本王这就告退了。”
言罢,醇亲王载沣又微微侧身,向着皇帝所在的方向欠了欠身,以示敬意,随后才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不疾不徐地朝殿外走去,身姿挺拔,尽显亲王的气度 。
凌霄看着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与醇亲王先后恭恭敬敬地退下,背影消失在养心殿的门槛外,转头与皇太后对视一眼,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殿内,给这略显沉闷的空间添了几分明亮。
凌霄轻轻舒了口气,说道:“皇额娘,今日诸事商议妥当,往后的路,总归是有了方向。”声音里满是如释重负后的轻快。
隆裕皇太后微微点头,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欣慰,她抬手轻轻拍了拍凌霄的手背,柔声道。
“是啊,皇帝。你能有这番筹谋,哀家很是宽慰。有醇亲王和马佳绍英尽心辅佐,咱们且看着这些事儿一步步成了。”
隆裕皇太后的眼神里,既有对过往艰难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笑意盈盈,满是慈爱。
隆裕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柔和地望向殿外,像是透过那层层宫墙,看到了遥远的过去与未来。
隆裕皇太后缓缓转头看向凌霄,眼中泛起一层淡淡的泪光,却又被那欣慰的笑意掩盖。
“皇帝啊,自先帝离去,这皇室的重担便落在了你我母子二人肩头,这些年的艰难,想必你我都深有体会。”
隆裕皇太后抬手轻轻抚上凌霄的脸颊,动作轻柔,满是眷恋,“如今,有了这些安排,能一步步推进下去,哀家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
隆裕皇太后微微仰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又满含坚定。
“往后,哀家便是去了,也有脸面去面见列祖列宗、先帝了。哀家拼尽一切,不过是想为皇室,为皇帝你的未来,谋划一个好的前程退路。只盼着这些举措能顺遂,让皇室安稳,皇帝你也能一生无忧 。”
凌霄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敬重与感激,声音诚挚而温和。
“皇额娘,若无您全力支持,殚精竭虑,哪有如今这番局面。朕近日特意查阅了西方各国君主退位时的诸多文书,那些君主的结局,或流亡海外,或凄惨离世,相较之下,咱们大清皇室能得此安稳,实在是幸运至极。”
凌霄轻轻握住皇太后的手,继续说道:
“这一切,全仰仗皇额娘您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您在这艰难时局中,为皇室撑起一片天,费心费力地谋划每一步。”
“朕定当不负皇额娘您的期许,与您一同守护好这皇室最后的根基 ,往后的日子,还望皇额娘能多多提点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