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收拾?”王铭章更糊涂了,“谁啊?”
这荒山野岭的,除了他们122师,还能有谁?
朱豪用拐杖指了指北面连绵起伏的山峦。
“你去找个机灵点的,去一趟西边。”
“找到八路新一团的李团长,给他带个话。”
“就说,我朱豪送了他一份大礼,七百多个无处可逃的小鬼子,钻进了北面的大山里。”
“请他笑纳。”
“新一团?李团长?”王铭章瞪大了眼睛。
他不明白,师座居然要把这块到嘴的肥肉,让给八路?
而且听师座的口气,似乎跟那个什么李团长还挺熟?
“师座,这……”王铭章还是有些不理解,“咱们自己费了这么大劲打下来的……”
“为什么不自己去收拾了?让八路捡这个便宜?”
在他朴素的观念里,谁打的胜仗,战利品和功劳自然就归谁。
把歼灭残敌的机会让给别人,这算怎么回事?
朱豪看着王铭章不解的样子,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
“子亮啊,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
“你觉得,这七百多个鬼子,是那么好收拾的吗?”
“他们钻进了山里,人生地不熟,补给断绝,确实是穷途末路。”
“但狗急了还跳墙呢!把他们逼急了,跟我们玩命,我们就算能赢,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朱豪指了指周围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兵。
“122师是你的部队,你觉得你的122师擅长打山林战吗?”
“钻到山沟沟里去跟鬼子捉迷藏,打游击,那是拿我们的短处去碰敌人的长处!”
“你信不信,真要追进山里,我们伤亡至少得再添几百号人?”
王铭章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师座说的是实话。
川军虽然悍不畏死,但在山地作战方面,确实经验不足。
尤其是在这种地形复杂、林深草密的陌生环境里,贸然追进去,风险太大。
“那……那八路就行?”王铭章还是有点转不过弯。
“呵呵,”朱豪笑了笑:“你可别小看八路。”
“游击战,山林战,就是八路的拿手好戏!”
“尤其是那个李团长,打仗鬼精鬼精的人物,最擅长干这种活。”
“把这七百多个鬼子交给他们,是专业对口,人尽其才。”
“他们能用最小的代价,把这些鬼子全给收拾干净了。”
“而我们呢?”朱豪环视着乏驴岭阵地,“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守住乏驴岭,控制住井陉的西大门,这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不能为了追剿一股残敌,而把主力部队陷在山里,更不能付出不必要的伤亡。”
听完朱豪的解释,王铭章如同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了师座的深意。
师座考虑的,不仅仅是一场战斗的胜负,而是整个战局的利弊,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把残敌交给更擅长山地作战的八路军,既能消灭敌人,又能保存自己的实力,还能顺便送个人情。
一举三得!
“师座英明!”王铭章由衷地敬佩道,挺直了胸膛,“我明白了!”
“这就派人去联系新一团!”
“嗯,去吧。”朱豪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北方那片墨绿色的群山。
山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
他知道,把这七百多鬼子交给李云龙,那家伙肯定乐开了花。
而他朱豪,则需要尽快巩固乏驴岭的防线,准备迎接日军可能的反扑。
……
娘子关,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前线战事胶着,日军攻势凶猛,阵地几度易手,伤亡数字触目惊心。
参谋们行色匆匆,电话铃声和电报机的滴答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焦虑的味道。
黄季宽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目光死死盯着代表日军兵锋的红色箭头。
那些箭头,像一把把尖刀,深深刺入华北的腹地,也刺痛着他的心。
乏驴岭,那个位于娘子关侧翼的战略要点,几天前刚刚失守,像一根钉子楔在他的防线上,让他如鲠在喉。
“报告副总司令!”一名通讯参谋拿着一份刚译好的电报,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黄百川头也没回,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念。”
“战区急电!”通讯参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今日凌晨,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于乏驴岭地区,重创日军松本联队大部!”
“现已完全光复乏驴岭阵地!”
“什么?!”黄季宽猛地转过身,一把夺过电报,眼睛瞪得溜圆。
他逐字逐句地看着电报上的内容,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乏驴岭……光复了?”他喃喃自语,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全歼松本联队大部?一二二师?川军?”
指挥部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黄绍竑和他手中的电报上。
落针可闻。
“总座……这……这是真的吗?”一名高级参谋凑了过来,声音也有些发颤。
“乏驴岭那么重要的阵地,松本联队的战斗力我们是清楚的……川军……他们怎么可能……”
黄季宽没有回答,他再次仔细看了一遍电报,确认发报单位和加密无误。
是战区长官部直接转发的电报,来源可靠!
“哈哈哈……”黄绍竑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惊喜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好!好啊!打得好!”
他用力一拍桌子:“这个一二二师!真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想起之前对川军的固有印象,那些装备破旧、军纪散漫的传闻……
尽管川军之中出了一个朱豪,打出了漂亮的水峪口之战。
但所有人都认为,川军之中,可能只会有一个朱豪,很难再有第二个了。
朱豪只能代表他的91军,代表不了川军。
而事实上,从第41军投入战斗之后到现在,他们的表现,也确实是符合黄季宽对川军的刻板印象。
打确实是挺敢打的,但战斗力拉也是真的拉。
只能说,精神可嘉。
可是现在,再看看这封电报!
重创松本联队大部!光复乏驴岭!
这简直是……奇迹!
“快!立刻给我接通一二二师的电台!”黄季宽激动地命令道。
“我要亲自问问!问问这个122师的师长,他是怎么打的!”
“还有!立刻把这个消息通报前线各部队!鼓舞士气!”
“是!”通讯参谋兴奋地敬礼,转身跑了出去。
指挥部里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腾和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