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闻听此言,惊得双目圆睁,手中拂尘险些坠地,仿若白日撞见鬼魅一般,颤声道:“人死焉能复生?难不成他竟会起死回生之术?”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忙令哪吒速速前去探看究竟。
哪吒领命,疾步如飞,转瞬便至大门前,高声喝道:“二哥,你不是已然战死沙场了吗?缘何此刻竟现身于此?”
杨戬嘴角噙笑,朗声道:“哪吒兄弟,你这是说的什么糊涂话?你我皆是道门高徒,会些变化之术又何足为奇。莫要再耽搁,快快开门,我有要事需禀报师叔。”
哪吒闻言,即刻命人开启大门,杨戬阔步迈入,与哪吒并肩站于殿前。姜子牙定睛细瞧,满脸皆是惊疑之色,再次问道:“清晨方听闻你阵亡于沙场上,为何此刻竟毫发无损地归来?想必是身怀奇术,能够起死回生!”
杨戬不慌不忙,将魔礼寿驱使花狐貂潜入城中,妄图谋害武王与师叔一事,一五一十娓娓道来,继而又道:“弟子在那孽障腹中听得真真切切,方才施展手段,将花狐貂毙于腹中,特来报知师叔知晓。”
姜子牙听罢,顿时喜笑颜开,抚掌赞道:“哈哈哈,吾有如此道术精深之贤侄,又何惧那魔家四将!”
杨戬躬身行礼,恭敬道:“弟子如今还需赶回敌营。”
哪吒在旁赶忙阻拦,急道:“二哥,你怎能再去?深入虎穴,太过凶险了。”
杨戬微微一笑,眼眸之中透着自信之光,仿若乾坤尽在掌控,悠然道:“家师秘授八九玄功,能随心变化,神妙莫测,兄弟不必担忧。”
姜子牙闻听此言,兴致顿起,忙道:“你既有此等奇术,不妨展露一二,也好让我等心安。”
杨戬闻言,身形一晃,刹那间化作一只花狐貂,在地上欢蹦乱跳,那动作神态与真貂相较,竟毫无二致。哪吒在旁瞧得真切,喜不自禁,拍手笑道:“哈哈,二哥这变化之术愈发精妙了,当真了得!”
杨戬复又变回人形,言道:“哪吒兄弟,想你下山之前,只顾勤练武艺,想必那降魔真经还未曾小成吧。弟子去也!”言罢,转身欲行。
哪吒闻言,脸上微微一红,赧然道:“我这不是想着,凭我这身武艺便够用了,谁晓得此处个个都会法术,真是气煞我也。不过,二哥教训的是,小弟先前确有懈怠,往后定当勤勉,不负二哥期许。”
姜子牙见状,连忙唤道:“杨戬,且慢!你身负大神通,不如将魔家四将的宝贝取来,令他们束手无策,无法得逞。”
杨戬领命,当即飞身出城,悄无声地落在魔家四将营帐之上。彼时,魔礼寿正迷迷糊糊,听得宝贝归来声响,下意识地伸手接住,随意瞧了一眼,见花狐貂并未吃人归来,也未多想,便又睡去。将近四鼓时分,魔家四兄弟酒意上头,一同进帐歇息,不多时便沉沉睡去,鼻息如雷,不省人事。
杨戬趁此时机,从豹皮囊中悄然跃出,只见魔家四将营帐之上摆放着四件宝贝,杨戬伸手轻轻一端,只听“哗啦”一声,竟将放置宝贝的架子端塌,慌乱之中,杨戬只来得及抓住一把伞,另外三件宝贝掉落地上,发出清脆声响。
魔礼红在梦中似有所觉,恍惚听闻响声,猛然惊醒,睡眼惺忪地起身查看:“呀!怎的挂宝贝的钩子塌了,东西掉了下来!”
他此时醉意未消,眼神迷离,也未仔细查看,便随手将宝贝重新挂好,而后又倒头睡去。
杨戬见此情形,不敢耽搁,带着混元珍珠伞,施展神通,飞速返回西岐城,来见姜子牙,将那混元珍珠伞双手奉上。金木二吒、哪吒听闻动静,纷纷围拢过来,一同观赏这稀世珍宝。
哪吒一把接过混元珍珠伞,仔细端详,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然之色,说道:“有了这宝贝,看那魔家四将还如何张狂。哼,他们今日这般张狂,待明日我哪吒定要与他们好好较量一番,让他们知道我等的厉害!”
杨戬稍作歇息,又再度潜入魔家四将营中,藏身于豹皮囊内,伺机而动。此夜,西岐城中,众人怀揣希望,只待明日破晓,再与魔家四将一决高下。
且说次日清晨,中军帐内鼓角齐鸣,魔家四兄弟起身,各自去取宝贝。魔礼红伸手一取,往常放置混元珍珠伞之处竟是空空如也,顿时大惊失色,高声叫嚷:“哎呀!我的混元珍珠伞怎的不见了!”
他急得团团乱转,揪住巡内营将校怒问。众将校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摆手:“将军,咱们这内营防守严密,莫说是人,便是一丝红尘都飞不进来,哪会有奸细潜入啊!”
魔礼红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我全凭此宝方能立下大功,如今一朝丢失,这可如何是好啊!”
魔家四将遭此重创,士气低落,个个郁郁寡欢,哪还有心思料理军情。
且说青峰山紫阳洞中的清虚道德真君,这日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便唤白云童子:“去,将你师兄请来。”
白云童子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引着黄天化来到碧游床前。黄天化见了师父,当即倒身下拜:“师父,唤弟子前来,有何差遣?”
真君神色凝重,道:“徒儿,你且打点行囊,准备下山。你父子二人命中当为周主立下汗马功劳,随我来。”
黄天化依言跟随师父来到桃园之中,真君取出两柄锤递与他。黄天化接过,略一打量,便知用法,当下舞动起来,虎虎生风,精熟非常。
真君又牵过玉麒麟,语重心长道:“徒儿,为师将这玉麒麟赐予你为坐骑,还有这火龙标,你一并带上。下山之后,切不可忘本,务必恪守道德。”
黄天化跪地叩首,恭声道:“弟子谨遵师命,绝不敢忘!”
拜别师父后,黄天化出得洞来,翻身跨上玉麒麟,轻轻一拍麒麟角,那麒麟四蹄生风,发出阵阵风云呼啸之声。此兽原是道德真君闲暇时游历三山五岳的坐骑,脚力非凡。黄天化驾驭麒麟,须臾间便来到西岐,落下麒麟后,直奔相府,令门官通禀:“启禀丞相,有一道童求见。”
子牙闻报,欣然道:“有请。”
黄天化步入大殿,俯身下拜,口中称道:“师叔,弟子黄天化奉师命下山,特来听候差遣。”
子牙目光温和,问道:“你出自哪座仙山?”
黄飞虎在旁,赶忙上前解释:“丞相,此童乃是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门下高徒黄天化,正是末将的长子。”
子牙面露喜色,连连点头:“将军有子出家修道,如今学成归来,实乃幸事!”
黄天化与父亲黄飞虎久别重逢,自是一番感慨,父子二人携手回府,摆酒设宴,畅叙亲情。黄天化在山中久食斋饭,今日下山回到王府,入乡随俗,挽起双抓髻,换上王服,头戴束发冠,勒着金抹额,身披大红服,内贯金锁甲,腰束玉带。次日清晨,黄天化整装束带,上殿来见子牙。
子牙见黄天化这番装扮,微微皱眉,说道:“黄天化,你本是道门中人,为什么一夜之间改换服饰?我虽身居相位,却也不敢忘却昆仑教诲。你昨日刚下山,今日便换了装束,还不快快将丝绦系上。”
黄天化不敢违拗,连忙领命系好丝绦,解释道:“弟子此次下山,意在击退魔家四将,故而着此家装束,方便行事。但弟子绝不敢忘本!”
子牙微微颔首:“魔家四将惯用左道之术,你千万要小心提防。”
黄天化神色坚定,拱手道:“师命在上,弟子心中有数,何惧之有!”
子牙见他信心满满,便应允他出战。黄天化大步出殿,跨上玉麒麟,手提两柄锤,命人打开城门,直奔辕门而去,高声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