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依目前的情形来看,我们原本 制定的 剿灭山贼的计划不得不有所改变了。”
花荣目光坚定,神色镇定地说道,
“麻烦二叔,您立刻招来胜叔和利叔,让他们速速集结好人马并配备好我花家库房里精良的兵器铠甲。
我们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这群山贼刚刚打了这一场大胜仗,今晚必定会得意忘形,大肆吃喝庆祝。
在这种时候,他们必然是最为放松警惕的,我们正好能够趁其不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运气好,还能一举将这伙为非作歹的山贼彻底剿灭。”
“好,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花勇便转过身,迈着大步流星的步伐急匆匆地离开了大厅。
花荣也快步回到自己的房间,叫来小厮来福帮忙给自己披挂整齐。
还没等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花勇便神色匆匆地进来禀报道:
“荣哥儿,一切都已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妥当。
兄弟们个个精神抖擞,兵器也都磨砺锋利,只等您一声令下,咱们就可以立刻出发剿匪!”
花荣迅速穿戴整齐后,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稳步来到演武场。
只见两都士兵皆如一棵棵苍劲挺拔的松树般笔直地站立在自己面前,个个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看着这群高大威武、英姿飒爽的士兵,花荣面色沉凝如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威严,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
“兄弟们,就在今天,就在我们的辖区之内,有一股猖獗的山贼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公然劫掠了一队过往的商贾。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丧心病狂到了极点!
我现在就问你们,愿不愿意同我一起前去,宰了这群无法无天的毛贼?
为那些无辜受害的百姓和商人讨回公道!”
台下一百多名身强体壮的士兵在花胜和花利两位都头的带领下,群情激昂,齐声高喊:
“我们愿意,杀贼,杀贼,杀贼,杀,杀,杀……”
这声音犹如阵阵惊雷,滚滚而来,响彻了整个演武场。
那磅礴的气势,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仿佛连大地都为之震颤。
“好,不愧是我花荣带的兵。
今日,我们要以正义之师,雷霆之势,将这群为非作歹的山贼一举歼灭,还百姓一个朗朗太平!”
花荣慷慨激昂地说道,“现在听我命令:‘各都士兵换下一切与清风寨士兵有关的盔甲武器。’”
花荣见众人面露不解之色,目光中充满疑惑,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花胜和花利看了看。
二人瞬间心领神会,默契地对各自手下的士兵递了个眼神。
大家很快便动作利落地摘除自己身上与清风寨士兵相关的盔甲武器,紧接着重新换上花家自己特制的盔甲武器。
一时间,众人整装待发,士气高昂。
接着,花荣又猛地大声命令道:“花利。”
只见花利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步挺身而出,双手抱拳,一脸恭敬地拱手道:
“属下在!”
“你速速从队伍中挑选出一队身手敏捷、动作灵活的兄弟,骑马先行去侦探清风山山贼的具体情况。
此去务必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打草惊蛇,一有任何风吹草动的情况,必须随时向我汇报。”
花荣目光炯炯,神色严肃,大声有条不紊地安排道。
“是!”
花利抱拳高声答道,随后转身便去挑选人手执行任务。
“花胜,”
花荣神情严肃,目光紧紧盯着他,语气郑重地吩咐道,
“你稍后带领剩下的弟兄向清风山进发。
沿途要多安排机灵点的兄弟去接应花利他们,且务必要做到不被山贼察觉。
队伍行进期间,必须要严格做到马衔枚,人衔草,不能发出哪怕一丁点的声响。
我们此次行动必须出其不意,才能确保成功。”
花胜神情坚毅,抱拳大声应道:“遵命!”
花荣大手一挥,高声向队伍喊道:“现在出发!”
顿时,各队士兵在各自队官的指挥带领下,迅速而有序地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一般。
这一百多人的队伍宛如一个整体,寂静无声。
没有一丝一毫的说话声传出,就连呼吸都似乎被刻意压制着。
唯有那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脚步声隐隐传来,仿佛是大地在轻微地喘息。
士兵们的眼神坚定,身姿矫健,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执行着任务,向着目标坚定地迈进。
在队伍的后方,“险道神”郁保四那与众不同的身影显得格外不伦不类。
只因他身材高大异常,远超众人,一时间着实寻觅不到合身的战甲,无奈之中,他只得把两件战甲一前一后勉勉强强地捆绑于自己那极为高大的躯体之上。
远远观之,战甲在他身上显得既局促又滑稽。
再瞧他的双手,还牢牢地握着两把不知从何而来的沉重的劈柴大斧头,斧刃在火把的映照下闪耀着凛冽的寒芒。
就因这两把斧头外形各异,使得他原本威风凛凛的模样略显搞笑滑稽。
然而,他还是凭借着自身的高大身材,让人倘若不仔细端详,还真会误以为是天上威风赫赫的巨灵神降临人间,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花荣在整顿队伍之时,不经意间转头看了看身处队伍后方的郁保四,目光中带着温和与鼓励,向他微微点头示意。
郁保四见花荣朝自己示意,顿时咧开嘴傻呵呵地笑着回应,那笑容透着一股憨厚劲儿。
可谁知这一幕突然被他那队的队正瞧见,队正眉头紧皱,双目圆瞪,狠狠地盯了郁保四一眼,眼神中满是严厉与警告。
郁保四这才如梦初醒,赶忙伸手捂住嘴巴,脑袋低垂,不敢再发出半点声响。
花荣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暗自觉得好笑。
他心想原着中这郁保四平日里看着五大三粗的样子,想不到在军营里待了一天时间不到,此刻竟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乖巧,着实有趣。
在这漆黑的夜晚行军,所面临的困难一重接着一重。
在这个时代,鲜少有统帅率领士兵在晚间展开战争。
其中的主要缘由涵盖了技术限制、战术限制以及士兵素质等问题。
首先,技术限制乃是夜间战争稀少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这个时代,可控的光源极度稀缺,除非是皓月当空、清辉满地的夜晚,否则于夜间作战时,能见度通常极低。
即便运用火把或火炬来照明,可一旦距离稍远一些,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况且,古代根本不存在夜视装备,指挥作战的方式极为滞后,缺少诸如现代的通讯和定位等之类的设备,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夜间作战的难度。
其次,战术限制同样是夜间战争极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夜战对军队的组织程度和纪律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古代军队在这两个方面普遍表现欠佳,在夜间作战时更容易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
在没有现代照明和通讯工具的状况下,夜间行军和作战的难度超乎想象,极容易出现人员走散或者误伤友军的情况。
最后,士兵素质问题也是致使夜间战争较少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士兵中,普遍存在夜盲症的现象,这是由于维生素 A 来源匮乏,进而导致夜间视力严重不好。
此外,夜间突袭需要极高的隐秘性和协同性,可古代士兵的训练水平和自身素质难以满足这些严苛的要求。
在夜间作战时,双方都难以精准地辨认目标,极易陷入混乱的混战状态之中,甚至有可能引发自相残杀这种令人恐惧的混乱局面。
人马一路行进了约莫一个半时辰之后,花荣勒住缰绳,扭头瞧了瞧后面那略显凌乱的队伍。
只见有的士卒开始步伐拖沓,有的队列出现歪歪斜斜,他眉头微皱,心中暗自叹息道:
“唉,这些士卒的素质实在是有待提高,日后还得多加训练才行啊。”
为了保证士卒们在后续的行程中有充沛的体力,花荣在又行进了半个时辰后,扬起手大声命令道:
“大家赶紧原地休息一刻钟!”
士卒们听闻此令,一个个如蒙大赦,脸上瞬间露出解脱的神情。
他们纷纷就地坐下,再也顾不得形象,身体像是被抽去了筋骨一般瘫软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一些经验丰富的士卒则显得较为从容,他们有条不紊地从行囊中拿出水袋,轻轻地抿着小口,喝着那含有盐分的水,以补充因长时间行军而流失的盐分和水分。
他们凭借多年的军伍经验,深知此刻若是贪凉大口猛灌,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不适,影响后续的行动。
这些有经验的士卒一边喝水,一边观察着周围年轻士卒们的状况,眼中流露出关切和指导之意。
就在众人休息之时,花利也派了一名士兵快马加鞭地回来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