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康年八年,朱雄英开完朝会后,拉着自己皇叔朱旺的儿子朱礼,正在御花园里喝酒。
“老五,最近咋样啊?我听说你最近过的挺滋润啊?你四哥有没有找你麻烦啊?”
听到朱雄英问这话,朱礼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唉,我的哥唉,你可快别说这事儿了。你说我爹当初是咋想的啊?弄死不让我四哥回京奔丧,关键是二娘也同意,结果整的我四哥现在天天写信骂我,前些天回京的时候还抽了我一顿呢。”
朱雄英听着这抱怨的话,笑着开口问道:“哟哟哟,咱们的吴王殿下还能有被揍的一天啊?您不是天下无敌嘛,想想小时候咱们比武,你都把我揍成啥样了?再说了,老四打得过你吗?他天天写信骂你我信,可他打你我不信。”
朱礼带着一脸愁容喝了一口酒之后说道:“唉,雄英哥,咱们能不说这话不?对,你说的没错,我四哥确实是打不赢我,可我不是理亏嘛。亲爹走了,不让人回来奔丧,换谁都理亏啊?要不你给我想想办法?”
“哈哈~”朱雄英笑了两声后说道:“得啦,那是你四哥。当哥哥的抽弟弟,那是天经地义。你别拖我下水,你们的家事儿我可不想掺和。”
举杯和朱礼碰了一下后说道:“对了,我记得俩弟妹好像都要生了吧?”
朱礼点了点头说道:“嗯,御医说就是这段时间。”
朱雄英说道:“嚯哦~自家媳妇都要生了,你还有空和我喝酒?你可真闲啊!”
朱礼双手一摊,然后开口说道:“是我想闲吗?我那是帮不上忙。你是不知道啊,我二娘天天就像防贼一样防着我,我现在就连睡觉都是在睡客房的。而且家里的事儿我也插不上手啊,我那俩姐姐也回来了,我这时候可不想去触霉头。”
听到这话,朱雄英直接打了一哆嗦,然后说道:“那你还是别回去了吧,那俩姑奶奶我也惹不起。”
这时候一旁传来了一个声音。
“你俩倒是挺悠闲啊?”
朱雄英和朱礼连忙起身朝来人行礼道:“见过皇叔,见过爹。”
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朱标笑着摆手道:“行啦,坐吧,别站着啦。”
朱标刚坐下,一旁伺候的太监就连忙给朱标准备了一个杯子,又给朱标倒了一杯酒。
朱标看了看桌子上的一碟花生米和一壶酒,扭头朝朱雄英问道:“雄英啊,我记得咱大明没这么穷吧?你俩一个皇帝,一个吴王,再加上我一个太上皇,咱们三人,喝个酒就一盘花生米?”
听到这话,朱雄英愣了一下,然后才带着一脸苦笑说道:“父皇,您和王叔是越来越像了,连说话的语气都一模一样,损人都不用带脏字。”
朱标当然知道朱雄英口中的王叔是谁,毕竟除了自己大哥朱旺之外,没谁会这样说话。
想到那人,朱标叹了口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然后从怀里掏出两张纸条说道:“老五,这是叔给你孩子取的名字。如果俩个都是带把的,那老大就叫行玺,老二就叫之玺。你婶子说如果都是女儿的话,那大丫头就叫月苇,二丫头就叫星南。”
听到这名字,朱礼带着一脸惊讶的表情说道:“皇叔,这女儿的名字倒不错,可这儿子的名字也太大了吧?行玺和之玺,按照您这意思,我以后要是生六个儿子的话,那还不得把天子六宝给凑齐啊?”
朱标白了朱礼一眼后说道:“咋滴?你不满意啊?你皇奶奶以前就常说一句话,世家公子福运薄,得用贵重之物压着。难不成这天下还有啥比天子六宝更贵重的东西?”
朱礼连忙摆手道:“皇叔,您咋曲解我的意思呢?我是这意思吗?”
朱标随即笑着问道:“那你是啥意思啊?”
朱礼连忙回答道:“皇叔,这名字违制啊!本来朝堂上的大臣对我吴王府就颇有微词,您现在还给我未出世的孩子取这名字,那不是等着我被朝臣们怼嘛。”
朱标笑着说道:“哟~取个名字你就觉得违制了?你吴王府违制的地方多了。兵权,财权,姻亲,你要不算算还有哪样是不违制的?还怕多这一个?再说了,这名字是老子给取的,他们那个不愿意,让他们来找老子。老子朱家给孩子取名字,还轮得着他们来议论?”
朱雄英也在一旁说道:“老五,行啦,不就是个名字嘛,多大个事儿啊。难不成咱们俩之间还用忌讳这些?难不成你不认我这个哥了?”
见朱标父子俩都这样说,朱礼也只得答应,起身朝朱标父子俩行礼道:“那我就谢过皇叔和雄英哥了。”
看着朱礼这样子,朱标扭头朝朱雄英说道:“雄英啊,你看,你王叔当初还真没给老五取错名字,朱礼,朱礼,走到哪里都能行礼,哪怕在家也讲礼数。你见过几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这么彬彬有礼的?”
朱雄英笑着回答道:“回父皇,除了老五之外,我是一个都没见过。要是舅舅他们的话,那不骂人就算他们有礼数了。”
听着两人的打趣,朱礼也是无可奈何。随即端起酒杯说道:“叔,雄英哥,来吧,我陪你们喝一杯。”
三人刚喝没几杯,一小太监就从御花园外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朱礼的贴身太监朴德快连忙上前阻拦,然后呵斥道:“慌慌张张的干啥?不知道规矩是吧?啥事儿啊?跑的这么匆忙?”
那小太监连忙跪在地上回答道:“回大总管,吴王府来人了,说王妃要生了,让吴王赶紧回家。”
听到这话,朴德快连忙问道:“哪一个王妃要生了?”
小太监连忙回答道:“两个王妃都要生了,太医和稳婆已经赶过去了,福安公主命奴婢来请王爷回府。”
朴德快随即连忙扭头朝朱礼所在的方向跑去,来到朱礼身旁说道:“启禀陛下,吴王妃要生了,而且还是正妃和侧妃都要生了。福安公主命人来传话,说让吴王殿下回去。”
朱标一听这话,连忙说道:“那还等啥!还不快走?”
接着扭头朝一旁的太监喊道:“备马!快备马!”
没过一会儿,朱标一行三人就着急忙慌的来到了吴王府,进门之后,朱标连忙朝红鸾问道:“小嫂,现在啥情况?”
红鸾开口说道:“女医官刚刚出来回禀了,说不会有事的,估计再过一会儿孩子就该出来了。”
朱标点了点头。
而朱礼听着屋里传来的呼痛声,则是急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