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上,甘宁率领水军,顺江而下,已经出了江夏郡,进入了扬州境内。
想要到达临湖,至少还要三天时间。
战船上,甘宁看向渐渐升起的朝阳,心中满是担忧。
他娘的,让荆州那帮混蛋,害得老子不得不停下来休整,耽误了老子那么长时间。
也不知道军师那里如何了。
可别还没等老子抵达临湖,就全军覆没了。
不行,老子还得再快些。
一念至此,甘宁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令道:
“告诉后面的船都给老子跟上,老子要加速了。”
随着传令兵用旗语将甘宁的命令传达了下去,水军的船队便将速度提了上来。
同时,远在庐江郡治所舒县内,袁术兵败被杀,汉军大举南下,讨伐庐江的消息被传的满城风雨
庐江太守刘勋,听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派人四处抓捕散布消息之人。
因为此刻,刘勋比任何人都想要知道消息的准确性。
他是袁术任命的庐江太守,世人都认为他是袁术的心腹,是袁术的死忠之臣。
恐怕朝廷也是这么想到的。
所以,朝廷以此为由,处理他这个袁术的小跟班,倒是也很合理。
只是……刘勋心里清楚,他对袁术的忠诚也就那么回事,他是不会强行去为袁术报仇的。
但是,若朝廷真的以这个名义来讨伐他,他也不介意做一次袁术的死忠,跟汉军死磕到底。
毕竟,在这个年头,只有打仗打赢了,才有活下去的资本。
只不过,若那消息是真的,刘勋的心中也是没底。
毕竟,这几年汉军战无不胜的表现已经深入人心。
就在这时,被刘勋认做心腹的刘晔,从外面匆匆赶来。
见到刘勋之后,便对其行礼,语气低沉的道:
“太守,消息核实了,是真的。”
“就在前几天,汉军攻陷了寿春城,将袁术腰斩于市,袁术的家眷尽皆处死。”
“之后,有大批汉军南下,两天前已经进入庐江,如今已经到达临湖。”
刘勋闻言,心下大惊,他的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这汉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他们打进寿春之后,不休整,不搜刮么?
就这么直接奔着我来了?
我有这么罪不可赦么!?
想到这里,刘勋略显惊慌的询问刘晔:
“子扬,那汉军来势汹汹,怕是要置我于死地。”
“眼下,我该如何是好?”
刘晔闻言,心中不断盘算着:
这事情有些不对劲。
按理说,攻城的消耗是巨大的,汉军攻陷寿春,击败袁术,少说也得休整七日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再战。
如今,却连一天都没有休整,就直接南下了你难道汉军感受不到疲惫么?
听闻,此次讨伐袁术的汉军主帅,乃是尚书令郑铮。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应该不会派遣疲惫之师南下才对。
还有最关键的,汉军南下攻打庐江,完全可以直扑舒县。
又为何绕路到襄安和临湖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郑铮会这般行事?
不应该啊!
想到这里,刘晔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或许,汉军南下根本就不是奔着他们来的。
于是,刘晔对刘勋沉声说道:
“太守,我觉得汉军可能不是朝着我们来的。”
“或许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然而,刘晔的话让刘勋感到不可思议,只见其皱着眉头看向刘晔询问道:
“子扬,眼下情况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啊。”
“那汉军已经进入庐江郡,怎么可能不是来讨伐我的。”
“这庐江郡里,难道还有其他势力?”
刘晔听闻,便要对刘勋解释心中的想法。
然而,就在这时,有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在刘勋部将的护送下,来到了刘勋面前,悲痛道:
“太守,汉军袭击了临湖,临湖丢了。”
刘勋闻言,先是愣了片刻,随后看向刘晔质问道:
“现在,你还说汉军不是朝着我来的。”
然而,刘晔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
原因很简单,汉军想要攻打你,直接兵临舒县多好,哪里需要先去打临湖?
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于是,刘晔便再次开口说道:
“太守,这里面怕是有误会……”
只是,刘晔的话还没有说完,刘勋麾下的部将便将其打断。
“误会!?”
“这汉军都把我们人给打了,地盘给抢了。”
“这里面还能有什么误会!”
这时,刘勋接话道:
“先生,我知道你怕了汉军,但也不要自欺欺人了。”
说罢,那刘勋看向他的部将,对其下令道:
“既然汉军不想让我们活,那我们就不坐以待毙了。”
“传令全军,南下夺回临湖,为陛下报仇。”
“这一次,我们就做一次袁术的忠臣。”
“哪怕输了史书上也得说我们是忠臣。”
说罢,便不顾刘晔的劝阻,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与此同时,汉军主力在临湖安营扎寨,等待甘宁的水军到来。
中军帐内,如今只剩下张任和张绣二人。
这二人都是面露愁色,他们愁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这一来,他们不知郑铮等人进展如何。
这二来,他们不知要在临湖等甘宁几天。
这三来,他们在占领临湖之时,不得已与临湖的守军打了一仗。
这一仗,恐怕会把庐江守军主力给招惹来。
他们倒是不怕跟庐江守军再打一场,但他们担心庐江军战斗力不弱,若是双方纠缠在一起之时,曹操和孙策再来掺和一手。
那到时候,他们就撤不掉了。
想到这里,张任和张绣二人对视一眼,心中颇为无奈。
片刻后,张绣开口打破了沉默:
“总这么空想着也不是办法。”
“咱们也总得做些什么吧。”
张任沉思片刻,回应道:
“我想庐江的守军应该会来找我们的麻烦。”
“不如我带人向着舒县方向探查一番,看看有没有适合设伏的地界。”
“埋伏在那里,先打他一场,消灭一些敌军,为大军缓解压力。”
张绣闻言,深以为意,于是便点头回应道:
“这倒是个好办法。”
“这事,就让我带人去吧。”
“你留下来指挥大军,加强防御,在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
“若是甘宁的水军来了,大军还得靠你指挥上船。”
“我未坐过船只,对水军战船之事不甚了解,若是我来指挥,怕是要出乱子。”
张任闻言,点头回应:
“好,那就这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