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院子的布局,沈婉倒是十分的满意。
只是想着这里以前闹鬼,她心中总觉得有些发怵。
可一想到,小家伙是用五十两拿下了,这才没有发作。
毕竟在延安府,即便是鬼屋,五十两也买不下这么大一个院子。
算了,既然小家伙说已经解决了,那姑且信他。
“还不错,我就住这间屋子了?”沈婉指着侧房的一个房间,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张觉民看着自己实验室被选了,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也行吧,书房不要了,反正自己也不读书。
“行,我已经让人去准备日常用品去了,随时可以住下。”
沈婉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了,既然这里已经修缮好了,那我明日便去把你爹娘还有灵儿丫头接过来。”
这么急吗?
张觉民倒是有些不适应了。
“想来,大姐要是看见这院子,不知道有多高兴,你小子不错。”
听见小姨的话,他有些尴尬的摸了摸头。
这才到哪里。
为了将来,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晚上。
吃饭的时候。
张觉民便把自己买院子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买院子了?民哥儿,你哪来的钱?”外祖母一脸的不可置信。
倒是一旁的二舅妈,笑盈盈的给外祖母夹了一块菜笑道:“娘,你这些时日没出去,不知道,咱们家民哥儿可是延安府的名人了。”
“怎么说?”老夫人明显喜欢听这话,急忙问道。
二舅妈随即将张觉民破案的事情说了一遍。
坊间传说,自然和现实不一样,不过张觉民却并没有纠正,有时候,不拆穿,反而效果更好。
“民哥哥真厉害!”
一旁的沈清,忍不住夸赞了起来。
三舅妈倒是一如既往的沉默,自己那口子这个月倒是回来了,只是住了两日,又不见了。
对于这个抢了他职位的外甥,三舅倒是没说什么?
“嗯,好好干别辜负了你外祖伯父的期望!”外祖父难得的开口提醒道。
张觉民明白的点了点头。
“我想着这不是把父母和小妹也一起接过来,这样,外祖母要是想母亲了,也是方便不是。”
外祖母听见这话,顿时露出慈爱的笑容。
“还是咱们民哥儿懂事啊,孝顺,哈哈哈。”能够儿女在身旁,估计是每个老人都期望的事情。
至于父亲这边。
爷爷奶奶早世,家里穷,三个儿子,饿死两,就剩他一个,在那边也没其他亲人,过来也合适。
“对了小姨····”张觉民刚开口说小姨要搬过去的事情。
却突然感觉桌下,自己被人给踢了一脚。
他茫然的抬头看去,却看见小姨给了自己一个警告的眼神。
不能说?
什么情况?
张觉民满脸的费解。
“婉儿?婉儿什么?”外祖母接过话问道。
“小姨····”张觉民刚想说,却又被踢了一脚,只好作罢。
“哦没什么?”
只是这时,小姨却接过了话题。
“民哥儿是想说,去接大姐的事情,我最近反正没事儿,所以打算明日起身,直接去接大姐他们。”
“嗯!也行!”外祖父倒是难得赞成了这个提议。
只不过这时外祖母却缓缓开口道:“对了婉儿,你那个事情怎么样了?”
“啊,什么事情?”沈婉装傻道。
“你啊,非得气死我不成,你明年就二十了,非得等衙门来给你强配不成?河东柳家,我看也行,再挑下去,你都成老姑娘了。”
外祖母有些恨铁不成钢道。
听见这话,张觉民似乎明白了什么?
难怪小姨要搬出去啊。
哈哈,古往今来,老人催婚,看来都是一样的啊。
只是小姨才二十岁,相比于后世,确实早了点。
“娘,不急,我这不还没二十吗?”
外祖母听见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都懒得说你!”
小姨吐了吐舌头,调皮的笑了起来,不过转脸看着张觉民顿时瞪了他一眼。
桌下一脚踢了过来。
张觉民看见小姨的眼神,哪里还不明白,随即直接挪开了脚。
而后,一声惨叫声响起。
“啊,祖母,小姑踢我?”
沈文哭丧着脸,宛如一个委屈的十四岁孩子。
一早,小姨便启程了。
去接张觉民的父母还有小妹过来。
还需要办理一些落户的手续,想来应该得花点时间。
刚好,趁着这个时间,张觉民也想知道,已经修缮,破坏掉自然环境后的小院这女鬼还会不会出现。
不过还是得等雷雨天才行。
看着天色,估摸着有点难。
刚到衙门,还没点卯,周醉便急匆匆的来找他,说典史大人找他。
没办法,他只好跟了上去。
“秉吾啊,县令大人看了你修改的卷宗了,十分高兴,说你是个人才,不过···”
还没夸两句,这陆典史便打起了官腔。
“不过,你留下的那两个案子,是不是也能破啊。”
哦,是来催案子的啊。
这些天忙着房子的事情,还真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典史大人,案子已经有了些眉目,我尽力而为。”
听见他这话,陆典史笑着点了点头。
“尽快吧,这马上大计开始了,在此之前,这些积案累案都得处理。”
“小的明白。”张觉民点了点头,这才和周醉出了房间。
等回到班房,张觉民便找上了朱成和和宋奇志。
三人在班房磨蹭了起来。
要查案,这两人少不了,毕竟两人熟悉延安府的情况,问什么也方便。
“朱哥,以前官府对于这些旧案,悬案是怎么处理的?”
张觉民看了一眼手中的卷宗,有些疑惑的对着朱成和问道。
“哪有怎么处理,只要不交刑部,也就这样晾着,要是上面查的严,咱们也有办法,摸个鱼。”
摸鱼?
什么意思?
张觉民侧头好奇的望着。
“摸鱼,就是找一个死囚犯,把这个案子套他身上,我们再做一些假的证物和口供,事情就解决了。”
宋奇志倒是在一旁解释了起来。
听见这话,张觉民心中默默佩服了起来。
果然很古代。
想出这个办法的人,也是一个人才。
就是没有用到正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