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欣本来在一旁正一脸柔和的看着雪柔吃东西的。听她这么问,思绪也回到了半个月前。
原来,当时文熊到了边城,文之远和董欣欣都在城门口迎接了他。
由于文熊这次,主要目的还是带着任命的官员前往接收樊、汇两城,所以他们并没有住在军营,而是就住在了边城。
这几日,这些任命的官员也在边城这学习这北地的风俗习性等,跟着适应适应。
文熊当然是住在了文之远的府上的,他也终于抱上,心心念念的大孙子。实哥儿现在有些认生了,不过可能是血脉亲情,他一点都不讨厌文熊抱他,还乐呵呵的。
之后文熊就开始和文之远聊起了樊城和汇城两城的事情。
“父亲,樊城和汇城,一直以来对大厉都有排斥,前几日番邦军队撤退之后,大厉的驻军顺利的前进到了樊城城门口,但是樊城一直不开城门,恐事情有变。”文之远说道。
文熊想了想:“这事为父也有考虑,此次收城必定不会这么顺利,只是机会难得,从前为父也在边城待过,二十年前也曾与樊城城主,打过几个照面,有几分交情在。”
“他的为人为父知道,不是那种会滥杀无辜之人。此事为父必须得去,就算真有什么,只要城主还是他,生命危险应该是没有的。”
文熊说道:“就是那些官员有些难办。”这些被任命管理樊、汇两城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文官。
“父亲若是一定要去,此事孩儿倒是有计划,这次您带来的官员暂时都先留在边城这里,另从我这的亲信当中,选五人假扮成接任官员,他们熟悉北地这里的事情。”
文之远接着道:“若是无事,便也就罢了,若是有事,到时咱们也好里应外合。”
文熊觉得这计策不错,况且他见过那几个亲信,确实比较像是文官。
所以到了收城那日,文熊带着,五个文官打扮的文之远的亲信,和一百名将士,到了樊城城门口。因为樊、汇两城位置相邻,要去汇城,要先经过樊城。
大厉边城驻军的将领还是文熊的熟人,姓邱。
“老熊啊,你确定不多带些人,要不我再点些人马?”邱将军问道。
“不用了,邱兄,就这些人。”文熊道:“这事成了最好,若是真有问题,对于我大厉也是个好机会。”
邱将军不再多话了。
之前大厉驻军在城门口的时候,樊城一直不开城门。这次,文熊带来的太监在门口,当众宣了旨意之后,樊城的城门居然大开了,只是从城门口看进去,除了门口的守卫之外,街上似乎并没有人影。
“父亲果然有诈。”文之远皱眉道。
一旁邱将军也劝道:“老熊啊,瞧着就不对劲啊,要不再考虑考虑?我直接带兵杀进去?”
这时候城楼上也出现了一个人:“哎呀,这不是文兄吗?多年未见,没想到这次的收城官竟然是你。”
“樊兄,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一会儿好好叙叙旧啊!”文熊也附和道。
“老熊我去啦!”文熊看了一眼文之远,对邱将军说道。之后,文熊就带着这一百人去了樊城里。
樊城城门在文熊一行人进门瞬间就关起来了。按理说一百人,就算真有问题也有一定的反抗之力。只是城中早就迷烟漫布了,他们进去之后不久就不省人事了。
“周将军等人等到半夜也没见公爹他们出来。次日一早樊城才传了口信出来,邱将军才往灵安上报的。”
“不过接下来几日,樊城城主都有和公爹在城门上饮茶,公爹瞧着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想来那一百将士,定然还活着,所以公爹才如此配合。”
“就是这样子了。”董欣欣说道。
雪柔闻言暗暗点头,那这樊城城主好像确实不是很坏啊。希望二哥那里可以找到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