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俄罗斯与拿破仑时代的冰与火(1799-1856)
第十六章 库图佐夫的赌局:莫斯科大火与寒冬审判(1812-1814)
第三节 莫斯科大火:史上最硬核欢迎仪式
一、 市民连夜出逃,留拿破仑一座空城与燃烧的圣瓦西里教堂
在1812年那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上,拿破仑如同一位疯狂的征服者,带着他那不可一世的六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地攻入了俄罗斯的腹地。他的野心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妄图将整个俄罗斯纳入法兰西的版图。
当拿破仑的军队浩浩荡荡地逼近莫斯科时,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仿佛被一层沉重的阴霾所笼罩。莫斯科的市民们,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深知,拿破仑的到来意味着战争、破坏和死亡。于是,在一个寂静而又黑暗的夜晚,一场大规模的出逃行动悄然展开。
夜色如墨,市民们就像一群惊弓之鸟,匆匆收拾好自己仅有的财物,带着家人,踏上了逃亡之路。街道上,到处都是慌乱的人群,孩子们的哭声、老人的叹息声和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凉的乐章。马蹄声、车轮声和脚步声在黑暗中回荡,仿佛是死神的召唤。
一夜之间,曾经繁华热闹的莫斯科变成了一座空城。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商店紧闭着大门,房屋里弥漫着一股死寂的气息。拿破仑的军队在第二天清晨进入莫斯科时,看到的是一座宛如被遗弃的城市。他们原本以为能够在这里找到丰富的物资和财宝,却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一片荒芜和凄凉。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就在拿破仑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已经征服了莫斯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城市中燃起。火势迅速蔓延,如同一条凶猛的火龙,吞噬着一切阻挡它的东西。圣瓦西里教堂,这座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也未能幸免于难。
圣瓦西里教堂,它那色彩斑斓的洋葱头圆顶在阳光下曾经是那么的耀眼夺目,仿佛是上帝赐予莫斯科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此时,在大火的肆虐下,它变得面目全非。火焰舔舐着教堂的墙壁,烧断了教堂的尖顶,教堂里的壁画和雕塑也在高温中化为灰烬。滚滚浓烟升腾而起,遮住了天空,整个莫斯科都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拿破仑站在克里姆林宫的高处,望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大火,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不明白,为什么莫斯科的市民要放火烧掉自己的城市。在他看来,这简直是一种疯狂的行为。但他不知道,这正是俄罗斯人民对他入侵的一种无声而又坚决的反抗。
这场大火,就像是俄罗斯人民送给拿破仑的一份“硬核欢迎仪式”。它让拿破仑的军队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士兵们四处逃窜,试图寻找水源来灭火,但一切都是徒劳的。大火越烧越旺,整个莫斯科变成了一片废墟。
拿破仑的野心在这场大火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原本计划在莫斯科过冬,补充物资,然后继续向俄罗斯的其他地区进军。但现在,莫斯科已经变成了一座无法居住的空城,他的计划彻底破灭了。
二、 克里姆林宫的幽灵:法国兵偷镀金十字架反被铅中毒
克里姆林宫,这座莫斯科的心脏,曾经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充满了神秘和威严。当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克里姆林宫后,那些贪婪的法国士兵们就像一群饿狼,四处搜寻着财宝和珍贵的物品。
在克里姆林宫的教堂里,有许多精美的镀金十字架。这些十字架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让法国士兵们垂涎欲滴。他们不顾教堂的神圣和庄严,纷纷冲上去,抢夺那些镀金十字架。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金光闪闪的十字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金子。在镀金的下面,是一层厚厚的铅。法国士兵们在抢夺这些十字架的过程中,手上沾满了铅粉。而铅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当他们用沾满铅粉的手触摸食物、喝水甚至是擦嘴时,铅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他们的身体。
没过多久,一些法国士兵开始出现了奇怪的症状。他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身体越来越虚弱。医生们经过检查后发现,这些士兵是铅中毒了。原来,那些他们以为是宝贝的镀金十字架,竟然成了他们的噩梦。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法国士兵出现了铅中毒的症状。整个克里姆林宫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士兵们开始怀疑,是不是克里姆林宫有幽灵在作祟。他们不敢再随意抢夺那些物品,甚至不敢在教堂里停留太久。
这场铅中毒事件,就像是克里姆林宫的幽灵在惩罚那些贪婪的法国士兵。它让拿破仑的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大打折扣。拿破仑看着那些生病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军队会在克里姆林宫遭遇这样的挫折。
莫斯科大火和克里姆林宫的铅中毒事件,就像两把锋利的匕首,刺痛了拿破仑的野心。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轻松地征服俄罗斯,但现实却给他上了一堂残酷的课。俄罗斯的土地就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泥潭,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难自拔。
拿破仑在莫斯科陷入了困境。他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物资和食物,士兵们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而俄罗斯的军队却在不断地集结和准备反攻。拿破仑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否则他的军队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最终,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离莫斯科。在那个寒冷而又凄凉的冬天,他的军队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回家的路。但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残酷的考验和悲惨的命运。莫斯科大火和克里姆林宫的幽灵,成为了拿破仑一生中难以抹去的伤痛,也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一段辉煌而又悲壮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