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出身武将世家,家族世代为将,荣耀传承已久。
自三桂呱呱坠地起,家族的荣耀与责任便如影随形。
他自幼目睹家族先辈们身披战甲、威风凛凛的模样,心中满是对军旅生涯的向往。
在家庭浓厚武学氛围的熏陶下,三桂开启了严苛的习武之路。后来,又与我一同拜吴伟业为师,长白山苦修十余年。
年少的他,在骑射之术上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初次挽弓搭箭,便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与精准。
在我们来到辽东以后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军事演练中,年少的三桂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
他身姿矫健,纵马如飞,手中长弓似满月般拉开,羽箭带着凌厉的呼啸声,接连命中靶心,箭无虚发。
在场的将领们见状,无不露出惊讶与赞赏的目光。
他的父亲吴襄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欣慰,却也夹杂着更深的期望。
吴襄深知家族荣耀的延续重担,日后必将落在三桂的肩头,于是常常将家族先辈们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故事娓娓道来。
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敲在三桂的心上,让追求权力与荣耀的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然而,大凌河之战,瞬间将家族的荣耀击得粉碎。
三桂的父亲吴襄,本肩负着率马步四万余救援被皇太极围困的祖大寿的重任。
但在半路上,吴襄却做出了逃亡的决定,致使明军全军覆没,祖大寿无奈降清,孙承宗也因此罢去官职,吴襄自己更是被判下狱。
这场惨败,让家族蒙羞,往日的荣耀瞬间化为乌有。
家族产业因战争赔款和各方追缴,几近破产,经济陷入了绝境。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纷纷对吴家落井下石,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向皇帝案头,吴家在朝廷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三桂作为家族未来的顶梁柱,在一夜之间,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挽回家族声誉,重拾家族昔日的辉煌。
三桂不仅有着父亲吴襄这层紧密的家族纽带,其舅舅祖大寿在明朝军中更是位高权重,是镇守辽东的重要将领。
凭借自身出众的才能,三桂很快便得到了祖大寿的赏识与提拔。
在祖大寿的麾下,三桂如鱼得水,迅速积累起丰富的作战经验,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祖大寿的军队长期在辽东地区与后金军队频繁交锋,战斗异常激烈。
每次战斗,三桂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毫无惧色。
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守城战中,后金军队来势汹汹,攻势如潮水般猛烈。
城墙上的明军在敌军的强大攻势下死伤惨重,士气低落至冰点,眼看城池即将沦陷。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三桂挺身而出,他目光坚定,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犹如一把利刃,从侧翼突袭后金军队。
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挥舞着长刀,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这一果断而勇猛的行动,成功打乱了敌军的进攻节奏,稳住了明军的阵脚,最终成功守住了城池。
经此一役,三桂在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士兵们对他敬佩不已,纷纷以他为榜样。
然而,这种因亲属关系和个人突出才能所带来的军中地位,在复杂如迷宫般的官场和军事体系中,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与排挤。
在日常的军事决策会议上,一些心胸狭隘的同僚常常对三桂的提议无端质疑,在执行任务时,也偶尔会出现暗中掣肘的情况。
尤其是那些与文官集团暗中勾结的军中势力,更是视三桂为眼中钉,因为他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
他们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诋毁三桂的功绩,使得三桂多次立功却得不到应有的晋升和奖赏,仕途之路布满荆棘。
这让三桂在维护自身地位和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应对各方挑战。
随着三桂在军中声名远扬,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明朝官场那错综复杂的斗争旋涡之中。
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长期以来矛盾根深蒂固,犹如两座对峙的冰山,难以调和。
三桂身为武将,自然成为了文官们眼中的 “异己”,时常受到他们的掣肘与打压。
此事让三桂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但为了家族能够在朝堂中继续立足,他又不得不压抑内心的不满,与这些文官虚与委蛇,在表面上维持着和谐的关系。
与此同时,辽东地区的地方势力同样盘根错节,各方势力都觊觎着三桂这股新兴的军事力量,纷纷试图拉拢他为己所用。
三桂身处其中,犹如在荆棘丛中行走,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与艰难。
他深知,一旦在各方势力的拉扯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进一步加剧了他在仕途上的压力与困境,使得他在前行的道路上如履薄冰。
三桂对权力与荣耀的渴望愈发强烈,一心想要维护家族威望,稳固朝堂根基。
听闻隐炎卫的要求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主动请缨带队前往山谷,是扭转家族局势、树立个人威望的绝佳契机。
在他心中,此行不仅能探寻神秘事件、立下功勋,还能在各方势力面前展现实力与野心,为家族和自己开拓广阔天地。
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有着对家族深深的责任感,家族如今的困境如巨石般压在他心头,他迫切地希望能通过这次行动,让家族重新挺直腰杆。
再者,三桂对自己的武艺和军事才能有着十足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山谷中潜藏的种种危险。
尽管深知山谷危机四伏,金国巡逻队如恶狼般四处窥探,还有诸多未知危险潜藏,但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让他毅然做出这一冒险决定。
队伍踏入山谷,两侧峭壁高耸,怪石嶙峋,仿若狰狞巨兽俯瞰着我们明军。
阴森气息弥漫,寒意刺骨。
山谷中狭窄通道蜿蜒,一看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果不其然,金国巡逻队如闻到血腥味的恶狼,从四面八方疯狂涌来。
原来,金军对这片山谷地形了如指掌,提前在此设下了埋伏。
而明军队伍经过长途跋涉,不少士兵体力已然不支,战斗意志也有所削弱。
更为棘手的是,隐隐能察觉到隐炎卫中似乎有部分人与金军暗中勾结,他们的战术配合相当默契。
金军利用狭窄通道迅速分割包围我们。
刹那间,双方短兵相接,惨烈厮杀就此拉开帷幕。
我与三桂并肩作战,他挥舞长刀,在敌阵中穿梭,我也手持利刃,紧紧相随。
我们配合默契,试图冲破金军包围圈。
然而,明军在金军猛烈攻击下渐渐陷入劣势,战场局势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三桂发现金国士兵对我们寻找的石头异常执着。
他深知,家族荣耀与自身仕途或许系于这块石头。
此刻,石头在他眼中成为通往权力巅峰的钥匙,探寻石头秘密的决心愈发坚定,他凭借这股信念,更加奋力拼杀。
我受他感染,也鼓足全身力气,浴血奋战。
好不容易击退金军,我和三桂拖着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营地。
此时夜幕已然深沉,营地一片寂静,唯有隐炎卫的营房处,烛火在风中摇曳闪烁,透着几分神秘。
三桂一路上脑海里都在回闪着战斗中金国士兵对那块石头的疯狂争抢,对隐炎卫的秘密愈发好奇。
他朝我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师兄,隐炎卫那边透着古怪,咱俩去探个究竟。”
我心领神会,用力点头,“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