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李自成手握红衣大炮后,那威力惊人的画面,便一直在我与三桂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本是穿越而来的特种兵,对火器的认知,自是远超这个时代。在现代,各种先进火炮我都见识过,可听闻李自成的红衣大炮时,心底仍不禁泛起层层警惕。
在这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红衣大炮无疑是超级武器,其威力足以扭转一场战争的局势。
我与三桂都清楚,若想在这乱世争斗中抢占先机,摸清其部署情况,实在是刻不容缓。
于是,怀揣着沉重的使命感,我和三桂再次决然地深入农民军活动区域。
为了顺利混入李自成存放红衣大炮的营地,我俩绞尽了脑汁。
在一个偏远小镇,我们寻到一位曾在大户人家做工的老工匠。
向他坦诚来意时,我暗中将佩剑微微抽出一截,锋利剑刃闪过的寒光,在他眼前一晃。
同时,我以沉稳且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老人家,我们此去,关乎众多百姓的生死安危,还望您能施以援手。若您帮忙,待事成之后,定保您和家人衣食无忧。”
老工匠本就对李自成的农民军心怀不满,又被我们的气势与诚意打动,最终点头应允。
他不仅给了我们两套破旧却颇具工匠特色的衣衫,还亲自手把手教我们工匠的动作习惯。
比如,搬运重物时如何借助腿部力量,以免闪了腰;使用凿子时,手臂该如何发力,才能让凿痕平整。
我们反复练习,直至一举一动都与真正的工匠毫无二致。
随后,我们从药铺买来特殊颜料,细致地涂抹在脸上和手上。
涂抹时,我特意在指关节处多涂了些,模仿长期劳作留下的茧子颜色与质感,又在脸颊上点了几个深色斑点,仿若被火星溅到留下的痕迹。
一切就绪后,看着彼此的模样,我们满意点头,俨然已是两个地道的底层工匠。
在营地附近,我们听到几个农民军士兵交谈。
一个瘦高个士兵满脸兴奋地说:“听说咱们闯王弄来的那几尊红衣大炮,厉害得很,一炮下去,城墙都能塌个大口子。”
另一个矮胖士兵接话道:“没错,前几日试炮的时候,那声响,震得人耳朵都快聋了,地都跟着抖。有了这玩意儿,往后打仗可就轻松多了。”
我和三桂对视一眼,心中满是忧虑。
从现代军事知识来看,大炮的威力不仅在于其破坏力,更在于它能对敌方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一旦这改良的红衣大炮投入战场,我方士兵在心理上便会处于劣势。
以我对火炮的了解,这改良后的红衣大炮,炮身材质必然经过精心挑选,或许采用了更坚固的金属,以承受更大的膛压,从而使炮弹发射时的初速度更快,射程更远。
而且从士兵的描述可知,其威力巨大,城墙都能轰塌大口子,这意味着在攻城战中,它能迅速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为李自成的军队打开进攻的缺口。
在现代战争中,火炮的精准度至关重要,而这红衣大炮经过改良,其瞄准装置精巧,刻度标记方式独特,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精准地调整射击角度,大大提高命中率。
想象一下,在战场上,精准的炮火覆盖能精准打击我方的指挥中枢、粮草辎重等关键目标,那将对整个战局产生灾难性影响。
看来李自成对红衣大炮极为重视,且已经在为大规模使用做准备。
我们佯装在附近寻找活计,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营地。
营地周围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士兵来回巡逻,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了望哨,想要潜入,谈何容易。
望着那些认真值守的士兵,我不禁想到,若我们潜入行动被发现,必将引发一场恶战,不知又会有多少人丧命。
我们在营地周边徘徊多日,终于发现一个破绽。
每日清晨,会有一队运送物资的马车进入营地,守卫检查相对松懈。
望着那憨厚的马车夫,我心中一阵愧疚,为了潜入营地,我们利用了他们的疏忽,可若不如此,又怎能揭开红衣大炮的秘密,拯救更多无辜百姓……
终于到了潜入那天,我们提前埋伏在马车必经之路旁的树林里。
待马车缓缓驶来,我和三桂施展灵霄派的上乘轻功,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跃到马车上。
我瞬间抽出匕首,抵在车夫咽喉处,压低声音说:“大哥,莫要惊慌,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有要事需进营地。若您配合,事后必有重谢,也绝不动您和随从分毫。”
同时,三桂迅速制住随从,展示了几招凌厉的拳法,将身旁的树枝纷纷打断,让车夫和随从清楚我们的厉害。
两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脸色惨白,瑟瑟发抖,在我们软硬兼施下,最终点头答应配合。
我们把他们带到一个隐蔽山洞,留下充足的干粮、水和一些碎银,便迅速换装,拿起工具,跳上马车,混入运货队伍,藏在马车货物下面,驶向营地大门。
刚到门口,守卫就大声喝住了马车:“停下!你们这批货的单子呢?” 他目光如鹰隼般,在我们身上来回扫视。
三桂赶忙递上事先精心伪造的单子,守卫接过单子,逐字逐句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仅核对货物数量、种类,还询问了送货时间和地点。
之后,他又看向我们:“这两个生面孔,是新来的?”
我心中一紧,心脏砰砰直跳,脸上却堆起极为憨厚的笑容:“军爷,我们是附近村里的,最近村里遭了大灾,庄稼颗粒无收,实在没活路了,才来投奔这车队找口饭吃,第一次来送货,啥都不懂,还请军爷多多关照。”
说着,我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伪造的村长推荐信。
这封信纸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模仿得极为逼真,还盖着精心伪造的村长印章,信中详细描述了村里的受灾惨状,庄稼被洪水冲毁,房屋倒塌无数,以及我们在村里擅长木工、石工等手艺,为村里修缮房屋、打造农具的经历。
守卫接过信,眉头紧锁,仔细端详着印章和字迹,还向我们询问信中提到的一些细节,比如村里受灾的具体时间、某次修缮房屋的规模等。
我和三桂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一一谨慎作答。
守卫沉思片刻,又围着马车转了好几圈,甚至爬上马车,翻开货物,仔细检查货物的摆放和包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人的角落。
在确认没有问题后,他才神色稍缓,挥挥手:“进去吧,记住,在营地里老实点,别乱看乱动。”
我们暗自松了口气,随着马车缓缓驶入营地。
一进入营地,我们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
营地中央,几尊庞大的红衣大炮整齐排列,炮身乌黑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冰冷的气息,仿佛一头头蛰伏的巨兽。
周围有不少工匠和士兵在忙碌,有的在擦拭炮身,有的在搬运炮弹,还有的在研究发射装置。
营地内道路两旁插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火光在微风中摇曳,将士兵和工匠们的影子投射在地上,拉长变形。
道路一侧是用原木搭建的弹药存放区,周围有士兵严密看守;另一侧是几排简陋的帐篷,想必是士兵休息区。
营地四周还挖了浅浅的壕沟,沟边竖着尖锐的木桩,作为简单的防御工事。
我们装作若无其事地搬运货物,暗中仔细观察红衣大炮的构造和防御布局。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红衣大炮的信息,我瞅准一个机会,在搬运炮弹时故意与一位工匠撞了一下,炮弹差点掉落。
我连忙满脸赔笑地道歉:“大哥,对不住啊,俺这笨手笨脚的。这炮弹可真沉,俺听说这玩意儿比普通炮弹厉害多了,到底咋个厉害法啊?”
同时,我用工匠们常用的行话跟他交流,让他感觉亲切。
工匠瞥了我一眼,我赶紧从怀里拿出一小包在镇上好不容易买到的烟草,递过去说:“大哥,抽口解解乏。”
工匠犹豫了一下,接过烟草,这才小声说道:“这炮弹里加了些西洋来的特殊材料,威力比普通的大好几倍,不过制作起来可麻烦了,每次试射完,炮管里还会留下奇怪的粉末,怎么清理都弄不干净。”
三桂在一旁也假装不经意地靠近,竖起耳朵听,还不时用工匠熟练的动作调整货物的摆放,以免引起他人怀疑。
听到工匠提到炮弹里加了特殊材料,我心中一惊。
结合我所掌握的化学和火器知识,以及这个时代对硝石的应用情况,我几乎可以断定,这特殊材料大概率是硝石。
在现代化学中,硝石的化学名为硝酸钾,它受热会分解出氧气,而氧气正是燃烧反应中不可或缺的氧化剂。
在炮弹爆炸的瞬间,火药的燃烧需要大量氧气来支持,硝石分解出的额外氧气能够让火药燃烧得更加充分、剧烈,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炮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
这就如同往原本火势不大的火堆里突然倒入大量易燃液体,火势会瞬间变得极为猛烈。
普通炮弹爆炸时,能量释放相对较为缓慢,杀伤范围和破坏力有限。但当加入硝石这种助燃剂后,爆炸产生的能量呈几何倍数增长,爆炸范围得以扩大,杀伤力也大幅提升,这与士兵们描述的红衣大炮威力巨大的情况完全相符。
而且,硝石分解后可能会在炮管里留下一些残留物质,这也能解释工匠所说每次试射完炮管里留下奇怪粉末的现象。
在搬运过程中,偶尔会有农民军士兵因怀疑而对我们进行挑衅。
“你们两个,看着眼生,是新来的?干活儿怎么这么慢!” 一个满脸横肉的士兵走上前来,恶狠狠地盯着我们。
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但又不得不强压下去,脸上堆满笑容:“军爷,您也知道我们是新来的,这活儿还不太上手,我们马上加快速度。”
我注意到这个士兵腰间挂着一个破旧的布老虎,像是小孩子的玩具,猜测他可能有孩子。
于是,我偷偷从怀里拿出一个精心雕刻的木陀螺,陀螺上还刻着精致的花纹,递过去说:“军爷,俺看您腰间挂着给孩子的玩意儿,俺也有个手艺,做了这个木陀螺,您要是不嫌弃,带回去给孩子玩玩,这陀螺转起来可稳当了。”
士兵接过陀螺,原本凶狠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他仔细端详着陀螺上的花纹,问道:“这是你做的?手艺不错啊。”
我连忙笑着说:“军爷过奖了,俺就这点本事。”
士兵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又看了我们几眼,才转身离开。
隐炎卫那奇异的服饰、先进的火器,以及作战时展现出的超越时代的战术配合,都暗示着他们有着不寻常的来历。
回想起前段时间,在一家兵器铺里,看到老板偷偷拿出一些制作精良、样式奇特的火器零件,说是定制的。
那些零件的工艺极为精细,与普通兵器零件大不相同,上面还刻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如今,结合营地中红衣大炮所呈现出的种种异常,比如炮弹的特殊材料、炮管残留的奇异粉末,以及那精巧且刻度标记方式独特的瞄准装置,愈发让我觉得背后有 “未来科技因素” 在作祟。
继续观察中,我发现大炮的瞄准装置十分精巧,刻度标记的方式也与传统火炮截然不同,似乎能更精准地调整射击角度。
就在我们准备进一步打探消息时,突然,尖锐的哨声划破营地的上空。
原来,有士兵发现货物数量对不上,开始四处盘查。
我们心中暗叫不好,眼神交汇间迅速达成默契,不动声色地加快脚步,佯装镇定地继续搬运货物,同时悄悄朝营地边缘靠近。
趁着混乱,我们瞅准时机,身形一闪,如两只敏捷的黑豹,利用灵霄派的轻功,眨眼间便翻过栅栏。
然而,刚一落地,我们便触发了隐炎卫提前布置的某种机关,一个装置瞬间发出强光和刺耳声音。
刹那间,周围的鸟儿惊飞,原本安静的树林也躁动起来。
紧接着,营地内传来阵阵呼喊声,显然敌人被吸引了过来。
“糟糕,这可如何是好!” 三桂焦急地说道,脸上满是担忧,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我心里也十分紧张,心脏狂跳,但还是强装镇定地安慰他:“别急,我们先找地方隐蔽,再想办法破解这机关。”
我和三桂迅速躲到一旁的灌木丛后,大气都不敢出。
敌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每一步都像踏在我们心上。
我们紧紧盯着那发出强光的装置,这装置呈八角形,表面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和纹路,在强光的映照下显得神秘而诡异。
装置一侧有一个小孔,我从地上捡起一根细树枝,小心翼翼地插入小孔,试图通过拨动内部的机关来停止它的运作。
刚插入树枝,装置突然喷出一股刺鼻的烟雾,我赶紧屏住呼吸,用力挥动树枝。
烟雾中,隐约有暗器射出,我连忙侧身躲避,暗器擦着我的衣袖飞过。
三桂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突然他发现装置底部有一个松动的螺丝,我们赶紧用工具将螺丝拧松。
刚拧松螺丝,装置发出一阵更加尖锐的声音,似乎在发出最后的警报。
我心一横,用力一掰,装置终于停止了发出强光和刺耳声音。
我们长舒一口气,趁着敌人还未完全围过来,迅速消失在山林之中。
回到驻地,我们将打探到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陈奇瑜。
陈奇瑜听完,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沉思良久后说:“如此看来,李自成与隐炎卫的勾结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紧密,这红衣大炮就是他们阴谋的关键一环。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破解之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晚,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
我和三桂围坐案几旁,就着昏黄灯光,反复研讨应对之策。
三桂率先开口,语气急切:“师兄,咱们不能再等了,得赶紧集结兵力,主动进攻李自成的营地,把红衣大炮抢过来或者毁掉,不然等他们准备好了,咱们可就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