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见许久不出现的长孙无忌也来了。
知道他们的来意,但是还是故作不知,道,“不知舅舅和燕国公来是有什么事吗?”
长孙无忌道,“陛下,近来伪唐连连丧军失地,正是我们统一天下的机会。”
李佑当然是知道,但是他不愿意出兵。
因为他有点讨厌战争。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喜欢上过打仗。
他之所以起兵,说白了就是被逼无奈。
如果不是欧阳凯当初非赶鸭子上架,他宁愿做个摆子,在浮云寨了却残生。
而且现在已经攻下江南,与李治对峙,形成了新的南北朝。
在李佑看来,已经够了,这种稳定的局面至少能维持数十年。
何必还要拼命呢?
以后有机会再把蜀地夺下,就更行了。
他笑着摇头,敷衍道,“舅舅啊,最近内政没有收拾好,如何可以出兵呢?“
长孙无忌见他拒绝,皱眉道,“难道你想要眼睁睁的看着天下大乱?“
李佑道,“舅舅,你说这话就不对了。我们不打仗,自然是不会出现问题。“
长孙无忌沉声道,“如果我们不出动大军,北方一定会陷入绝境,因为李治那个臭小子穷兵黩武,已经快把他父亲给他的东西败完。以我看,日后吐蕃必成大患。到时候会让北方百姓必然陷于危难,生灵涂炭,你作为天子,难道不管这些人的死活了吗?
他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是说李佑不仁不义,只顾着苟安,不管百姓的死活。
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却很有效果。
李佑心中叹息一声,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我知道你的心思。不过我还是觉得不能这样做,毕竟如果这样做了,就算我们胜利了又怎么样?打了这么多年内战了,我真的没有那份精力去继续打仗。”
“而且,如果我出兵,就算赢了,也会损失惨重。而且还有可能一败涂地,甚至是全军覆灭,朕不希望发生那种情况。”
行吧,李佑又想起了霸哥的哲学。
我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犯错。
长孙无忌沉默下来。
李佑又道,“更何况,就算我们赢了,北方也必然残破不堪,再加上我们本身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去维持。”
“到时候,我们的百姓又会遭受什么样的罪?我们又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李佑顿住了。
这些都是他不愿意去想的。
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打仗的话,会出现多少新坟。
薛万彻见状道,“陛下,您就别推辞了。我们也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
李佑心中叹气,“可是...“
薛万彻道,“陛下,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统一天下。“
李佑看向长孙无忌和薛万彻,“舅舅,太尉,这件事情我需要好好想想,可能还是需要再考虑一下吧。“
薛万彻一听就急了,急忙道,“陛下,如果不趁着百战精兵还在,立即出兵。等过段时间就会越来越弱,到时候恐怕就不容容易了。北方的力量一直大于南方的,到时候我们会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陛下英明神武,自没有问题,只是以后呢?“
长孙无忌也劝道,“陛下,我们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只有北唐的三成,如若让李治小儿稳定下来,恐怕我们的日子将会更难过。”
“陛下,还请三思啊!“
李佑叹气一声,摆烂的灵魂被现实所打败。
仔细想想是这么个理。
就算自己不想打仗,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国家也不能长久分裂。
长痛不如短痛。
而且,就算是不为天下苍生考虑,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
也不为这些跟自己起兵的元勋考虑,也得为李芙考虑,自己总要为女儿留下了稳定的环境。
还是做不到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无情。
长孙无忌和薛万彻又劝了他半晌。
才让他答应下来。
李佑一锤定音道,“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朕就暂且同意吧,过段时间就出兵。但是,朕只能保证尽最大的努力。“
听到他答应下来,两人都露出欣喜之色。
既然决定再度打仗,以前得过且过的情况就不能容忍了。
思考了一下,李佑道,”既然想要出兵,那么就要整顿军队。”
说罢,李佑从奏折里拿出一份报告给了薛万彻,继续道,“我让安全调查司调查了七八个州的军队现状,吃空饷,喝兵血的问题很严重,特别是惠州,由于不在前线,又身处岭南,天高皇帝远,情况更为严重,原本的定额只有四成是真的。”
薛万彻接过,仔细翻看一番,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李佑继续说,“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征召。”
薛万彻沉默半晌,问道,“陛下打算怎么解决?”
李佑道,“这就是我想说的,在军中处理这些将帅,只有太尉你有这个威望,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薛万彻也正色道,“臣遵旨。“
长孙无忌道,“陛下,既然我们需要出兵,我们是否应该还要做其他准备呢?“
李佑道,“这是当然。最近吐蕃赞普派人来京师了,他们希望与我们联盟,约定我们一起出兵,此前我一直没有答应,但是现在需要出兵了,我就不妨与他们合作一次。“
长孙无忌皱眉道,“这些吐蕃人都是奸诈狡猾的小人,与之合作岂不是与虎谋皮?“
李佑冷哼一声,“我们也不傻,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李佑道,“他们刚刚和李治签订了和约,现在凉州的军队也撤兵了。他们现在正是虚弱期,不宜出击。早点与吐蕃联盟,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帮助我们,一举再攻凉州和安西四镇。那么就会给我们分担很多压力。“
薛万彻道,“可是如果吐蕃如果真的攻下安西四镇和凉州,以后会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到时候就算我们统一了天下,但是边境会在凤翔附近,他们随时可以直扑长安。”
李佑点点头,薛万彻不愧是个知兵的,确实是的。
与吐蕃合作确实是有风险的,因为吐蕃不是好相与的。
吐蕃已经发现起来了,这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上位之前,吐蕃王室据说已经传承了20代。
只是,吐蕃之前并没有文字,具体历史无法考证。
大概6世纪,松赞干布的父亲开始用武力征服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
父亲被杀死后,松赞干布继位以后继续统一高原,终于征服了大部分地区。
其实,松赞干布之所以能够统一吐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发展到历史的一个顶峰。
青藏高原直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
但是吧,也不一定。
在6世纪前后,汉人的铁制农具和先进的灌溉技术,开始进入高原。
这里的人民花费了上百年时间,逐步掌握并且推广开。
而此时天公也作美,在隋末至唐朝,青藏高原迎来了一段气候温和湿润的日子。
由于温度较高且多雨水,非常适合农业生产,高原上几乎年年都是丰收。
由此,高原上的青稞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产量节节攀升,人口也迅速增长。
在古代,粮食人口就是国家的实力。
既然粮食丰收,人口众多,吐蕃就具有了大国的实力。
吐蕃最多可以同时出动四十万。
松赞干布是个很有作为的人,他具有伟大君王所拥有的同****感。
所以他上位后。
就开始了一步步计划。
他以印度梵文为基础,创造了藏文。
由此,高原进入了文明时代。
吐蕃这个民族以骁勇善战着称,此时已经具有了强大的武力。
从军事上来说,吐蕃军人的武器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出现了先进的刀枪剑戟和铠甲。
吐蕃的防御工事也很有水平,多是依山修建,坚固耐用,可以长期防御。
拥有强大军队的吐蕃,开始向四面扩张。
首先,松赞干布强迫尼泊尔国王将女儿嫁给他,借此染指该国。
有意思的是,尼泊尔公主带来了吐蕃历史上第一尊佛像,佛教也开始进入高原。
此时吐蕃对于大唐的实力还不太了解,使者的措辞颇为傲慢。而大唐刚刚消灭了东突厥,实力强大,哪里在乎吐蕃的威胁。
被拒绝后,松赞干布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向唐朝称臣的吐谷浑,直逼大唐边境。
唐军大举出动,一举击溃吐蕃军队松赞干布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转而派大臣禄东赞带着厚礼,诚恳向唐朝求情。
鉴于要对付东边的高句丽和西边的薛延陀两个强国,李世民认为没有必要四处树敌。
于是,李世民将唐室远支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去世之前,彻底统一了青藏高原,臣服了尼泊尔,甚至征服了北印度地区。
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和大唐关系良好,也因为文成公主带来的先进科技,让吐蕃的生产力又有了一个新的反展。
继任者禄东赞摄政后,吐蕃发展的更为强大。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旦发展壮大以后,几乎必然要争夺地区的霸权。
吐蕃基本统一了青藏高原,只剩下盘踞青海的吐谷浑。
而吐谷浑是唐朝的藩属国,受到唐朝保护。吐谷浑的实力不足以和吐蕃对抗,吐蕃不愿因此得罪大唐,这才没有进攻。
此时吐谷浑出现内乱,禄东赞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开始大举进攻,在663年彻底吞并吐谷浑。
当时李世民已经死去。
大唐连续消灭西突厥、百济,正在和高句丽做最后的决战,无暇兼顾吐蕃。
吐蕃趁机攻打大唐安西四镇,试图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禄东赞死后,他的儿子得到一个重要的情报,大唐将出动10多万大军经过青海。吐蕃集结了20多万大军,突然伏击了唐军。唐军措手不及,被重创。
这就是大非川之战。
由此,青海被吐蕃牢牢控制。
随后,双方一直在争夺西域和河西走廊的控制权。
而吐蕃本来是原始部落联盟,内部势力众多,内讧频频。
禄东赞孙子赤松德赞同权臣互杀,杀死了自己很多大将,实力有所减弱。
不过呢?
假如没有蝴蝶效应。
历史按照原有的进程走起来。
那么到了714年,吐蕃和大唐连续对决中完全占据下风,被迫议和,商定了边界。
到了756年,大唐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逃亡四川,国内一片混乱。
吐蕃借助千载难逢的机会,大举进攻。
此时是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唐代宗仓促继位,立足未稳,吐蕃大军就杀到长安。
当时代宗形同傀儡,李辅国曾当面对他说:皇上在宫里安座即可,外面的事情都由老奴来处理。
而此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唐军主力都在腹地同叛军激战,长安附近仅有2000多军队。
唐代宗内忧外患,无法同吐蕃20万大军作战,被迫逃走。
吐蕃占领首都长安15日,立李承宏为帝,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
不过,唐军在腹地还有几十万军队,吐蕃军队深入敌人境内非常不利,二周以后就草草退兵。
即便如此,这也是吐蕃历史上的顶峰时期,不可复制。
随后的764年,吐蕃和回纥在大唐叛徒鱼朝恩带领下,再次攻打长安。
此次唐军已经有所准备,击退了吐蕃独自的攻势。
吐蕃无奈之下,邀请回纥一同猛攻。但回纥被大唐将领郭子仪说服,临阵倒戈,同唐军夹击吐蕃。
此战吐蕃大败,被斩首5万人,生擒1万。
吐蕃此次惨败后,不敢继续东进,转而争夺大唐西北地盘。
赤松德赞时代,吐蕃领土扩充到最大,西面到印度,东面到河西走廊和南诏国。
那时候的疆域就到了风翔附近。
所以薛万彻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是李佑是分得清的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打败李治是现阶段主要任务。
于是南唐很快就和吐蕃狼狈为奸。
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