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开始-->
朱由检跟着孙元龙进了兵工厂内的一间小房子,见房中堆满了枪械零件,几乎没有下脚地方。一个年轻人正专心致志地弯着铁丝,连有人进来都没听到。
“二狗,殿下来了,快把咱们的燧发鲁密铳拿出来让殿下看看!”孙元龙这么一吼,那年轻人才猛地一惊,望见朱由检和燕凌,竟慌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恭敬地递上一支长枪。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见这支枪乍看起来与鸟铳区别不大,唯一较为惹人注目的就是枪管非常长。一般鸟铳的枪管长度不到一米,这支枪的枪管却长达一点五米。另外就是枪的击发部分夹有燧石,这样就不用每次用火绳引燃击发药。
朱由检端起枪,一边爱不释手地左摸摸右看看,一边问道:“我记得去年研制燧发枪时,主要是弹簧强度不过关,导致击发总是失败。这个问题解决了?”
“二狗,主意是你想出来的,还是你来给殿下介绍。”孙元龙见那青年还忸忸怩怩,便对朱由检笑道:“他叫魏二狗,是我去年年底新收的徒弟。别看年纪不大,却肯动脑子,做事有股子钻研劲。”
“不错嘛,这就叫青出于蓝!”朱由检鼓励道,“快给我讲讲,你是怎么解决弹簧问题的?”
讲到专业技术,魏二狗不再那么拘谨了,兴奋地道:“王爷的燧发手枪俺们认真研究过,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那个连着扳机的弹簧不好做。过去做的弹簧总是拉几十次就松了,那样撞针打在燧石上就没有力量,无法迸出火星。原来那支手枪上的钢丝,咱们不知道西洋人是怎么炼出来的,反正按照人家的样子绕出弹簧来,看着一模一样,用起来却是不行。
“后来小人就琢磨,既然咱们的钢不如西洋人的,为什么就一定要按照西洋人的样子做弹簧呢?小人就自己绕弹簧做试验,后来发现两点:一是弹簧绕的圈越小,弹簧越有弹性;二是等钢丝完全冷却下来以后绕,比刚拉出来还热着就绕,要更有劲一些。于是小人就对扳机做了点小小的改动,用两根并排的细弹簧取代原来的一根粗弹簧。再试验,就是扣几千次扳机,弹簧也不会松了。”
“好!”朱由检高声赞道,“能不局限于仿制,而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这小伙子不简单!你再说说这枪管,为什么做得这么长?”
魏二狗这时已经放松下来,侃侃而言道:“孙厂长有一本《军器图说》,小人没事就爱翻翻。这支鲁密铳,就是按照图册里的样式造出来的。因为火药击发之时,会在枪管内产生极大的推力,只要前面气流阻挡之力小于后面的推力,子弹就会继续加速。而一旦子弹出膛,推力就没有了,所以枪管越长,子弹出膛的速度越快,射程也就越远。像这支鲁密铳,孙厂长曾经试射过,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以上,是鸟铳的两倍。”
“那干脆把所有鸟铳的枪管都加长,秦兵不就如虎添翼了么!”朱由检还没听完,就兴奋地大叫道。
“王爷,没那么简单,”魏二狗忙道,“枪管越长,制造起来就越难。鲁密铳比普通鸟铳的枪管长了不到一倍,但成品率还不到鸟铳的四分之一。造一支鲁密铳的时间,差不多可以造十支鸟铳了。而且后期保养、填装弹药、清理枪膛都很困难,因此射速也比不上鸟铳。”
“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让小伙子给我上了一课啊!”朱由检爽朗地笑道。
魏二狗吓了一跳,赶紧跪在地上道:“小人一时放肆,求王爷饶命!”
朱由检忙将他搀起来,诚恳地道:“这怎么叫放肆呢,你懂得多,就可以给我上课!咱们这里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讲科学和实际。‘二狗’这个名字叫起来有些不雅,你有没有大名?”
魏二狗感动地道:“俺爹妈都不识字,根本不会起名。都说名字越贱小孩越好养活,所以俺家兄弟几个就叫大狗、二狗、三狗…”
朱由检不觉莞尔道:“本王要重重奖励你,还要给你授勋。到时候你一上台,对大伙一介绍,你这名字岂不惹人发笑?干脆本王给你重取个名字,你可愿意?”
魏二狗还在愣神,孙元龙却照屁股踹他一脚,笑骂道:“殿下给你赐名,这是多大荣耀,你家祖坟都冒了青烟了!还不快谢过殿下大恩!”
魏二狗这才反应过来,跪倒在地请朱由检赐名。朱由检略一沉吟便道:“你是研究枪械的,火枪击发之时声如巨雷,震天撼地。不如你就叫魏震吧!燕凌,你记一下:兵工厂厂长孙元龙主持研发铸炮制枪有功,授一等功!兵工厂工匠魏震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授一等功!除按标准领赏外,再额外奖励白银各一千两,过几天公开授勋!”
这可是秦王庄有史以来最重的奖励了,众人艳羡不已,孙元龙和魏震更是受宠若惊,感动得不能自已。朱由检赶紧安抚道:“老孙,年轻人激动一下就算了,你这么大岁数,怎么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快给我擦干了,正事还没说完呢!”
孙元龙这才不好意思地擦干泪水,对朱由检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回答。
现在朱由检最关心的,就是新研发出来的速射炮和燧发鲁密铳的产量能有多大。孙元龙老老实实地回答:“速射炮铸模非常麻烦,成品率又低,只要有砂眼就废了。而且泥模的干燥非常慢,至少也要一个月时间,按照现在的生产水平,两个月能铸一门炮就不错了。鲁密铳稍好一些,但和鸟铳没法比。鸟铳一天能造十来支,鲁密铳两三天能造一支。因为刚刚研制成功,没有殿下的批准,这两样火器都还没开始成批制造。”
“两个月一门炮?这也太慢了点…”朱由检顿觉有些颓丧,照这个速度,一年才生产六门炮,实在是远水不解近渴,难以满足紧张的战事需要。
正愁闷时,魏震怯生生地道:“小人还有个想法,也许能加快铸炮速度,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讲!快讲!”朱由检如获至宝地道,“行不行得通,只有试过才知道!”
--章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