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正泰相信那归义王突利会帮这个忙的。

倒不是说这个兄弟当真可靠。

而是毕竟自己进行了利诱。

即便是突利察觉到了陈家的意图,也会将计就计。在胡人们看来,汉人深入大漠,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历朝历代,根本就没有任何汉人的势力真正能在大漠中扎根。

因而,对于突利而言,新近崛起的草原各个部族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而不是陈家。

前期依靠突厥的帮助,将城筑起来,一旦形成了规模,引起了突厥人的忌惮时,就只能凭借自己了。

一切稳妥,到了月中,却有一道旨意发了出来。

这消息足以震动长安……李世民的步骤很快,几乎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科举新制拟定,昭告天下。

以往的科举,不过是朝廷组织一场考试而已,既无制度性的保障,也根本没有深入至州府。

这种科举,更多的是一种形式。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任何一个制度,没有一个广泛拥护它的阶层,是没有生命力的。

而显然,陈正泰对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言,而李世民也表示了接受,而后依靠这个方针,选择扩大科举的规模。

大唐将科举分为了县试、乡试、会试三个等级。和以往举荐不同,任何人想要高中会试,就必须先进行县试、州试和乡试,此后再进行会试。

中县试者,为童生。

中州试者,为秀才。

中乡试者,为举人。

中会试者,则为进士。

这一切都仿照了后世明清时期的考试手段。

从秀才开始,高中者就有了功名,得了功名,便有了一定数额田亩免赋税的权力。

功名至举人者,可授官,自九品而始,授予实职。而至进士者,自七品而始。

又规定了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若无举人功名,除皇帝特旨,不得升任。

所有的考试,俱都统一,除了必要的经史文章之外,竟还考一定的算学,以及一些常识的知识。

经史文章限定字数,出题以春秋、论语为主,既要切合经义,又要能议论当今的政事……甚至还限定了文体。

其实这样的科举,已经和明清时的科举差不多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主流读书人,还是熟读经史的,若是不将这个作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只怕天下要大乱不可,某种程度,这也是一种妥协。

当然,作这样的文章,也不全然没有用处。

实际上,这样的文章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水平深浅的,你既要熟读四书五经,同时又能熟练的运用文字,同时还有足够的智慧,在短暂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篇有论点、论据的文章,但凡能考中的人,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人。

这样的人若是作诗、作词都是手到擒来,有这样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哪怕是将来为官,其实也有极好的接受能力。

当然……只是到了后来,这些士大夫们自己玩偏了而已。

只是当下的主要矛盾,本质上是皇权与世族之间的矛盾,至于未来这新兴的士大夫阶层产生什么矛盾,显然是以后的事。

至少稳妥的方向而言,任何一个新兴的阶层,未来都可能尾大不掉,可比之当下世族把持一切,对于李世民而言,推广科举,已是势在必行。

至于其他的考试内容,虽然不占主要,可是算学和所谓的通识试,也是一个看点,譬如,通识试里,就引入了一些陈氏课本中的内容,虽然引用的不多。

其实考什么都不重要,真正令人震撼的还是这一次科举直接将触手触及到了府县。

也就是说,大唐再不是每三年,诞生几十年个秀才、明经、进士这样简单了。

每一年,会有许多的秀才、举人,每三年,也会有进士冒出来,范围之广,以及涉及到了哪怕是区区一个县城中读书人的命运。

这就导致,通过科举来求取功名的人数一下子暴增了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人数一增加,势必会导致,哪怕是区区一个小小的秀才功名的人,也会产生自己的诉求,自觉地维护科举取仕的这个利益团体。

他们会自发将没有功名的人排斥在外,形成一个封闭的鄙视链,而后佼佼者登上舞台,凭借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譬如大量的举人和秀才的支持,开始推动整个大唐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谁也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好是坏。

可至少,它在动。

消息一出,自是满朝哗然。

陛下此举,显然让许多人瞠目结舌。

不过,李世民显然还是给世族留了一道口子,毕竟当下识文断字,终究还是这些世族的专利,至少现今而言,世族子弟中试的几率很大。

以至于,虽然很多人看出来,凭借着恩荫和推荐入选为官,将来势必会被排挤,甚至没有功名的人,在朝班中将日益的边缘化,世族们已经开始抱怨。

可至少……这些怨愤,倒不至化为推翻大唐的动力。

何况当今皇上,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军中的将军,十之八九,都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在军中的威望之高,不是寻常天子可比。

真想有什么轻举妄动,也不过是弹指间灰飞烟灭罢了。

只是还是有许多大臣上了奏疏,反对了科举之事。

当然,也未必没有赞成的人,魏征为首的一批大臣,也表示了支持,认为这是寒门进身的道路,未尝不可尝试。

此后,一则则关于科举考试的章程开始昭示天下,科举舞弊将视为形同谋反罪论处,各州县官员,也确定了权责。

为了推进这项科举的工作,朝廷派出了大量的御史,开始巡视四方。

李世民连续举行了七天的朝会,第一天的时候,有上百人出班反对,李世民当殿责骂这些反对的大臣,并且将为首的人流放岭南。

第二日,反对的人就少了,只是旁敲侧击,表达了一些牢骚。

李世民又精神奕奕的当殿责骂了足足三个时辰,口若悬河。

到了第三日、第四日……

那些反对冒出头来的,纷纷被人弹劾,查出他们的过失,有的直接被罢官处置,有的则直接下狱治罪了。

直到了第七日,百官纷纷表示,科举有益于国家,实乃善政,此大唐与前朝之别也。

大家纷纷举例了历朝历代兴亡的得失,无不赞颂陛下的圣明,有此科举作为国策,大唐将兴。

群臣表示了欢欣鼓舞,当然……李世民觉得有几个家伙,虽也唱赞歌,却有阴阳怪气之嫌,于是又当殿大骂。

陈正泰也跟着大队,连续参加了七次朝会,七次啊,耳朵里尽都是恩师痛责大臣的话,从三皇五帝一直骂到了隋炀帝,上下三千年,举出无数事例,然后还要从别人的家族起源开始骂起,你杨氏当初不就是汉高祖击项羽,跑去分了项羽尸首才得了大功,被封了候的吗?什么诗书传家,若无当初这个立下了分尸战功的祖先,何来你们今日。你们王家……

陈正泰有点怀疑人生了,恩师充沛的体力,是这连续七场朝会的物质保证,似乎凡事他一旦铁了心,便决计不会容人质疑了,谁敢质疑,不但撕破了脸皮,当殿羞辱,还要想方设法寻找罪过,罢黜下狱。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从前温和的面貌都是骗人的,一旦触及到了根本的利益,恩师不会介意再来一次玄武门。

世俗的道德,根本不是评价帝王的标准。

陈正泰下了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耳朵嗡嗡嗡的响着,恩师的那些厉声斥责似乎还在耳中缭绕,他也只好苦笑以对,这真的很刚哪,他也只能一个服字。

其实他倒是希望将科举的内容变成课本的内容的。

不过显然,哪怕李世民,也未必能真心实意的完全认同课本中的那一套。

上千年的积习,岂是说改就改。

能增加一些通识的题,就已算是很给脸了。

陈正泰回了二皮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教师们招揽来。

显然……朝廷改弦更张,学堂要生存,就不得不变了。

古人们表面上说话都很好听,其实和后世没有什么分别,虽然大道理,大家都能讲,可实际上大家都是现实主义者。

就如现在求神拜佛很流行一般,可若是那些和尚和道人们说一句求神拜佛只是净化心灵,不能给你求子,不能保佑你发财,你就试试看,保准这天下的寺庙和道观的香火统统绝迹。

可见做任何事,都不能用爱发电。

那玩意是愚弄人的。

学堂想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就实际出发,确保学子们获得足够的功名。

现如今科举的策略虽已出来,可应试的教育,毕竟还处于空白阶段,习惯了依靠举荐的世家子弟们,显然对于应试还一窍不通。

哈哈,这就是陈正泰的强项了,毕竟他是这个世上,唯一经历过残酷的应试教育的人。

因而,这些作为教师的,就率先要开始受培训一番,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如何做题,如何针对考题作文章,如何划重点,四书之中,哪一些肯定可能要考,如何背诵,如何反复的练习。

这些统统都是学问。

显然,陈正泰的这一套,很多人是不理解的,李义府就觉得不以为然,忍不住道:“恩师,这样能成吗?若只背诵,和反复写文章……”

“住口。”陈正泰其实早就想到一旦这样安排,势必引来很多人的不解,他可不觉得自己有给每一个产生疑问的人解释一遍的时间,有些事行不行,还是先做出了效果才是最直观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他道:“不许有任何的疑义,一切听我的布置就是了。”

这话很干脆,也很有霸王之气,李义府无语。

不过陈正泰怎么说,他也只能怎么办。

虽然心里有太多的疑问和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毕竟,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从前学习的方法,不是如此,因而当陈正泰提出这些的时候,他是存着很大疑惑的。

可没办法,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陈正泰列出一个纲目来:“首先,是要做到四书的内容,完全能倒背如流。这一点必须做到,要反复的背诵和诵读,一字都不能错漏。”

众人又是一脸无语。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更讲究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阶段。

固然再怎么研究经义的人,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滚瓜烂熟的地步。

陈正泰随即道:“除此之外,就是史这一部分,要求做到每一个典故都要理解,要列出一个备考的题册出来,要大家反复的学习。”

“做文章……是必要的,需要求所有生员,每月上缴六篇文章,按着考试的规范来写,教师和助教们要将这些文章进行评定,分出优劣,优者,优在哪里,劣者,劣在哪里。”

陈正泰滔滔不绝,一一介绍。

以至于让李义府和郝处俊、高智周等人,也开始怀疑人生了。

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

而陈正泰心里却是偷着乐,我陈某人……想不到也会有这一天,将这全天下的对手们,统统拉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接下来就看怎么暴打你们这些渣渣了。

他布置了下来,学习的任务,显然加重了不少。

教师和助教们已不敢怠慢,尤其是教师,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功底还是很强的,既然了解了陈正泰的意图,再加上这一年多教授弟子们的经验,他们已开始按着陈正泰的吩咐,拟出了学习的计划,以及新的课纲。

这一切对他们来说,虽是满带着疑问,可毕竟是得心应手的事。

整个学堂,两三百个生员,似乎也开始进入了全员冲刺的状态,各班的课程,统统改变。

哪怕是理科班,其制定的目标,也是以举人为目标,进行冲刺。

当然,在李义府等人看来,陈正泰的标准,似乎定得有些高了,这天下多少能人异士啊,而大学堂这里的读书人,无论是家学还是资质,都远不如那些真正的世族子弟,凭什么能脱颖而出?

笑话!

25小说网推荐阅读:四合院:我何雨柱,誓不做吸血包四合院:农场主的美好生活四合院:这个住户恐怖如斯九龙至尊四合院:开局奖励神级厨艺重生1983:从夺回家产开始手握购物app:年代女配赢麻了穿成灾星小村姑,把全村都带歪了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四合院:从返还技能开始美妇村情一天一个补偿包,反手打爆商业圈猛男诞生记四合院:开局拒绝一大爷换房婚礼现场,我和全家断绝关系!重生皇妃之不争宠武纵八荒我一个中介,会点风水很正常吧荒野求生之我的运气有亿点好山村最强小农民四合院:老子农场在国外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身为天庭牛马,我在人间惩恶扬善四合院:傻兄傻弟邢先生的冷面女友下乡知青:直接跟全家断绝关系赤胆特工四合院:我找傻柱报仇,全院慌了最强战神四合院:一人纵横万古神帝穿越古代:悍妇当家每月一首成名曲,打爆娱乐圈四合院:刚得系统,贾家逼我接济狼人杀,神明之上俯瞰人性无敌升级王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80年代剽悍土着女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大佬媳妇甜又野救命!大佬她又开始反向许愿了!神魂丹帝人家采蘑菇,你采百年野山参全职中医万界交易,破产小老板的崛起之路邪御天娇携带亿万物资穿越七零四合院:我在四合院看我火爆全网四合院:这一家子惹不起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25小说网搜藏榜: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变身:武道女帝抗战:我觉醒杀星系统重生皇妃之不争宠武纵八荒我和女神的荒岛生涯重生八零从知青回城开始古玩街直播:你管这叫捡漏?求生综艺爆火后,我成了全民团宠年代:从大山开始仙门弃婿皇上,本宫很会撩校草恋上小丫头狂妻要翻天:沈爷,娶我步步沦陷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我一个中介,会点风水很正常吧[穿越]龙小六星际逆袭记女监狱男管教他比火光更耀眼盛少,又又又发狗粮了边种田边炒股,我是村里的首富穿成反派大佬的黑月光是谁劫走了我的初恋弃妃拒承欢本宫娇养的小奶狗被宠野了重生之农女太子妃非黑即白?不,我是商业巨擘!吾家淘妻不好惹爱妃别跑,本王要以身相许神级提示:开局举报行走的五十万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直播盗墓游戏,呆妹周姐人麻了!舞动娱乐圈身价万亿,校花被我骗光生活费最强少年医圣绝色风华:腹黑召唤师逆天妖妃撩君心凤鸾九霄环佩锁情仇绝世神医开局麒麟肾,吓哭九个绝色娇妻重生从遇到小富婆开始重生七五:王牌娇妻有灵泉重生明星路为动画制作献上美好祝福趁兄弟憨萌,忽悠她做老婆相婿出山你好,我是人间执剑者纨绔江湖:重生公主惹邪王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神临之后权力巅峰:反贪第一人民国地主沉浮存款永远一千,包养我你分期付款全民领主:我能无限鉴定词条!奇门医圣开局校花妈妈给我当秘书师傅和貌美如花徒弟们美母骑士:超神学院时空蔷薇篇我以青铜成就王者都市异能:失落与重拾的力量回穿,卖掉宝藏富可敌国吃上萝莉软饭的科学家只想摆烂第四天灾:鬼子的噩梦来了上门女婿我不当了,你闹啥娱乐:我一个雇佣兵你让我当演员七零之八个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偷听心声:前妻她口是心非未来的我?是天降的白给美少女!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校园异能联盟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用成仙骗我送外卖?逆位迷宫拿着易经去穿越都市僵尸王之万界风卷行戈真千金一睁眼,满级马甲爆虐人渣让你当黑手套,你给人去城市化求生:我的兵种叠加所有升级路线我在华夏镇诸天佛之眼娱乐:这个影帝有点儿帅神级预言家太监,厂督大人的走贩致富路这个学姐我曾见过的天哪,我居然是女票的男闺蜜血泪葫芦弯无敌反派:开局宗师巅峰四合院:签到助力科技腾飞民俗玄学让你发财让你运势旺开局孤儿,觉醒神级序列合家欢?重生1979:开局拒绝女知青!量子火锅才霸道初见红着脸,再见红了眼女朋友劈腿后,我在乡镇医院崛起仙脉觉醒赶山重生1980我能单手锁熊喉伏天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