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阅卷难度最大的是治剧科,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就连这些博士们也意见不一。

为了做到公平起见,刘志规定,这一科必须由两位博士分别批阅,另外指定一批官员交叉批阅。

并且事后由主考官房植,进行随机抽查,三重保障之下,尽最大能力的做到没有遗漏。

而且此科不打分,只评出上、中、下三品,三个下品直接落考,两下一中,也落选。

两中一下,暂时待定,三中则勉强算过关了,两中一上顺利通过,一中两上算为优秀,三上则成为极品。

由于过程比较繁琐,直到三天后才出结果,当然,也一样没有排名次,只是分为上中下三品。

结果张贴在平城门口,所有考生可以自行前来确认。

腊月初十,一大早就有许多考生聚集在城门口,等着张贴榜单,谁都想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成绩。

当然,有部分实在考得差的,也有自知之明,考完后直接打包走人,灰溜溜地冒着风雪回家去了。

之前他们耻高气昂,还以为凭着家族势力可以轻松晋级,却没想到折戟沉沙,输得灰头土脸,实在没有脸面留在京城。

反而是那批忧心忡忡的寒门子弟,等到题目贴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吃了定心丸。

他们没有能力舞弊,一路都是靠着成绩升上来的,现在突然发现大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黑暗,都是意外之喜。

平城门对面的几家酒肆,今日的生意特别火爆,连大厅里都挤满了人,全在兴奋而紧张地期待着。

王沐也在其中,他没能买到题目,心中一直有些抑郁,但后来发现题目并不算很难,这才转忧为喜。

巳时正,几名官员带着侍卫走了出来,人群顿时激动起来,呼啦啦全都跑了出去,将城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两名侍卫拿出几卷纸书,摊开悬挂于城门旁。

王沐手脚快,奋力挤在了前面,目光匆匆地在下品里面扫了一圈,一股喜悦瞬间充满了心房。

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下品里面,也就意味着,他没有落选。

当然,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没有进上品的本事,于是安心地把眼光投向了中品的榜单。

果然,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名字,顿时喜笑颜开,此时许多录取的考生都开始欢呼起来。

他们与身边的朋友分享着自己的喜悦,相约一起去庆祝狂欢。

也有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来看榜,或者自我估计过高,结果却发现事与愿违,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五百多名考生,能进入上品的并不多,总共只有二十五人,也就是说,每二十几人中,才有一人进上品,殊为不易。

令人惊讶的是,各州的榜首只有一半进入上品,其他的大多都是京师考生,但也有几匹黑马杀出来,之前他们名声不显,着实让人意外。

考前大家热议的几名才子,都是久负盛名,结果也确实是实至名归,全部都成为上品。

按照大汉的规矩,大考中只要能进入中品,基本上就已经稳了,只需静候吏曹分派官职。

只不过都是些县一级的普通官职,不可能进入中层。

而能够进入上品的,肯定会受到朝廷的重视,也会进行重点的培养,所分配到的资源,毋庸置疑肯定会更好些。

只是这次落榜的人员比较多,接近三百人,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是世家子弟。

这个结果,让大部分的世家都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就仿佛被人当面抽了个响亮的耳光一样。

当然,也有的世家注重族中子弟的教育,所派出去的弟子全部入围,不但无损声誉,反而让人更添敬重了。

且不说外面的考生们欢喜两重天,此时宫内的刘志,正与一干大臣们,讨论着那二十五名上品考生的治剧考卷。

中德殿里,太傅马融、翰林苑主编梁不疑,太尉黄琼,司徒尹勋,司空袁汤和尚书令袁盱,以及几位文采和能力都比较出众的高层,都赫然在座。

当然,更少不了三位主考官,以及主管教育的太常费兴,太学院祭酒和几位首席博士。

大殿中济济一堂,十分热闹,众人都在传看着被选为上品的卷纸,不时地低头小声议论着。

能被三位阅卷人同时定位上品的考生,自然都有着独到之处,刘志昨日就已经全部看完了。

其中有几人的观念很得他的赏识,特别是一名叫陈寔的颍川考生,洋洋洒洒写了十来页。

他的论调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民无饥荒,则匪患自解。

陈寔以最底层的黔首为立场,痛斥了巧取豪夺的地方豪强,水利失修,百姓收入经过重重盘剥,最后要么所剩无几,要么还有可能倒欠。

他不但清醒地指出民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详细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

最后还列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全方面地为百姓着想,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惜。

虽然没有明说,但通篇都有种民为社稷之本的影射。

一个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是绝不可能写出这般实际的文章,此人必定出身寒微,并且长期与百姓们相处在一起。

刘志有理由相信,这就是他要寻找的人。

虽然他的理念过于理想化了一些,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全盘照行,但他一个出生于汉代的古代文人,能有如此超越时代的先进思想,着实罕见。

但即使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所有看过文章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其人的确能力出众,品德高尚。

这也是哪怕阅卷人不赞成他的观点,仍然会给他个上品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他就是不仁慈博爱,对于一名读圣贤书的文士来说,道德永远都是挣不开的枷锁。

而其他那些上品文章,虽然也独树一帜,但出发点都是从地方官或者统治阶层入手。

对于朝廷诸位大佬来说,陈寔的观念未必就是最好的,他们各有欣赏的文章。

众人议论纷纷,分别选出自己中意的试卷进行讨论,在他们心目中,这些人的政治观念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却潜力无限。

“明日在玉堂殿举行殿试,现场出题问策,朕亲自点出前三名,赐宴巡街,以做天下之表率。”

刘志这个做法倒是十分新奇,要知道以往的殿试,并不会有任何形式的赏赐。

当然,谁也不知道这是后世唐宋时的常规操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正是这份无与伦比的荣耀,让天下人趋之若鹜,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

如今他正在想办法调动全民读书的积极性,这些后世的经典做法自然是顺手拈来。

“朕想给前三名起个雅称,不知诸位有什么好主意?”

那时候殿试第一名就直观地叫做策首,其他的也只是平淡地称为第二第三等等。

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没有必要,但些许小事,又不关系到朝政,陛下有此雅兴,群臣自然也乐得附庸风雅。

“这头名嘛,称为策元如何?”

此事老太尉黄琼最积极,立刻脱口而出。

元,首也。为气之所始,因此古代新年第一天称之为元日,后来引申为第一的意思。

只是策元与策首,认真说起来并无二致,算不上什么雅称,其他诸人都不赞同,但也没有出言反对。

刘志本想引导一番,然后得出状元这个后世公认的名称,但他到了此时才发现,由于考试方式的不同,状元的这个“状”字,放在现在根本无法解释。

见他沉默不语,另一名太学的首席博士也忍不住提议,“不若叫殿元大气一些。”

殿元,大白话就是殿试第一名,说起来倒也形象贴切,但刘志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不可,殿乃神圣之地,岂可随意用在一介儒生身上,此乃大不敬。”

还没等刘志出言否决,便有一名大臣不悦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众人立马反应过来,这不是压了“殿下”一头么,确实是大不敬。

那名首席博士顿时老脸一红,赶紧拱手告罪,“陛下,臣思虑不周,差点逾越礼制,还请责罚。”

刘志摆摆手,“无心者不为罪,博士无需担忧。”

“谢陛下赦免。”

首席博士赶紧谢恩,他是正统的文人,并不熟悉权术,现在才知道,朝堂上随便一句话,就可能获罪。

吓得他立刻闭口不言,再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

“臣觉得,魁首这个称呼比较雅致,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常费心伸手捻了捻胡须,含笑提出了建议,黄琼眼睛一亮,第一个表示赞同。

魁为北斗第一星,《吕氏春秋》中便将文采出众人的称为魁士,首的意思就更直白了,就是第一名。

当时还没有魁首一词,费心此举也算是首创了。

众人仔细一想,都轰然叫好,刘志也觉得叫魁首比较合适,既大气又文雅,很符合策首的身份,没必要胶柱鼓瑟,死扒着状元这个称呼不放。

于是颔首笑道,“费太常心思敏捷,这魁首之名就定了。”

决定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名称就随便多了,毕竟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策首上,后面两人尽管也十分优秀,但在那种高光时刻,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刘志稍微一引导,便定了榜眼之名,所谓眼,本就左右一双,意为榜首之眼。

这名称贴切形象,众人都是莞尔一笑,不假思索地投了赞成票。

其实按刘志的心思,是想把第三名订为探花郎的,多雅致的名字啊,让人一听就仿佛见到了那个丰神俊秀,头插红花,骑着枣红马从长街而来的翩翩少年郎。

可到目前为止,赐宴插花游街这些招牌的庆典活动,都还没有开始,所以只能暂定为榜眼,等游街时再即兴改名,这样大家才会感同身受。

当然,名称都是小事,明日的殿试才是重点,各位朝廷大佬云集,将会在这一众新晋殿试考生中,招揽自己中意的人才。

腊月十一日,玉堂殿群英荟萃,这是刘志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策问,他自知水平有限,提前召来智囊做足了功课。

这次殿试,他有意要将之办得隆重浩大,让这次行为具有庄重肃穆的仪式感。

要让天下的学子们都看到,以学入仕,才是无上荣光,为那些觉得出头无望的莘莘学子,点亮一盏指路的明灯。

玉堂殿在南宫诸殿中,规模只稍逊于崇德殿和中德殿等主殿,是重要的仪式举办地之一。

巳时正,二十五名上品考生鱼贯而入,殿内的场景让人的心都绷紧了,两边列席而坐的,都是大汉的公卿和博士。

他们要么是站在大汉帝国权力巅峰的人,要么就是站在儒林最权威的学者,总之任何一人平时都是他们需要仰望的存在。

现在这么多大佬莅临,只为了看他们现场发挥,真是压力山大啊。

胆子小,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考生,顿时心跳加速,头上冷汗直冒。

随着司仪高呼“陛下驾临”,刘志在一群人簇拥下缓缓走上玉堂殿。

他的目光在那群待考学子身上扫了一圈,便停在了一名四十多岁的儒生身上。

虽然他从未见过陈寔,但他立刻便肯定了他的身份。

此人身上的气质明显与众不同,更沉稳,也更质朴,还掺杂着历经风霜之后的洞明与透彻。

这是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看透世情却不偏执激烈的文士。

不过,他的目光也只是多停留了一瞬,并不希望因此引起不必要的联想与猜测。

随着皇帝亲临,策问正式开始,刘志看着台阶下整整齐齐列队站立的二十五位考生,个个都严阵以待。

“诸位,如今大汉灾患频发,粮食短缺,然上下依旧嗜酒成性。

问,朝廷是否应该短期禁酒,或者恢复武帝时榷(què)酒制?”

此问题一出,满堂都是一惊,不但考生们十分意外,就连那些大臣们也完全意想不到。

人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暗中寻思着:陛下,这是何意?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