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25小说网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第226章 四府并立

建和三年的正月间,一直平安无事,快到月底的时候,青州传来消息,贼首东郭窦全军覆没,投海而亡。

他的死也标志着席卷四州,绵延大半年的叛乱,终于宣告结束,只是这胜局早已注定,所以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

当然,秋后算账是免不了的,青州原州牧因尸位素餐,克敌不利被罢免,泰山郡太守李膺有勇有谋,战后民生恢复有序,被破格晋升为州牧。

这提升的速度,可谓是让人眼红了,不过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本领,也由不得人不服。

所以李膺的晋升,几乎无人质疑,由尚书台提名之后,全员通过。

荆州牧因为事后查出与赵戒有勾连,也被一撸到底,甚至还抄家流放,武陵郡太守董班,被提名接任。

董班这一年来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不费一兵一卒收服了武陵郡匪徒,并挥兵北上,协助镇压匪患。

何况群臣心里头都跟明镜似的,董班是皇帝心腹,又是前太尉李固的弟子,所以此议也是顺利通过。

陆奉因为平匪有功,也被擢升为荆州兵曹,总管一州之军事。

其他各州和郡县也相应地罢免了许多官员,这一轮清算旨在将赵戒和梁冀余党挖除干净,彻底清除毒瘤。

朝廷各方势力闻风而动,纷纷想办法推荐自己人,这一次大换血波及到五六个州,官员数量十分庞大,一下子腾出了许多空缺。

刘志规定,由三公和尚书台、御史台共同审核补缺名额,最后的名单必须交由他亲自批示。

这是为了防止某个势利大肆安插人手,导致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如此庞大的国家机构,作为皇帝他无法做到全面掌控,只能运用平衡之术,让多方势利互相制肘。

去岁御史台改组后,有个隐患他一直没来得及革除,打算趁此机会在朝议上抛出来,让群臣讨论。

如此大事,自然必须先与三公及尚书台等重臣事先商议,达成共识。

这日无朝会,刘志朝召集相关人等,于中德殿议事。

“诸位,按旧制,各州刺史轶千石,负责纠察一州官吏,然州牧则轶二千石,统领一州之军政邢狱,这其中朕总觉得有些不合理。”

几人面面相觑,刘志的意思很明显,想节制州牧的权力,汉代刺史和州牧之间几易其职,其职责划分之争也从未断过。

去岁改组之时,黄琼等人就颇有微词,但当时他忙着大考事宜,无暇他顾,便拖延至今。

现在皇帝主动提起,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不过,两个月前刚刚改了一遍,不可能马上又改回来,如此反复无常,朝令夕改,会严重损害朝廷的公信力。

沉默中,御史中丞张陵率先开口,“州牧辖一州之军政财权,其权力之大,已然胜过诸侯王,可将其军政财三权分立,相互节制监督。”

天下共分十三州,州牧之权力确实太大了,可见注意到这问题的朝廷重臣不是一两个。

袁盱也点头附和,“张中丞此议不错,臣以为可将各州兵曹之权单独归于朝廷直属。”

各州兵曹在结构上属于尚书台兵曹,但实际上由于官阶过低,州牧可随意调动。

若将兵曹明确划归中央朝廷,则州牧便不再能随意支配了,相当于剥夺了他的军事直属权力。

黄琼对他们的提议大加赞赏,补充道,“各州也可专设一职,归于大司农下辖,负责一州财权。”

司徒尹勋也出主意道,“邢狱方面,臣觉得也可直属邢曹节制。”

……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州牧的权力就被瓜分得七七八八,可问题又来了。

州牧既然不可总领一州之军政财权,那郡太守呢,是不是权力也过大了,再以此类推,县令和县长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

于是又商议将此架构从上到下推行,逐级明确分工,在此过程中,刘志一直做出认真倾听的架势,却并不拍板。

直到众人都告一段落了,这才缓缓开口,“诸位的意思,朕都听明白了,然财政之权若分开行使,恐又会造成政令不通之虞,吾以为此二权不宜分。”

东汉时期的政府结构十分庞杂,结构繁复,就如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却主次不分。

若按刘志的意思,自然是大刀阔斧地删繁就简,只可惜到目前为止,他还没那个底气,只能引导他们一步步来。

要是州牧的职责被削减太过,岂非又成了主次不分,所以他坚决地否定了将财权独立出去。

“还有,各州兵曹的级别是不是太低了,即使直属于尚书台,也难以与州牧抗衡。”

涉及到尚书台,袁盱自然不好再说话,尹勋立刻默契地跟上,“尚书台职责范畴广,然级别过低,以至于其政令难以通行。”

皇帝越来越器重尚书台,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尚书台与三公府已经不相上下。

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尚书台下属的级别一直与权力不相匹配。

刘志顺势道,“这个好办,尚书台从上往下,各提一级不就解决啦。”

黄琼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什么时候司徒府与尚书台连成一气了,合力想架空他这个太尉不成。

“何必如此麻烦,各州常驻一位校尉岂不是更好?”

他这话原本就是讽刺,东汉时期除了边关之外,其他州都没有常驻军队,一旦有事必须从中央和边关调兵。

气氛顿时有些凝滞,刘志却假做不知,笑道,“朕有个想法,各州加一个屯田校尉,招募人手开垦荒地,以确保军用粮草,如何?”

汉代的屯田校尉,是个很特殊的职务,名为武职,也隶属于武官系统,但却分管行政。

此职初置于汉武帝时,秩六百石,掌轮台、渠犁驻防及屯田事务,独立行使职权,至汉宣帝时隶属于西域都护府。

屯田校尉掌管屯田区的生产、民政和田租,也相当于该区的行政长官,独立于本州之外,所产都供应于军队。

这个屯田校尉的主意,刘志考虑了很久,各地因为连年动乱,田地抛荒的比较多,若不利用起来,又会被世家豪强瓜分殆尽。

何况这几年军费开支越来越大,中央财政也难以负担,屯田之举,一举多得,于刘志而言属于退而求其次的过渡之策。

将来一旦他改变主意,决定攻打西羌,这些数目庞大的军户,就是现成的后备部队。

“这……”

黄琼一时没想明白,有些犹豫,“各地没这么多屯田区吧?”

袁盱与他素来不睦,立刻反唇相讥,“别的我不知道,但青州、徐州、兖州和豫州等地,受匪患所累,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这些田地岂不是正好拿来屯田,减轻朝廷负担。”

“其他州田地虽然不是很多,比较零碎,但若是能利用起来,也能收容部分流民。”尹勋也在旁边补充。

“还有,最近几年各州时有动荡,若是能有一支军队,闲时自耕自足,一旦有匪徒作乱,又可及时出击,岂不是比各州牧拥兵自重的好?”

说话的是一直没吭声的司空袁汤,大汉的匪患已成常态,不容回避,一般的小规模叛乱,都是让地方自己解决。

导致各州各郡明明没有设校尉,却实际上拥有军队,造成了许多隐患。

这一点,刘志也深知其害,三国时,各州牧几乎都割据一方,成了一地诸侯,逐鹿中原。

究其根源,正是自顺帝以来形成的行政漏洞,随着黄巾起义席卷天下,最终使得各州牧趁机脱离了朝廷的辖制。

朝廷中已经有部分心忧天下的有识之士,注意到了这一点,很显然,袁汤就是其中一位。

数方夹击之下,黄琼节节败退,不得不做出了让步,默认了屯田校尉的设立。

初步达成共识,刘志便宣布罢会了,这事情明天还需要在朝会上重新商议之后,才能正式决定下来。

有了几位朝廷大佬背书,第二日的朝会也只是走个过场,黄琼心内不爽,全程保持了沉默。

昨日回府之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从刘志亲政以来,三天两头的改革,弄得人目不暇接。

最开始他还很高兴,觉得遇到了一位明君,可以一展宏图,但现在事情已经越来越不受控制。

这位看起来毫无城府,行事风格天马行空的少年天子,明明稚嫩得能掐出水来,却东绕西绕,把他带到了沟里去。

莫非他们都看走了眼?

可奇怪的是,刘志做起事来并不周全仔细,手段生涩,丝毫也不老道,这一点有目共睹,并非他一人如此以为。

昨夜他翻来覆去想了一夜,半夜里爬起来又召来几位心腹幕僚相商。

几人从刘志登基以来开始分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一路走来,居然不知不觉扳倒了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梁冀。

垂帘听政的太后黯然收场,骄横任性的皇后也落得独守皇陵。

太尉府的职权一年来一再被挤压,如今已经大不如前,手下权力被尚书台分走了一半还多。

如今小皇帝又跃跃欲试,大有扶持激进派,想大兴兵马的意图。

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因为年少气盛,想学武帝征伐四方,开疆扩土吗?

可而今的大汉早已非武帝之时,其国力根本支撑不起这样庞大的战争。

何况即使是丰功伟绩的武帝,这么多年来,私底下也一直有人认为他穷兵黩武,罔顾民生。

不行,若是天子真有如此不切实际的疯狂想法,他得想办法阻止才行。

朝会上,由尚书台牵头,开始热议节制州牧的命题,对于各州牧的滔天权势,眼红的朝廷大佬不少,趁着他们还没稳固势力,人人都想踩上一脚。

很快,屯田校尉的决议就通过了,而且各州郡另行设立刑曹属官,专事刑狱律法。

朝会明确了各州牧的职责范畴,第一便是承宣政令,承接朝廷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郡各县,并督促其贯彻实施。

第二是管理属官,负责管理下辖郡、县各级官员,发放俸禄,考核政绩,弹劾与推荐官员。

第三是掌控财赋,征收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管理户籍、税役、田数等民事。

各郡各县长官职责范畴以此类推,各州军事由屯田校尉掌管,但可动用兵力,不能超过一千五百人。

如遇调动,需各州牧和副御史以及校尉三方协商通过,并同时报备朝廷。

州刑曹负责刑事审理和判决,以及汉律的推广学习,但重大刑案必须报由尚书台邢曹审核。

州牧轶比二千石,属于朝廷大员,正经的封疆大吏,郡太守改称郡守,轶二千石,而县令轶千石,县长轶比千石。

屯田校尉按旧制轶六百石,级别过低,改为轶千石,而州刑曹的级别却犯了难。

尚书令轶比两千石,其下尚书轶千石,各曹才六百石,职责与级别明显不对等。

在袁汤和尹勋以及张陵、曹腾这些大佬的集体发声下,尚书令改为与三公并列的轶万石,各曹改称尚书,轶比两千石。

这样下属州刑曹便顺理成章提为千石,郡刑曹为六百石,县级为四百石。

黄琼一直冷眼旁观,眼见得袁盱眨眼间变成了与三公并列的朝廷大擎,再看向高居御座之上的少年天子,不由得心中一寒。

罢朝时,许多大臣都围住袁盱恭贺,黄琼也含笑走过去,拱手道,“袁公今日真是风光无限哪。”

袁盱一笑,二人之间的嫌隙由来已久,面子上却不得不顾着,大方回了一礼。

“承蒙皇帝厚爱,盱甚是惶恐,还请太尉以后多行方便。”

“哈哈,好说,好说。”

黄琼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哈哈,便拂袖而去,眼角余光却瞥见廷尉穆迁笑吟吟地上前恭贺袁盱,心中顿时怒气横生。

这些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左右逢源,就没几个靠得住的。

回到太尉府,才刚坐下,便陆续有十几位臣子过来拜访,这些人都属于太尉府属官,对于今日尚书台……

不,从今天开始,袁盱已经有资格开府,所以不再是尚书台,而是尚书府了。

从前有大将军府,如今俨然又成为了四府并立的局面。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