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斐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各式各样的手段,最终总有其目的。对于大昌来说,对蒙萨的控制才是它的目的。至于各种人的各种说情或是影响,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大昌要控制蒙萨,很重要一点,就是不能让蒙萨太过强大。陆斐在大昌的日子太长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大昌文化的影响,也会与大昌的勋贵们建立或虚或实的关系,所以总体来说,丰裕帝应该还是希望陆斐回去之后,能够顺利继承王位。
同样,由于陆斐长期在大昌,那么他在蒙萨国内的力量自然相对弱小,所以,给他一位有力支撑的王妃,是十分合理的。
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给陆斐指定一位大昌完全掌控的王妃,那么这位王妃可能反而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作用。因为陆斐会非常防备她。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指定梅清也算水到渠成。
只是,梅清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旨意果然在第二天到达。
因为先有小太监过来传话,旨意是下达到真正的陈府,也就是陈伟岩的府邸的,梅清自然也回到陈府接旨。
旨意很简单,不过是一堆赞扬的话,然后指定陈婉为蒙萨靖王妃。
陈伟岩和范氏都十分惊讶。
自从宫学停了,范氏也让人请过几次,让梅清搬回府中来。毕竟是嫡长女,没有了每日需要入宫的借口,总在外头住着也不像样。不过都被梅清用这样那样的借口拒绝了。
范氏当然明白,住在外头可比府里自在多了,不过她这个继母,样子做到也就是了。不回来也没所谓。真要回来了,她自己所出的子女都要称梅清为大姐,很多事情也别扭得很。加上梅清手头宽裕。很是给了些贴补,所以也就随她去了。
不想这一日忽然来了这么个旨意。转眼梅清就要嫁了,还嫁给了蒙萨的靖王。
总算她还没被震晕了头,给宣旨的公公塞了个大红包之后,又得了个消息,冯嫒被同日指给陆斐做为第一侧妃。
梅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冷笑了一下。
果然不让人省心。
一般来说,王爷可以有多个侧妃,但是因为侧妃是有位分的。通常如果有四五位之多,已经算多了。
而被指定为第一侧妃,意思就是,如果王妃薨逝,那么这位第一侧妃就是顺理成章顶上的人。
就是说,干掉梅清,冯嫒就可以上。
这是让她们窝里斗呢。
可以说,将梅清指给陆斐,让他有个强内助,是相对蒙萨王位其他竞争者的制衡;而指定冯嫒为第一侧妃。则是对梅清的制衡。
互相牵制,达到都控制在手心里的目的。
还真是贪心呢,梅清心里暗暗念叨着。
不过。从表面看来,这个指婚非常有问题。
大小问题。
梅清为正妃,冯嫒为侧妃。
在很多人看来,十分不合常理。
高层的联姻,有非常明确的代表意义。
比如,张家把嫡出的女儿嫁给了李家的嫡子,那么张家和李家几乎就是一体,至少是一个派系,因为在连坐的法律体系之下。姻亲很可能受到影响,这也是强调门当户对的原因之一。
再比如。张家和李家身份差不多,张家把嫡女嫁给李家的庶子。或者将庶女送过去做妾,几乎可以肯定张家是在巴结李家。
谁娶了谁,谁又嫁给谁,绝不是两个年轻人的私事,而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事情。
正因为涉及无数的利益纠葛,所以大户人家都要提前好些时候议亲,必须仔细挑选,即便有了合适的人选,也不能直接找媒人上门,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旁敲侧击,弄清对方的态度,然后再正式提亲,自然耗时久长。
皇家自然不担心被牵连,但也涉及许多考量因素。比如,皇帝将公主下嫁给某家,除非谋逆之类的大罪,那家人大概就不用担心被问罪。不然岂不是表示皇帝的眼光很差,竟然将公主嫁过去?
外戚也是敏感人群。所谓帝党、后党,乃至皇子们的派系,好些也是通过联姻实现的。
所以冯嫒作为冯家嫡出的女儿,被指为侧妃是相当的奇怪。
准确地说,她做某位王爷的侧妃并不奇怪,如果正妃的身份够尊贵的话。
但在如今这种情形下被指为靖王侧妃就很奇怪了。
估计这指婚的旨意下达之后,猜测与质疑的声音就不会少。但这些自然不是梅清所需要考虑的。
拥有一位强悍的领导者,风气会随之变化。
丰裕帝周恒,曾经是一位强悍的帝王。
所以他能够一言九鼎,统领全国,挥斥方遒,拓展疆域,创下不朽的功勋。
他是曾经的强者。
遗憾的是,在强者下方,很难有别的强者。否则自然会引起激烈的冲突,直到一方放弃为止。
对于丰裕帝来说,他就是规则,规则就是他。
他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现在他老了。
他渐渐变得随意而任性。
意识到既使贵为天之子,恐怕生命也会有终结。
他开始放任自己从前压抑的个性,尝试从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
当最顶端的上位者开始放松自己的控制之手,从他身边的人开始,风气也开始变得随意起来。
皇上不再关心朝政,大臣们便开始计谋百出地夺权。
皇上贪恋温柔,后宫便开始挖空心思地争宠。
皇上喜爱新奇,自然有无数的人跟在旁边服从、怂恿……
皇上不再约束自己,皇后也就放弃了端庄的面具,太后也不愿意维持慈和的笑容。
梅清觉得有些庆幸,好在,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地方。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不过,在之前,还有好些事情得处理。
头一件。就是宜妃。
梅清觉得如果将宜妃看成西施的话,无疑她是非常成功的。
不论有意抑或无意。宜妃的到来,显然是丰裕帝心志软化的开端。
梅清不想去评判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无论善良还是凶狠,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就会形成的。
但是,宜妃之前说的,要和她一起从大昌离开。这个怎么实现呢?
如果可能的话,她还是愿意提供帮助的。
梅清没有想到的是,宜妃的动作比她想象的快得多。
指婚靖王的事情所引起的议论还没有完全铺开,宫廷里便发生了一件震惊所有人的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与声腺。
至坤宫着火了。
大昌皇宫无疑是伟岸而精美的,但其中起决定性支撑作用的,还是巨大的木材。
所以防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御膳房和极少数被允许设有小厨房的宫殿,各处都是基本上没有明火的。
熏香的香炉,取暖的手炉,也都由专门的宫人小心翼翼地处理。
集中供暖的地龙。这个时候还根本没开始用。
偶尔有小小的火患,也都是下等的宫人太监居处,由于过于拥挤。用火不甚引起的,相关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所有人都对火谨慎万分。
没想到皇上最宠爱的宜妃所居住的至坤宫,竟然会被大火烧毁。
至坤宫是在夜里起的火。
火焰从宜妃的卧房开始慢慢燃起,不知道是不是一开始就被熏晕了,寝殿中的人都没有发出求救的呼喊,直到火势越来越大,外边儿的人才发现,此时已经基本上很难控制了。
冲天热焰,滚滚黑烟。
底下无数仓皇跑动救火的人影。
水龙队的人拼命冲上前去。控制火势的蔓延。
整个宫廷都能闻到烟火的气息。
整个京城都被震动了。
已经好些年没有发生这么大的火灾了。
皇上和太后听到消息,都震怒异常。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算完全扑灭了火,但是至坤宫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上面还冒着缕缕青烟,里面炙热无法翻看。
宜妃如果在里面,肯定是神仙也救不活了。
皇上夜里听到消息就要赶过来,被众人拼命拦住了。天亮之后见到这样的情形,反倒一言不发,沉默地看了很久,然后直接转身走了。
没有人会因此认为皇上不生气。
大批的太监们不顾烫人的气息,爬到废墟之上,将烧毁的东西一件件搬下来,清理现场。
水龙队继续洒水,防止死灰复燃。
大家都在努力保住自己的命。
对他们来说无比宝贵的性命,不过是一念之间,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好在皇上好像没有迁怒的意思,也许他还记得宜妃娘娘的宽容性子,不想在这个时候大批杀戮。
傍晚时分,终于清理的差不多了。
当然没能找到任何一个活人。
尸体倒是有几具,都已经看不出谁是谁了。
清点明白剩下的人,自然就知道尸体是谁了。
宜妃没有出现。
也许出现了,是认不出的那几具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太后非常非常生气。
她当然并不喜欢宜妃。但宜妃在后宫里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与贵妃,她居住的至坤宫竟然能发生这样的祸事,那其他妃嫔,乃至皇后、太后的安全如何保证呢?
这才是她生气的地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