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又过了一年,大唐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变的愈发的繁荣。
整个国家一幅欣欣向荣的样子,无论是人口还是军力、国力都是这个时代的最巅峰,大唐出品的白糖、茶叶、玻璃、棉布全都是世界各地最抢手的货物,随着人口的增加,已经出现了很多人没有地种的情况。
这个时候一个流言已经在海边的大唐百姓哪里传说,有人在招人出海种地,只要愿意去的就给安家费一千贯,到地方就发种子粮食农具,连牛都发,还给房子。要是夫妻二人都去,那就给三千贯。
开始还有人不相信,哪里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可是当来人把钱拍在桌子上的时候,那家人立刻就同意。但是来人很小心,一个村子也就招一户,一个县也就招几十个人,还不敢去内地招人,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样放松户籍管制,人口也是资源。只能偷偷摸摸的先搞几批人出去。
长安城又到了处处飞花的时节,百姓们已经忘记了李世民的驾崩。长安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橄榄球联赛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每场都是人满为患。
郊外的草地上,花园里到处都是踏青游玩的人,大家脱下臃肿的棉衣,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所有人都喜笑颜开,生活在这盛世的确非常的幸福。
感业寺门前已经戒严,皇家仪仗把这里堵的水泄不通。庙里的尼姑都在门外站的整整齐齐的迎接李治的到来。
今天的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说要给父皇祈福就到了感业寺来上香,寺庙里已经清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李治在主持的陪伴下在大雄宝殿上了香,然后又给了香火钱。主持热情的邀请李治到贵宾室去休息,却被李治拒绝了:“今天天气真好,我就到寺庙后面一个人转转。”
那主持刚想说我陪,却被李治身边的一个太监用眼神制止。
到了后面的小花园,这里一个人也没有,李治本来平静的脸色突然红了起来,小声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他身边的太监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也是李治最信任的人。他点头道:“陛下,都安排好了。”说完,他推开门,等李治进去了以后,把门关上然后就站在门外等候。
李治迈入花园,他的心竟然有点紧张,作为一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这个情绪是很罕见的,也是他不顾伦理非要来见她的原因所在。
走了几步,就看到武才人就从旁边的道路里转了出来,仿佛就是当初他们两在御花园初见的样子,那笑容还是那样的明艳,虽然带着一点憔悴,却是有着别样的味道。
李治怔怔的看着笑颜如花的她,仿佛看着珍宝一样的怎么也看不够。还是武才人走上前拉着他的手道:“就这么站一天吗?”
走到了一个凉亭,两人坐下来依偎在一起,互诉衷情和对方的思念。快乐的时光都是短暂的,两个人连饭都没有吃,就在那不停说分开后的事情,武才人看到李治谈到政事的时候,脸色不太自然,于是就关心的问了句:“陛下,怎么看你脸色凝重,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李治本来不想说,自己是一个皇帝,却被人处处拿捏,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不过压抑在心中一年多也要找个人倾述,他想了想道:“父皇临终前看我年纪小,就让舅舅辅佐我处理政事,但是他这一年来很多事情都是一意孤行,根本就不听我的意见,把我当小孩子看,实在是可恼。”
“呵呵,就这么个小事。我还以为有什么国家大事把你难住了呢。”武才人听说李治为了这点小事烦恼,捂嘴笑了起来。
“是吗?你有办法解决?快说。”李治还真没有想到今天来上香竟然还有这样的收获。
“这件事你要从外面入手,政事堂现在肯定是长孙无忌一手把握,无论怎么争那些家伙都是帮他说话。”武才人谈到这个自信满满:“陛下,你现在只要让人在大唐日报上发一篇文章就说长孙无忌借着托孤大臣跟陛下舅舅的身份,想要效仿霍光做一个权臣就好了。只要长孙无忌不想造反,他必然会做事收敛很多。然后再安排一个他的对头进政事堂,天天跟他打对台,陛下你就做裁判,这样不就尽在掌握了吗?”
“只要一篇文章就能搞定?大唐日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李治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就能解决。
“陛下,你在宫中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大唐日报已经发行了全国的各大城市,在官员和学生中有很高的声誉,只要上面说什么,他们都会相信。你想想,先帝尸骨未寒却发生这样的权臣欺主的事情,那天下人就要把长孙无忌给骂死。他还能不收敛吗?”
“那个报纸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李治喃喃道:“果然他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一个简单的,可惜就是回不来啊。”
“陛下你说的是蓝田郡公吗?大唐日报是他家的?”武才人好奇的道:“我在宫里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在这里也经常看报纸,实在佩服他。陛下为何不把他给召回长安,听说他跟长孙无忌是死对头,又跟陛下你感情深厚,是你的老师?”
李治当然不好意思说当然因为自己想要提亲的事情就疏远了对方,他含糊道:“你的这个建议不错,我回去安排人去试试。”
看天色已经不早,两个人依依不舍的离别,在李治要走出院门的时候,武才人才哀怨的道:“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陛下。。。”
李治脚步一顿,然后低声道:“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得到了李治的承诺后,武才人心里的石头才放了下来,提醒李治道:“陛下,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唐日报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样的舆论工具在以后的岁月里要用很多。”
一周以后,大唐日报上忽然有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文中隐晦的点出本朝有人效仿霍光,想要以外戚专权,立刻在朝堂跟民间激起了公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