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终于在第二天凌晨起了对巴勒莫的进攻。
选择在凌晨进攻是明智的,这显然有助于挥德、意军的6、海、空优势……6军的火炮、坦克,海军的舰炮以及天空的战机,在视线良好时才能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凯塞林对德军下达的命令是:“必须在一天内就能收复巴勒莫!”
凯塞林这是决定以快打慢,也就是不管盟军搞什么鬼,巴勒莫是陷阱还是什么的,反正德军能在短时间内收复巴勒莫就没错。
这也一直都是德军“闪电战”的作战思维和风格,管他前面是什么牛鬼蛇神,用最快的度结束战斗才是王道。
这也给了张弛和佐阿夫兵团相当大的压力……
德军这两个师不愧为德军的精锐部队,一开打那攻势就像是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的朝巴勒莫涌来。
如果说德军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各部份之间协同得十分紧密。
这种协同不仅仅是不同兵种之间的,比如空军与6军之间的协同……地面进攻碰到较难攻陷的火力点时,他们总是会联系空军予以解决。
另外还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等都做得很到位,部队内部也是彼此依托互相掩护,而且显然在战前做了细致的统筹规划,于是攻势就一阵紧过一阵,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停顿也就没有给佐阿夫兵团休息的时间。
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闪电战”本身讲究的就是协同,否则以德军那些并不优秀的坦克,是无法像快刀斩乱麻似的突破敌人的防线的。
好在张弛在战前也做了细致的准备,城外大片的雷区给德军的攻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后来张弛才知道,德国人的攻势其实是从昨晚就开始了,他们就近调了两个师的意大利军过来排雷……德军当然知道要靠他们进攻是靠不住的,所以就指望他们能为德军扫清前进的障碍。
但意军的德性却又再一次让德国人失望了……排雷的工作其实并不复杂,手榴弹、探雷器,甚至竹竿拍打都可以,问题就在于意军根本就没那积极性,所以对德军的命令都是应付了事,一晚上排雷的结果居然只前进了几百米。
这是德军第二天进攻并不顺利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德军弹药不足。
这两支德军分别是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这种部队的优点是机动度快,缺点是严重依赖补给……而他们的补给基地就恰恰是巴勒莫,大批的燃油和弹药全都被佐阿夫兵团给缴获了,为了准备这次进攻,德军甚至不得不搜括附近意军的补给。
只是悲催的是,意军使用的装备与德军不一样,于是弹药又不通用。
这使得德军只能用炮火在巴勒莫的西、南两面炸开一道几百米宽的通道,德军的两个师就是分别的由这两个通道朝巴勒莫起的进攻。
有时张弛都在想,如果德军有足够的炮弹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开辟足够宽的通道,那么佐阿夫兵团在巴勒莫或许还撑不住多久,于是战局或许还真有可能像凯塞林所希望的那样,所有的计划都在德军快如闪电的进攻下灰飞烟灭。
但是现在,佐阿夫兵团只需要将一片片的炮弹狠狠的砸向德军开辟的这两个通道上……至于炮弹和火炮,巴勒莫的仓库里那是应有尽有,尤其是那堆积如山的炮弹,连续打几天都打不完。
“将军!”去前线视察的库克依满身烟尘的从外面跑进了指挥部。
“情况怎么样?”张弛问。
“敌人的进攻很猛烈!”库克依回答:“尤其是虎式坦克,我们没有反坦克武器可以阻止它们,两次差点让他们突破防线了!”
“嗯!”张弛点了点头。
这并不意外,此时的德国人讲究的是“对付坦克的最好武器就是坦克”,所以他们虽然有很好的坦克,但却没有可以对付这些坦克的反坦克武器……这也就是隆美尔把88mm高射炮做为反坦克炮的原因之一。
至于德军虎式坦克为什么不乘胜追击突破防线,这也是德国人的聪明之处……因为再往前一步就要进入巴勒莫市区了,也就是要进入巷战了,而坦克则是最怕进入巷战的,尤其还是敌人拥有火箭筒的时候。
所以火箭筒这玩意还真是个神器,它有可能在房舍的任何地方任何方向出现,然后射出一枚足以致命的火箭弹攻击坦克的薄弱处……即便是德军最先进的虎式坦克也不敢冒这个险。
当然,张弛也不愿意德军这么做。
因为如果德军真的杀进城内的话,最终结果必定就是两败俱伤,张弛还想把这些德军的坦克给英国人“留”着呢!
同时张弛也不认为德军会这么傻,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样做除了使装甲部队大伤元气外什么也得不到。
“少将!”这时张弛接到来自巴顿的电报:“情况如何?需要我们派出空中力量增援吗?”
“你问的正是时候,将军!”张弛说:“是的,我们需要空中支援!”
“很好!”巴顿在接到这封电报时不由感到一阵欣慰,因为他至少可以为张弛和这支被美军抛弃的法军做点什么了。
“告诉我!”巴顿说:“你们需要我们派出多少战机,还有目标是什么!”
“战机?”张弛说:“不,我们不需要战机!”
“不需要战机?”闻言巴顿不由疑惑的说道:“那你需要的是……”
“运输机!”张弛回答:“我说的是c47,你们应该有不少这玩意吧!”
“是的,当然!”巴顿说:“我们为西西里岛的空降作战准备了15oo架这玩意!”
“那就好!”张弛说:“我需要……五百架吧!”
“难道你想要进行一次空降作战?”巴顿反问:“可是少将……英国人不会同意的!”
“不!”张弛说:“我没有想要空降作战,我只需要你把这些c47飞到阿尔及尔机场,这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