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

辰时,雍公府,士族、官吏们穿戴着整齐的衣冠,前来大堂向雍公杨安玄祝贺新年。

杨安玄笑着与众人拜年寒喧,命人摆上酒宴。今天是新年元旦,与臣属们欢聚一堂共贺新年是亲近下属、联络感情的时机,当然该吃得吃,该喝得喝。

酒菜飘香,庞清吸着鼻子,道:“这菜是用铁锅放山茶油炒过的,你看这颜色多鲜亮……”

一旁的刘讷打断他的话道:“云庆,你家商铺有山茶油出售,每月供给老夫十斤如何?”

山茶油、铁锅是杨安玄为这个时代提前带来的东西,山茶油的生意交给杨湫出面打理,杨湫除了自家店面贩卖外,还选了三家帮着销售,辛(何)家、赵(田)家、庞(清)家,庞清时不时便要在刘讷等人面前借机炫耀一番。

“刘公,愚的店中一年也才四百斤的量,今年的油早被订购一空,便是自家要用都得省着点了。刘公不妨问问沈将军。”

旁边的人纷纷插嘴这山茶油炒菜好吃,可惜产量太少,不然酒楼的生意至少得涨三成。

闹哄哄按资排辈,吵闹闹你推我让,暗地里少不了比斗一番。大堂内设下百席仍坐不下来,多数人只能两人一席,辛何看着这场景笑道:“主公,这雍公府太小了,容不下主公您了。”

话中含义众人皆知,纷纷笑着附和,刘讷抚着花白的胡须道:“雍公若肯改建府邸,要老夫将自家宅院让出来亦无二话。”

座中襄阳士族纷纷表态献忠心,杨安玄笑着举杯道:“多谢诸公美意,百姓生计尚难,实不宜大兴土木。”

庞清大声道:“自雍公入襄阳以来,百业兴旺,政通人和,雍公贤德可比管仲、萧何,我等受雍公恩德,无以还报,愿出资新建雍公府。”

习辟疆从兖州别驾调任雍公府长史,看起来并没有迁升,其实让人羡慕不已,习家也因他的到来成为襄阳世家的领头羊。

对于庞清的话习辟疆心中暗哂,将主公比做管仲、萧何,这就像在百岁宴上祝寿星长命百岁一样,这个庞胖子,不学无术。

前几日庞清为其孙求娶自己的孙女,自己听说庞清的那个孙儿成日在勾栏中游逛,习辟疆想起关云长所说的那句话来,虎女焉嫁犬子。

庞清平日与辛何关系不错,辛何忙笑着替他解围道:“主公文才武略,灭谯蜀平姚秦,功业彪炳,愚听袁主簿(袁涛,雍公府主簿)特意准备了一出新戏为贺,值此良辰何不让诸公先睹为快。”

这席话搔到袁涛的痒处,袁涛笑道:“不错,愚新近写了本《升平乐》,今日正宜此情此景,与诸公共乐。”

趁着袁涛出堂布置的功夫,雍公府文学掾孔鲜起身道:“主公,襄阳学宫历时近四年,已经基本峻工,请主公有空前去察看。”

杨安玄大喜,施政三驾马车,经济、政治和文化,少了谁也不行。要想长治久安,巩固政权,离不开推行教化,所谓“正风、敦俗、化人”。

眼下九品中正制取士的方式,稳固了皇权,维护了门阀统治,却阻塞了寒门子弟的上升之路,更不用说庶民百姓。

西晋初年,卫瓘、段灼、李重等有识之士便上疏司马炎,痛陈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晋武帝为了维护统治,最后不了了之。

时至今日,九品中正制已经运行二百余年,成为世家安身立命之法,大量无才无德的世家子弟充斥官场。

要改变这种弊政,必然要大量地启用寒士乃至有才学的百姓,杨安玄虽然一直都致力于改变士族把控政务的局面,但阻力极大,收效缓慢。

刘裕奏请《八项事宜疏》,第五条举才需试,九品中正制初置选拔秀才、举孝廉,需加策试合格方才取用,拔用寒微的才学之士。

举才需试,拔用寒士,这条奏疏给了杨安玄改变九品中正制取士的借口,杨安玄在治内大力推广儒学,让适学的孩童有机会入学,就是要得到最广大百姓的支持。

杨安玄准备通过科举制来取士,改变数百年来取士的方式,这无异于与世家门阀宣战,除了要手握绝对的权力外,仍需万分小心。治大国如烹小鲜,稍有疏忽可以引发大变。

近两年间,杨安玄不断通过书信与远在曲阜的岳丈孔懿探讨实施科举制(1)的可能性。

孔懿肯定了杨安玄通过策试取士的设想,并告诉杨安玄在汉代便对举荐郡国举荐的贤良采用策问的方式进行考试,当然寒门百姓几乎没有资格被举荐的。

及到魏文帝用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通过出身、品德等方式取士,由于魏晋时士族势力强大,最终变成了士族把持朝廷取士的通道,堵塞了民间取材的道路。

孔懿劝告杨安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不要废除九品中正制,而是同时施行科举取士,并将科举取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士族,一部分面向寒门及普通百姓,把握好两者的占比,这样矛盾会减少些。

杨安玄知道任何改革都有着风险,科举制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等到自己问鼎天下才可能放开手脚施为,眼下只能通过学宫的建成做些尝试。

下定决心后,杨安玄有意通过平日交谈,把科举取士的想法传出。

辛何、孔鲜以及寒门出身的官吏都大力赞同,认为开取士先河,足以载入史册;而门阀士族的官员一片反对之声。

众人皆知科举制优于九品中正制,那么随着时间推移,极可能取代九品中正制,让士族的权力旁落。

赞同也好,反对也动,杨安玄的决心已定,只等学宫建成后借势施为。

得知学宫建成,杨安玄欣然道:“百年树人,推广儒学是利国利民大事。正月初六,愚与诸公一起前往学宫参观。”

…………

襄阳学宫选址在城西南,占地八百余亩,土地原是襄阳刘家、张家所有。

得知杨安玄有意在此修建襄阳学宫,刘家和向家都表示愿将土地相赠,杨安玄以地易地,在中庐县(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以双倍土地交换,并应允两家可各选两名子侄随杨愔等人一起在弘文庄中就学。

杨安玄在弘农庄中为儿子以及麾下亲信子侄办学之事众人皆知,无数人想挤进这个圈子而无门而入,这两个名额无异于送了四个直上青云的机会,刘讷和张波笑得合不拢嘴。

襄阳世家以刘、习、张、向四家为首,刘家原本居首,如今已悄然改变。习家因习辟疆得杨安玄重用,逐渐后来居上,成为襄阳门阀的领头羊,而向家家主向畴在杨安玄率军攻打姚秦之时暗通刘裕,事后被发现,为保家族饮药自尽,向家害怕杨安玄报复,逐渐迁往扬州,向家的地位被庞家所取代。

说起庞家不少人羡慕,庞家在襄阳士族中毫不起眼,因为跟岑家的关系在杨安玄取襄阳的时候相助,事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子侄优先入仕,西市拥有的铺面与刘、习两家相等,庞清在官府的情面比刘老爷子还大。

得知杨安玄答应刘、张两家可送子侄入学的消息,庞清写信与习辟疆商议,两人决定捐赠学宫粟米十万石,钱五十万,杨安玄许诺两家各选一人入学。

学宫自义熙七年(411年)开始筹建,历时四年已初具规模,站在学宫正前门的牌坊前,孔鲜激动地介绍着,“按主公所说,学宫坐北朝南,东西对称……”

众人亦步亦趋,跟着孔鲜走过三丈多高的牌坊,过棂星门,走过“登云桥”,东西两边各有一排房屋,供来访之人歇息;进大成门,是青砖铺地的大广场,足以容纳千余人,四周有长廊将广场围住,正对面两层高楼大殿飞檐翘角,雄伟巍然。

孔鲜感激地看了一眼杨安玄,对众人道:“此乃大成殿,是祭祀先祖孔子之所。”

众人见大成殿雕栏画栋,绘以丹青,砌以文石,外廊朱红门柱挂着一幅对联,辛何诵读道:“道若江海,立万世之师表;圣如日月,集群贤之大成;好联,好字。”

孔鲜笑道:“联是主公所拟,字是郭师所书。”

入殿拜过孔夫子,孔鲜引着众人从回廊往东西两庑观看,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这东西两边共有房屋二十四间,里面收藏着儒藏、诸子百家的书籍、碑拓等物,书籍、拓本、碑石等物近两万件,另外还有主公赠送的器皿、珍玩、字画等物,供人借阅赏玩。”

众人透过窗棂往屋内看,见一排排书架林立,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竹简、帛书和纸书,一间屋中有十个书架,按每个书架摆放百本书籍计算亦能藏书千册,除了少数世家外哪有这么多藏书。

凭窗亮处有六张案几,正月间居然也有数人在伏案读书,花白的头发,认真的神态,皓首穷经,让人肃然起敬。

张纲慨声叹道:“不用多久这学宫藏书便能超过朝廷兰台。主公心胸可容日月,愚敬佩莫名,将来致仕愿在此做一读书人。”

窗旁老者抬起头,瞪了窗外众人一眼,指了指西墙上斗大的“静”字。孔鲜认出是大儒郭高,忙拱手致歉,带着众人快步离开。

参观过藏书阁后,从大成殿侧往后走,里面是白墙围成的院落。孔鲜指着最大院落的匾额道:“此为广业堂,招收就读的蒙童。内有三进院落,每个院落有房舍二十间,两间讲堂,当可容纳学童千余人人;旁边是崇志堂,在广业堂学至文字通畅考核后便可升至此处就读。”

孔鲜带着众人走入崇志堂内,中间足有亩许,有空场、亭台、树木,是供学子休憩辩论之地。“崇志堂两进,共有学舍三十间,讲堂两处,可容纳六至八百人就学。”

穿过两进院落,最里面是修道堂,孔鲜道:“经史兼通,学业有成可升入修道堂,修道堂可容二百人修学。按主公所说,修道堂中学子有资格到学庠教授蒙童,亦可在学宫中任职,若参加策试合格便能入仕为官。”

不少人联想起杨安玄打算行科举制的传言,这修道堂莫非与科举取士相关。

学宫很大,往里走看到大大小小的屋舍星罗密布,那是学生和教师的住处,斋堂、湢(浴舍)、庖(厨房)、溷(厕所)等一应俱全,参照着国子学建筑的样式。

最后面有块校场,长约五百步,宽有二百余步,摆放着箭垛、石锁等物,西侧还有处马厩。孔鲜笑道:“主公说等学宫招生,从军中选送四十匹战马,供师生们学习骑射。”

校场被山林包围,山间修着亭台楼阁,可供师生游玩、清谈、雅聚。沿着石道众人缓步上山,站在山峰向下眺望,整个学宫尽收眼底。

孔鲜望着学宫,激动地道:“襄阳学宫规模宏大,有意前来讲学的大儒便有二十余人,教师超过百人,可接纳学员二千余人,集讲学、授业、议政、研学于一体,国子学和太学远不能比,唯有当年稷下学宫可堪比拟。主公之举,必然载于史册,为后人传颂。”

杨安玄俯瞰着眼前学宫,不免心潮澎湃,这世界正因自己而改变,历史将会为自己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盛世太平。

「注(1):科举制萌芽于南北朝,成型于唐,亦有称萌芽于汉。」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