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七六章 风云突变

九原,刘阚昔日战斗过的地方。

自从公叔缭提点之后,刘阚一直在思索,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根基,以图将来能有更大发展。

泗洪之地,被刘阚首先排除出去。

江南故楚之地,并不想后世那般富庶繁华。人口稀少,很多地方还是蛮荒之地,百越番人甚多。记忆之中,南方真正开始发展,是在五胡乱华之际。大批的北方士族随西晋王朝迁徙南方,除了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人口之外,也把许多先进的文明和科技带去。五胡乱华之后,南方才算是繁荣起来。而后持续数百年,方造就了一个由南而北统一天下的朱荒地。

所以,江南不需考虑。

巴蜀之地嘛……倒也是个可以发展的地方。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不正是靠着巴蜀起家?但公叔缭说的也没有错,巴蜀之地同样存在问题。

巴蜀不行;泗洪不妥;江南更被排除在外……

那山东之地又如何呢?

秦末之时的山东,并非后世狭义上所指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以东的所有地区。昔日崤山,是晋之要塞,与函谷关相连,是关中的一道屏障。在山东发展,势必要面临六国余孽的冲击。并不是刘阚惧怕,但常年征战,又如何能平稳的发展和壮大?

那么山东也只能排除在外!

思来想去,还是李左车提出了一个建议。

河南地土地肥沃,却不为人所重视。有道是大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南地正好就位于这一套之地。自当年河南地大战之后,始皇帝在河南地设立九原郡,辖四十四城。首次迁徙人口,就多大三万户。此后在蒙恬身死之前,又陆陆续续迁徙了近两万户人口,共二十余万人。

这个人口数,与整个老秦帝国的人口数相比,似乎并不算多。

但要知道,老秦的人口一千七百万,多集中在关中和山东两地,而巴蜀和江南广袤之地,也不过区区百余万而已。以九原一郡之地,拥二十万人口,单从人口密度而言,远高于江南和巴蜀。更不要说,这九原郡临近山东和关中两地,可发展的空间,也远高于江南巴蜀。

李左车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心动的优势。

掌控九原郡,等同于掌控了一支庞大的骑军……以楼仓所掌握的高桥马鞍和马镫,配以一支庞大的骑军,可在最短的时间里,横扫关中和山东。这,让刘阚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

是啊,一支拥有高桥马鞍和双镫,而且数量庞大的骑军,的确是让人心动!

“可是,河南地如今在王离的掌控之中,那二十余万戍卫边军,又该如何解决呢?”

贾绍忍不住反驳道:“况且这河南地虽有大河天堑,但是和胡人毗邻。东胡的力量不可小觑,月氏国同样有十数万控弦之士。我们占居了河南地,虽可以避免和各方的冲突,却还需提防胡祸肆虐。”

刘阚想了想,目光却不自觉的落在了陈平的身上。

陈平脸上,带着一抹古怪的笑容,让刘阚顿时想起,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不弱于谋圣张良的存在。

“五年前,我们能打的匈奴狼狈而逃,又何须畏惧胡祸?”

他刻意的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刘阚手中的兵力,可远远比不上昔年蒙恬手中的力量。

但不得不说,河南地之战是刘阚的得意之作。

蒙疾闻听,立刻抚掌大叫道:“君侯所言极是,当年咱们能打的匈奴溃败,如今又岂能惧怕胡祸?”

钟离昧不说话,而灌婴则蹙起了眉头。

至于其他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刘阚刻意隐去了楼仓和昔日蒙恬手中的兵力差距,却不代表别人就一定会随着他的思路走。蒯彻手指轻击长案,叔孙通的眉头,同样是紧锁。

刘阚却浑不在意,盯着陈平,“道子神色如此轻松,计将安出?”

“胡人,不足为虑!”

陈平沉吟片刻道:“胡人多趋利之辈,若君侯决定立足九原,平愿为君侯接触这后顾之忧。

不过,胡祸不足虑,那王离……”

“若胡祸不足虑,王离亦不足虑!”

刘阚沉声回答,而后询问道:“只是不知晓,道子要解决胡祸,需要什么条件?”

“黄金万镒!”

“啊!”

在座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曹参忍不住开口道:“君侯,我楼仓自着手准备撤离以来,你名下各种资产共换得黄金不过三万镒而已。之前资产转移,有一半的黄金已运往蜀郡……而今我楼仓库府,也不过万余镒黄金耳……还要支撑楼仓的周转,若君侯决意迁涉九原郡,也需要足够的钱帛来支持啊。”

一镒黄金,若换算过来,差不多是一斤六两左右。

陈平这一开口,等于是要把楼仓的库府搬空了……这让刘阚,也不由得有些迟疑。

“道子,非是我要为难你。”

曹参正色道:“如今我们和蜀郡的联系断绝,难以得到充沛的钱帛支持。君侯若要立足九原,也许大量的钱帛来进行建设。万镒黄金,我的确是难以供给……最多,我只能分出五千镒。”

“五千镒,不够!”

刘阚沉吟半晌,一咬牙道:“老曹,把库府中所有的黄金,全部调拨给道子使用……至于将来迁徙和九原的建设费用,我们另想别的办法。道子,黄金我给你了,你还需要我提供什么?”

“两个人!”

“谁?”

陈平微微一笑,“两位少君。”

蒙疾和李左车?

这在座之人中,能当得起少君二字的,也只有李左车和蒙疾两人了。

刘阚考虑了一下后,点头道:“我这边没有问题,但不知两位少君意下如何?”

“自当奉君侯之命!”

李左车蒙疾两人起身,插手领命。

刘阚说:“既然如此,道子你带着老蒙和左车,随老曹提了黄金,就下去准备吧。需要什么,可与老曹、贾司马商议。至于王离那边……呵呵,你无需多虑。若我猜的不错,周章攻破函谷关,定然会震动咸阳。也许就是年末,王离一定会率领边军杀入山东,你可趁机行事。”

王离会离开九原吗?

刘阚也不能确定……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周章攻破了函谷关之后,秦二世必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稳坐钓鱼台。南方任嚣没有动作,其心思尚不清楚。那么秦二世能调动的兵马,除关中守军之外,似也只有九原边军。除非秦二世想看着山东局势日益糜烂,否则的话,王离必然出击。

而且前世记忆中,巨鹿之战的秦军主帅,似乎就是王离。

陈平起身往大厅外走,但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下脚步,诧异的看着刘阚道:“君侯,难道不想知道我如何使用这些黄金吗?”

刘阚先是一怔,很快就明白了陈平这句话的意思。

陈平是担心,他掌控这么多的黄金,一旦有小人挑拨,那势必就会让他陷入刘阚的猜忌之中。

“但用无妨!”

刘阚笑道:“道子,我与你相交也快十年了,你的为人,我很清楚。若是不够,你就通知我,我会设法再为你筹集钱帛。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总之,专心做你的事情就好。”

这番话不仅仅是对陈平说,也是对在座的所有人提醒。

陈平也不再赘言,只是朝着刘阚插手深深一揖,而后转身就走。

“道子!”

“啊,主公还有何吩咐?”

“此去九原郡,怕是会遇到很多麻烦。你到了九原之后,就设法和乌氏倮联系。那乌氏倮如今在九原设立牧场,骊丘的老师盖聂也在那边,有什么问题,可向乌氏倮求助。另外,我会让季心随你一同前去九原……他武艺高强,正可保护你的安全。道子,一路上要小心。”

季心,如今是刘阚的近卫。

刘阚派出季心随行,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陈平的关心。

陈平点点头,这才告辞离去……

走了一个陈平,又来了一个陆贾。

对刘阚而言,他目前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咸阳方面,刘阚已没有心思去理睬。反正他清楚一件事,别看周章现在势大,甚至攻破了函谷关,一路杀向咸阳。但老秦真正的精锐,他还没有遇到。那驻守咸阳的中尉军,可绝非周章的乌合之众能够抵挡。而且,在记忆之中,周章攻入关中,不过是成就了一人之名罢了。

章邯,想必也快要出手了吧!

接下来的两日,刘阚一面督促贾绍,让他设法再与蜀郡联络。另一方面,他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于那五百楼仓骑军的建设之上。双镫和高桥马鞍的出现,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什么样的作用?刘阚心里不是不清楚。双镫和高桥马鞍,特别是双镫的出现,直接促使甲装骑具的产生。

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甲装骑具的含义。

那么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重装骑兵!

重骑兵的威力,无需过多去描述。那本应该是在五胡乱华时期才出现的产物,如果一旦在这个时期出现,所产生的威慑力会有多么巨大?已无需赘言。但要促使重骑兵出现,刘阚还面临着一个非常巨大的困难。那就是制作甲装骑具的材料,以及这甲装骑具的根本式样。

其中,生产甲装骑具的钢材,是刘阚不得不要考虑的问题。

以目前的科技而言,想要生产出如后世一般的甲装骑具,显然不太可能。

这还是一个以铜器为主的时代,铁制兵器虽然已经出现了,但不论是在硬度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达不到甲装骑具的要求。后世,促使甲装骑具出现的一个条件,就是炼铁技术的进步。在五胡乱华阶段,百炼钢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并且进一步的发展,才使得重骑兵出现。

而现在,即便刘阚手中有一个铸剑大师盘野老,也仅只是掌握了尚不成熟的七十二炼钢之法。

虽然,盘野老在投靠了刘阚之后,数年时间里不断的成熟着七十二炼钢的技术,可依旧无法达到刘阚的要求。

楼仓,铁庐。

当盘野老试图再一次冲击百炼钢技术失败之后,颓然的坐在了地上。

“君侯,您这设想虽好,但……所需条件甚高。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说,想要达到百炼钢的程度,根本就无法做到。君侯,我倒是有个想法,既然我们暂时无法成功,何不以铜器暂时替代?虽然一样达不到您的要求,可这铜器的铸造之法,却以成熟,应该能替代一下。

至于百炼钢之法,我以为暂时不要去考虑。

当务之急,是要让七十二炼钢之法稳定下来,而后大规模的生产,从生产中再进一步提高技术。”

刘阚也知道,自己怕是有些心急了。

他想了想,觉得盘野老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很多时候,科技这玩意儿受到诸多制约。哪怕是掌握了技术,也有很多条件限制。单只这硬件设备的要求,也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琢磨。

“既然如此,就依盘老所言吧。”

刘阚和盘野老又商谈了片刻之后,离开了铁庐。

往年这个时候,正应该是丰收时节。可是今年,由于这时局的动荡,使得许多田地都荒芜了。

包括刘阚名下那已经卖出去,但还未有人来接手的田庄,也荒芜了……

骑在马上,刘阚信马由缰的在荒凉的田庄里游荡。骊丘和季布两人在他后面跟随,一言不发。

不晓得,蜀郡的情况又是怎样?

刘阚发现,他的牵挂非常多。时局的变化,也使得他的计划一变再变。希望,蜀郡莫要出事才好。

正想着心事的时候,远方马蹄声阵阵。

数匹快马从楼仓府衙的方向疾驰而来,为首的一人,正是蒯彻。

随同蒯彻前来的,还有陆贾和叔孙通。三人在刘阚跟前翻身下马,神色间既有兴奋,又显得焦躁不安。

“君侯,出大事了!”

刘阚一怔,疑惑的看着三人,“出甚大事了?居然让三位先生,如此惊慌?”

“如君侯所言,周章败了!”

“啊!”

刘阚陡然瞪大了眼睛,看着蒯彻三人,“周章败了?你们可确定?”

“探马回报,在三日前,周章兵进渭水,与秦军决战,被杀得全军溃败,向函谷关外迅速退却。”

“可查到,秦军主帅是谁?”

“乃秦少府章邯……”

果然是他,那章邯,果真出现了。

不过,刘阚不明白,即便是章邯胜了,于楼仓来说也算不得一个好消息啊?要知道,刘阚对咸阳的那些人来说,也算不上自己人。可为什么,蒯彻陆贾,还有叔孙通都显得很兴奋?

“三位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消息?”

叔孙通不由得笑了,“嘿嘿,果然没有瞒过君侯……细作带回来了两个消息,除了周章被击溃之外,老秦丞相李斯,被打入了天牢。”

“啊?”刘阚不由得身子一颤,“李斯,被打入了天牢?”

“不错,如今接任丞相之职的,就是那阉奴赵高……李斯一去,君侯再也无需担心老秦了!”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