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适龄孩子不上学,这是个问题。

朱允炆走访过民间,农家一些孩子五岁就已经跟在父母背后下地干活了,烧火做饭更是不在话下,七八岁的孩子劈柴、挑水干力气活的也不再少数,十二三岁被当做主要劳力,开始挑大梁的也多。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绝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汗流浃背,吃力生活的现实。

哪里像是后世的孩子,十七八岁还没吃过苦,提十斤大米走几十步就气喘吁吁,人家十五六岁早就扛着一百多斤的大米、麦子健步如飞了。

可因如此,许多农村家庭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做学问的料,学几年耽误事不说,到头来也没啥用,不如安心在地里刨食,加上一些家里劳力缺少,宁愿摁着孩子在家干活,也不想让其上学堂。

孙举文说的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几乎每一地都有。

朱允炆看向解缙。

解缙站出来说道:“按照洪武时期太祖规制,办理社学,启迪民智,宽松为主,只要百姓愿意送孩子进来,那就收入,不设条件。至于百姓不送孩子来,怕是有各自难处,朝廷不宜干涉过多。”

杨士奇有些担忧:“有些百姓家中明明没多少困难,家境也过得去,却因认识不足,阻碍孩子进学,朝廷若不作干涉,岂不是难推教育于百姓?”

解缙皱眉,反过来问:“难不成要朝廷颁布条令,强制适龄孩子入社学?”

杨士奇迟疑了点,严肃地说:“若有必要,可以。”

朱允炆抬手止住了两人争论,知道明代成化年间的杨继宗曾在地方大兴社学,设下一条规矩:

有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但那只是地方规矩,不是朝廷的,仅限于杨继宗当年管理的嘉兴。

杨继宗如此做的结果是:师儒竟劝,文教大兴。

后世执行的也是强制教育,适龄儿童不上学是违法的。既然如此,大明也就依葫芦画瓢吧。

朱允炆看向孙举文与众人:“大兴文教,离不开生源。孔子开平民教育,朕推而广之,着令内阁、三法司拟定条例,颁行天下,但凡适龄儿童,即六岁起算,无有不当理由而不入社学者,税赋加倍。若其家庭属实困难,却有理由,当由社学上报县衙或府衙核实。”

税赋加倍!

众人听闻之后,顿时抽了一口冷气。

这个惩罚,对于农户也好,商户也好,可谓一视同仁啊,直切利益,将孩子留在家,要多一倍的赋税,估计没哪个家长会愿意留孩子在家了……

孙举文满意了,朱允炆这一招法令的颁布,足以解决很多问题,那些原本应该入学而无法入学的孩子,终于可以进入社学了。

“臣替孩子们谢皇上恩典!”

孙举文凝重行礼。

一个人行礼,带动了所有人行礼。

朱允炆应下,继续问:“你说三件事,这已去其二,说吧,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孙举文笑了笑,道:“这第三件事,就是教材问题。微臣听说国子监正在编纂社学教材,臣斗胆说一句,并非不信任杨祭酒,而是希望皇上发句话,准我们社学先生参与其中。不近社学,不知幼少学生问题,因材施教,当结合学生年龄,循序渐进。”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这个家伙信誉也算刚刚的,平日里也没骗过人一文钱,咋还有人不信他?

明白了,这是孙举文在讨要“尚方宝剑”,想要在后续的社学教材编写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担心国子监一家独大,不听其他人的意见。

都是老狐狸啊。

朱允炆拍板,答应下来:“你们放心,社学教材事关大明教育根基,马虎不得,国子监虽抽调先生参与其中,但人手只占三成,七成在你们之中抽调,教材编写完成之后,礼部会审议,内阁会审议,朕也会审议,有什么问题你们随时可上书,如此可好?”

孙举文彻底放心了,只要教材不是国子监想当然的成果,那应该不会偏离社学教学本身。能参与其中,教材至少是可以拿出来用的。

轮到江西时,问题变得更为尖锐起来。

江西教育在此时是一绝,私塾林立,学院众多,家学渊博,教学一流,建文元年、二年的科举考试中,江西中试着更是远超其他省份。

吉安府私塾先生,杨家杨成风起身:“臣有一件事,还请皇上明示。”

“杨先生还请直言。”

朱允炆给足了其面子。

杨成风一脸严肃,带着几分悲凉:“皇上有言在前,大明教育设为四级,社学、县学、府学、国子监,若是按此行事,江西私塾与学院,怕是无法生存,先生失业,家学不再,文教将唯国学论,而民学再无生存之理。臣请皇上给私塾与学院一条生路!”

朱允炆品了一口茶,淡然地问:“杨先生在腊月就到了国子监,曾与国子监先生纵论学问,交流心得。不知先生认为,数学、商学、农学、兵学、医学、工学……对学子而言,是否有益?”

《青葫剑仙》

“当然。”

杨成风不成昧着良心,国子监的数学确实精妙,商学也是厉害,听闻贩卖安南战争中,就有商学院的影子,农学更是厉害,竟然出现了反季节的存在,大冬日里竟也能吃到蔬菜,可谓是学以致用的最好例子。

诸多学问在这里汇聚,哪怕是国子监的监生他日不进入朝廷,也完全可以回家成为一名厉害的商人,匠人,农户乃至医者……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对于私塾,地方学院,朕是乐见其成,国子监在这方面也作了讨论,就由杨祭酒告诉你吧。”

杨士奇起身,在桌案上拿出了一份文册,在手中摇晃了下:“大明教育设为四级,此乃朝廷之下的教育。然私塾、地方学院,家学,在育人成材中依旧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江西吉安府勇夺十优州府,就是明证。朝廷从未想过废弃私塾,取缔地方学院,消灭家学,设四级教育,只为规范,以行坦途大道。”“至于私塾也好,地方学院也好,家学也好,该怎么办,还可以怎么办。不论出身,皆可参与社学肄业、县学肄业、府学肄业、国子监肄业考试。同一张试卷,同一场考试,同一个标准,取优淘劣,竞相成长。”

杨成风吞咽了下口水,脸色好看多了。

国子监考虑得周到啊,若是如此的话,确实没什么好说的。私塾可以照样办,地方学院也可以照样开,到时候考试的时候派人去就行了,考出来比一比,就能选出来良才。

杨士奇继续说道:“既然杨先生知晓其他学问有利学子,大可在离京之前带走几份教材,日后在各地的中华书局,也将会有教材发售,为了学子,私塾先生、书院先生,是不是也应该提升下自己?同台竞技,看看是谁更强,岂不妙哉?”

杨成风重重点头,引杂学进入教育已成大势,眼下唯一需要的变化的,就是将这些学问引入到私塾、书院与家学中,以此来和朝廷的社学、县学、府学乃至国子监抗衡。

吉安府教谕程济一起身,提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皇上,臣翻阅国子监教材,儒家教材中竟不再要求所有学子熟背四书五经,只背诵其中片段,而在府学、县学教材中,甚至连四书五经的内容都不齐备,长期以往,儒学必会衰败,大明将再无大儒,臣以为,无论其他教材如何编纂,儒家教材必须以四书五经为主,熟背通彻,不可怠慢!”

朱允炆看向程济一,这个问题确实是极大问题,方孝孺曾针对这个问题作过几次讨论,此时的方孝孺就在下面坐着旁听,问题就由他来解决吧。

方孝孺被请到高台之上,对众人行了个礼,道:“诸位中多是认识我的,方孝孺,不多作介绍。程先生所言,国子监早已关注过,然虑极长远,究其根本,是人才发展的问题。孔子教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不唯礼与书,缘何到了眼下,诸位却偏偏重书而轻其他?”

“社学、县学、府学,不过是打基础之年,有此基础,若想要成为大儒,立志于学问,可以入国子监儒学学院,也可于民间深造,朝廷可特例招揽、任用。而对无数学子而言,他们所要掌握的,是治世之能,是安国之策,是各间学问,而非单一儒术。”

“一言而概之,一切看志向。想要成为大儒,无论身在何处,皆可修行,国子监每年都会举行各学院考试,哪怕你们没有考过府学,甚至没有靠过县学,来京师,单独考国子监任何一个学院,只要通过单学院的考核,国子监一样可以录取,甚至会委以重任。用皇上的话来说,朝廷需要特招一些人才。”

程济一听闻,不再言语。

国子监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没有斩断儒学的大门,虽然教材碎片化已无法阻挡,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个个问题提出,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解决。

朱允炆在国子监接连听了五日,当场解决问题三百余,为大教育战略的推行扫去了重重障碍。可还有一个障碍,最后的障碍……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