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翊钧对朱翊镠说过,激进派真的不用过多的防备,因为激进派会自己把自己玩死,尤其是极为纯粹的激进派。

谭纶大抵是疯了,才会在文华殿上,甚至是京堂,公开鼓噪要杀死土蛮汗,如果因此导致了北虏空前的团结一致,大明再次复套的进程被打断,在开拓的路上,有更多的牺牲,那谭纶等激进派就是罪人。

谭纶还是这么做了,他还是想复套,这么一点一点的切香肠的感觉,实在是让谭纶急不可耐,也让他非常的憋屈,大明不振武不能复套,大明振武还不能复套,那大明不是白振武了吗?作为兵部尚书,谭纶想要杀死土蛮汗。

激进派在激进的过程中,的确容易把自己玩死,朱翊钧更愿意称之为殉道。

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道之行,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当然,当保守派的王崇古拿出了佛头乐办法后,说服了激进派。

激进派的确想要复套,但激进派更想要长治久安,河套拿回来了,要能守得住,这种软钉子的减丁手段,实在是让激进派也觉得这种绝户计,似乎比直接杀死土蛮汗来的更加可怕。

朱翊钧告诉朱翊镠,激进派从来不是最危险的,危险全都来自于中立派,看似中立,不过是首鼠两端。

土蛮汗答应了礼佛,成为信徒,就因为每年的五千两礼佛钱,怀义王府也是要生活的,当陛下愿意付款的时候,包图愿意做一点事儿,来换取白银,土蛮汗离开了草原,草原的一切都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

“陛下,臣想要说的是,自此以后,从开平卫到辽东,都已经是陛下的领土了,北虏自此以后也不是北虏,而是陛下的边民了,边民苦楚,臣恭请陛下善待臣民。”土蛮汗在离开文华殿时,最后为那些草原人求了个情,这是他能为草原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土蛮汗离开了,求情是他最后的波纹。

朱翊钧看着手中的一份塘报,来自于墩台远侯夜不收,他们将土蛮汗帐下的五个万户,三个大营的人丁进行了统计,土蛮汗控制的人口总计达到了80万人,这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在这份极为详实的情报之下,宣大总督吴百朋可以对这八个地方进行编民齐户,这是实土郡县的第一步。

大明对实土郡县有极为充分的经验,从明初开始一直到万历末年,大明一直在进行这些事儿,土蛮汗和西南土司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北虏的宗主大汗,在草原上仍然维持着一定的统治力,组织架构是比较完善的,大汗之外有济农(副可汗),而在可汗和济农之下,则是五大辅臣议政,五个万户每年都要到龙庭大帐进行议事,而且万户被宗主大汗直接任命。

明太祖高皇帝消灭了大元朝廷,元朝的国号就是大元,在元顺帝逃亡元上都(应昌)后,大元宣告正式灭亡,元顺帝在元上都驾崩,元昭宗逃往了和林(今外蒙杭爱山下),将内外蒙合流,建立了北元朝廷,元昭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和朱元璋打的你来我往,形成了对峙局面。

元昭宗死后,草原彻底群龙无首,蓝玉在洪武二十一年,在捕鱼儿海,彻底消灭了北元朝廷,将北元朝廷的帝号打掉,自此之后,北元朝廷灭亡,不再称帝,仅称大汗,成为了北元汗廷。

大元朝廷到北元朝廷,北元朝廷到北元汗廷,是元朝天命流失的过程,也是大明彻底代替元朝成为正朔的过程。

景泰三年,瓦剌人也先杀宗主大汗脱脱不花,北元汉廷短暂灭亡,从汗廷成为了元裔,而后在小王子的南征北战之下,元裔再次建立北元汗廷。

今日,土蛮汗入京朝贡,北元汗廷正式宣告灭亡,成为了大明建藩的藩王府之一,怀义王府。

土蛮汗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都不太争气,甚至还不如他,等他一死,他儿子布延就只能拿着大元玉玺、金刀和黄金血脉说事了,到那时候,连万户们都不愿意到大帐议事了,还不如早日解脱。

“原来草原信佛这件事,还不是俺答汗本人在引狼入室?”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塘报,眉头紧皱的询问着万士和,八十万人的草原居然有一百八十个佛寺,出家人超过了三万人,八十万里有三万人出家,这是何等恐怖的比例。

当年号称人间佛国的南梁,也只有四百八十寺在江南烟雨之中,而土蛮汗就有一百八十个寺庙。

“其实早在元顺帝时,密宗就已经大行其道了。”万士和并没有细说元顺帝的荒唐,即便是草原一直说,元顺帝的庙号该是元惠宗,但元顺帝死后,朱元璋特加赐其号曰‘顺帝’,后来大家都叫元顺帝了。

万士和是个传统的士大夫,他有些事真的是难以启齿。

元顺帝从一开始就怠政,非常懒散的同时,特别宠信宣政院使哈麻,而这个哈麻将密宗推荐给了元顺帝,元顺帝大喜过望,因为密宗修的是大喜乐双修法。

哈麻及其妹夫秃鲁帖木儿、巴郎(皇弟)等等人,倚高丽姬妾为耳目,专门刺探贵族家的命妇,或民间良家妇女,带到宫中,供顺帝修炼“大喜乐”时享用。

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着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

不仅仅是市井之人厌恶,彼时还是太子的元昭宗,也曾多次上奏,让元顺帝停止那些荒唐的事儿,十倚纳、大喜乐、金字经、十六燕儿天魔舞等等之事,实在是太过于荒唐,天子亿兆瞻仰,天下以为则而行之,但是元顺帝充耳不闻,元顺帝的皇后奇皇后劝说,也被元顺帝怒斥。

皇帝荒唐不荒唐其实无所谓,如果能治好国家,你享受享受,无可厚非,但元顺帝在国势风雨飘摇之下,仍然荒淫无度到太子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属实不该。

所以,元朝灭亡了。

万士和看了眼张居正继续说道:“其实现在北虏已经不怎么重视这个草原共主的宗主大汗了,因为外喀尔喀诸部,已经事实脱离北元汗庭的控制,漠西瓦剌是北元汗庭最危险的敌人,草原人现在更加热衷于去拉萨朝朝拜大喇嘛,以获得一个汗号。”

“俺答汗引喇嘛教入草原,固然是为了统治,也是不得不如此。”

万士和对草原‘礼法’的变化是极为敏锐的,草原的长生天信仰正在逐渐变得薄弱,而喇嘛教已然拥有了广泛的信徒,这种变化,促使了俺答汗迎佛之事。

密宗在草原的流行,也不能全都怪到俺答汗的引狼入室,这是个漫长的渐变过程。

王崇古简单汇报了下三娘子的春季羊毛诸事,在土蛮汗入京朝贡的时候,三娘子也在京师,他归还了皇帝的部分欠款,赎回了一部分的船舶票证。

大明对土蛮汗的五个万户、三个大营的王化工作,正式开始了。

万历九年三月初四,京城的街道上,丝雨纷纷,春天的雨总是有些细密,滋润着大地万物,春天的雨更像是雾,笼罩了大街小巷,京师朦朦胧胧,小草刚刚钻出了地面吐露了新芽,远看已经有了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嫩芽稀疏零星。

一年最美的景色大约就是春雨,杨柳依依,烟雨蒙蒙。

朱翊钧很喜欢春雨,因为有几场春雨,大明的农户们就能少浇几遍水,麦子会在土里发芽生长,那是大明百姓们的生计,也是他们的希望,每当有春雨时,朱翊钧的心情都会变得很好。

“陛下,皇叔在殿外求见。”冯保笑容满面的说道。

朱载堉皇家格物院院长,在这个春雨洒满京堂的时候,来到了通和宫的御书房,大明皇帝日常起居的通和宫和皇家格物院紧邻,更加确切的说是门对门的关系,朱载堉到御书房,只需要半刻钟就能抵达。

“快快有请。”朱翊钧负手在窗边观雨,听闻了皇叔求见,立刻说道。

朱载堉每次来,都会给朱翊钧带来一些惊喜,虽然朱载堉一向说话不好听,可是朱载堉事儿做的一直很漂亮。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金安。”朱载堉俯首见礼。

“皇叔快快请起,朕听闻这游龙号,皇叔可是居功伟业,若非皇叔,如此封舟,也不知道多少年能造出来,坐坐,坐下说话,冯大伴,看好茶,把新到的龙井拿来。”朱翊钧的待客之道是看人下菜,土蛮汗入京朝贡,只能跪着说话,朱载堉来御书房,则是笑脸相迎。

不能怪朱翊钧这个嘴脸,是乃是大明的快速帆船,其中部分的技术支持来自于皇家格物院,而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载堉摇头说道:“不过是效法自然而已。”

皇家格物院为大明造船业提供了许多的技术支持,桐油密封生姜保存法那都是老黄历了,这几年陆续有了新的技术支持。

蒸汽烘干法,传统的晾晒法,时间长,而且木材容易变形、开裂、长霉、腐蚀、受天气影响,这都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蒸汽烘干,则将木材烘干极大的缩短了时间,并且对木材湿度可控。

空心镀锌钢管制造法,熔炼、轧制、热接、表面镀锌等等技术改良,都是在皇家格物院的主持下进行的,这是为了让蒸汽更加顺利的从锅炉里抵达气缸,为了防止生锈镀锌,为了气密性进行密封轧制和热接,这种技法也用在了大明火铳制造,极大的提高了大明火铳的产能。

铆接法,铆接是为了更好的固定,朱载堉发明了铆钉,用于各种场景下的工件连接,相比较传统的隼牟法,铆接的适用性更广,比如游龙号内钢外木连接,传统的隼牟加工起来太过困难,但是铆接法让加工变得更加简单。

朱载堉沉迷于蒸汽轮机,蒸汽轮机虽然没有造出来,但这个大项目的很多技术,得到了应用,蒸汽烘干法、空心镀锌钢管、铆接等等,都是为了蒸汽轮机能够更加稳定旋转造出来的。

而朱载堉所说的效法自然,是皇家格物院仿照海豚、剑鱼等生物,制造了新的船艏,剑鱼的上颌又尖又长,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伸向前,更加便于剑鱼跃出水面后再次落回水中,而且剑鱼的长颌,更加有利于这种鱼在水下活动。

剑鱼,也就是旗鱼,是海里游动极快的一种鱼,他们的长颌负责划开水流,基于对剑鱼的观察,大明快速帆船的设计,才出现了头重脚轻,船艏空心、以及船身的线条,从大肚子转为锐利,都是因为这种观察。

“陛下,臣这次来,是有事启奏。”朱载堉面色为难的说道。

“没钱了吗?”朱翊钧眉头一皱的问道:“皇叔莫要为难,冯大伴,让崔敏拿十万两银票过来。”

朱载堉这个人淡泊名利,生活也很简朴,每次到通和宫御书房,最多的事就是要钱,而且每次要钱,都是一伸手,我,大明皇叔,打钱。

他研究的那些东西,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研究什么,这不奇怪,人类的认知圈构成了一个认知壁垒,而朱载堉和他带领的格物院,就是不断的破开壁垒,探寻未知,不知道研究的是什么,也很正常。

朱翊钧每次都很大方,格物院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银子,最多的一年,才五十万银,随着清丈还田、开海海贸不断推行,朝廷有钱,朱翊钧也有钱给朱载堉浪费,有用没用,搞出来再说。

“陛下,陛下,还有很多钱,皇家格物院并不缺钱。”朱载堉连连摆手说:“臣这次不是来要钱的。”

“那是西土城的遮奢户又跑到皇叔面前蹦跶了?朕上次下了明旨,他们还敢明知故犯?这蒸汽机的配额,都是由内帑说了算,他们找皇叔也没用啊。”朱翊钧疑惑的问道。

西土城遮奢户的胆子这么大吗?有了明旨,还敢骚扰?

“也不是,臣想借解刳院用用。”朱载堉说明来意,让朱翊钧惊讶无比,怪不得如此犹豫,感情是要借大明人间地狱。

“所为何事?”朱翊钧有些奇怪的问道。

“臣捣鼓出了一个火寸条,是用硫磺加白磷混合弄出来的,这硫磺和白磷有阴火,只需要剧烈的摩擦就可以点火了,但臣担心这东西有毒,毕竟是百姓日常起居所用,故此借解刳院验证下。”朱载堉说明了来意。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镜花水月,一根火寸条,可能不会出现问题,可是长期使用呢?

朱载堉对自己发明的火寸条,还是有些担心,故此让解刳院的解刳犯们先用,如果真的有毒,再仔细改良就是。

朱翊钧拿到了火寸条,两寸长的小松木薄条,头上裹着一层硫磺和白磷的混合物,这东西在后世叫火柴,在大明叫火寸条。

早在南宋时候,杭州的大街小巷就有兜售火寸条的商贩了,《辍耕录》曰: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亦曰火寸条。

南宋、胡元时候,这种火寸条有毒,而且容易自燃,也颇为危险,朱载堉自然改良了一些引火药的配方,算是让其稳定了下来。

朱载堉担心有毒,故此请解刳院一用,解刳院里的解刳犯是很珍贵的稀缺资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猴子、老鼠来代替,人和、老鼠、兔子、猴子在解刳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朱翊钧应允了朱载堉的请求。

朱载堉和朱翊钧聊了许久,主要是关于蒸汽轮机的进度,很遗憾,仍然是没有太多的进展,能转,也就是仅仅能转,但大明往复式蒸汽机的发展如火如荼,发展极为迅速。

“西山煤局的七个窑井,居然要用六十八匹马抽水,而西山煤局有抽水马匹三千四百多匹,这还是窑井不太多的情况下,所以蒸汽机的需求是极大的,王次辅今岁主要将蒸汽机投入到了煤局使用,而不是织造局,也算是让织娘们松了口气。”朱载堉说起了蒸汽机的主要应用场景。

大明的蒸汽机产能极为有限,绝大多数都用在了煤局抽水之事上,而毛呢官厂的蒸汽机数量有限,主要是用来进行技术验证,而不是大规模的推广和实践,而且这个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

大明把蒸汽机叫做铁马,因为蒸汽机是用马力来分级的,三马之力、五马之力,七个窑井六十八匹马,不是这六十八匹马同时上井,是轮转的,而铁马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日夜不歇,也就是说,这七个窑井,只需要四到五匹铁马就可以完成过去六十八匹马的工作了。

朱翊钧送别了朱载堉,朱载堉对万物无穷之理的热忱,过了九年时间,仍然没有一点下降。

看着窗外的春雨丝丝,朱翊钧拿起了一本奏疏,来自于广州市舶司的监当官,万文卿、伍维忠,万文卿特别喜欢逛青楼,但是自从二人拜师王家屏之后,就再也没有逛青楼的机会了。

不能逛,但是谁都不能挡着这两个家伙对青楼的热情,二人上这本奏疏的内容和青楼有关。

这段时间,万文卿、伍维忠敏锐的发现,广州府内的许多人牙行、青楼都不再裹脚,对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二人非常好奇,进而对人牙行和青楼进行了走访,最终发现,引起这种变化的是皇庄里的高跟鞋。

嘴会撒谎,但是牛子不会。

率先购入了皇庄攻速鞋的青楼,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导致各大青楼只能跟进,而高跟鞋和裹脚是相悖的,因为裹脚三寸,本就不好行走,再加上高跟,那别说伺候人了,走路都没法走了。

这是朱翊钧忽略的文化,实际上大明的裹脚文化非常盛行,主要集中在大家闺秀和娼妓等范围内,大家闺秀是为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娼妓则是主要满足客人那奇怪的审美。

普通人家,哪有那个裹脚的资格,大明百姓家里的孩子,不论男女老幼,会吃奶时就在父母的背上下田,等到三四岁就开始拾穗,六岁就开始放牛,九岁开始下地干活。

朱翊钧之所以忽视,是因为大明皇宫并不裹脚,自明初马皇后这个大脚皇后开始,大明皇后就没有裹脚的,这是祖宗成法,也是基于现实,因为在皇帝面前摔倒是失仪,为了防止御前奔趋颠蹶之患,遴选时,就直接刨除了这一项。

但大脚皇后终究是变了样子,宫里也慢慢有裹脚的,叫做宫样足纨,是自明孝宗出现的,这种样式仍然是裹脚,但不影响行走。

朱翊钧登基后,对这个没什么追求,也不喜欢,大明后宫的女子,也就不为难自己了,王夭灼入宫之后,就跟着朱翊钧身边,皇帝不喜欢,王夭灼自然不会裹。

所以朱翊钧忽视了这个文化,但大明民间没有忽视,《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富家子弟将花魁的裹脚布、鞋子扔掉,花魁被扔到大街上,无法行走,困在了原地。

攻速鞋的出现,进一步打击裹脚的文化,尤其是娼妓们这个市场率先做出了反应。

曾经有大学士提议过,直接强行取缔青楼,将娼妓这个行业扫入垃圾堆里,朱翊钧并没有准许,很多青楼女子,离开了青楼根本没法生活,这美娘赤了脚,便寸步难行。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沉默了片刻,才批曰:朕知道,爱卿以后少逛点窑子。

在新政的不断推行之下,大明由内到外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矛盾就在这些变化之中,在大变革时代,朝廷如何才能掌握好方向,就是时代给朱翊钧的考验。

“陛下,忠顺夫人在殿外求见。”冯保面色极为奇怪的说道,按理说三娘子做完买卖就该走了,非要觐见一下,多少有点多此一举。

三娘子也是很忙的。

三娘子入京来卖羊毛,羊毛卖完了,在不影响边民生活的情况下,三娘子归还了部分的欠款,朱翊钧本来不打算见她了,因为她这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春天羊毛之后就是夏天羊毛,时间很短,三娘子为了还款,真的已经尽力了。

“宣。”

三娘子见礼,和皇帝客套寒暄,简单聊了聊债务问题之后,三娘子握着茶杯,一言不发,也不说告退,也不说事,就是愣在那里,这个样子摆明了是有事。

“陛下,虏王俺答老了。”三娘子突然开口说道:“年轻时他或许是雄鹰,但现在他翅膀已经折断,再也不能翱翔于天空了,所以才诉诸于神佛,寄托于转世轮回之说。”

朱翊钧点头说道:“朕知道他老了。”

朱翊钧是个少年天子,却没有多少少年意气,他总觉得俺答汗老了才好,就是趁着你老弱多病时骑脸!

右翼鼎盛时,大明以横扫世间一切的暴力将右翼平推,固然爽利,但作为皇帝,朱翊钧巴不得右翼实力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大明京营攻伐时,才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于战阵。

三娘子思索了片刻才说道:“陛下,虏王快死了。”

朱翊钧眉毛一挑,看着三娘子,如此明确的表述,朱翊钧当然听明白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大明如果准备动武,就该这段时间下手了,夏天雨季快到了,短暂的进攻窗口就在眼前。

“大明征伐,并不需要忠顺夫人做什么,大明军容耀天威,俺答汗现在老了,朕不怕他,就是他年轻时,朕也不怕他。”朱翊钧是基于实力的基础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大明征伐板升、归化,三娘子不需要做什么里应外合之事,这对日后大明王化北虏右翼有天大的好处。

三娘子如果真的做了叛徒,日后反而难以帮助大明王化北虏右翼,这么多年,三娘子为了草原人生存做的所有努力,就会毁于一旦,因为她是个叛徒。

“那就好,臣妾告退。”三娘子思索了一番,选择了离开,陛下的话说的很明白,大明有进攻计划,大明实力强横,不需要她配合,只是此次觐见,仍然让三娘子有些失望,陛下还是把她当成政治人物看待。

三娘子其实想说:大明攻伐,俺答汗死,她就是未亡人+俘虏了。

可惜的是,皇帝从来没有往那个方面考虑。

“奇奇怪怪的。”朱翊钧看着三娘子摇曳着离开的身姿,摇头说道,这三娘子跑到宫里没头没尾的说了这番话,目的何在?刺探军情?

大明要对北虏继续用兵的事儿,村头槐树下的老大爷都知道了。

去年因为王如龙攻灭开平卫,京营才没动弹,否则去年骑营就已经亮剑了。

今年三月末,戚继光挂印征虏大将军、李如松挂印征虏副将军、吏部尚书梁梦龙为总督军务,将会出发前往开平卫和大同府,准备对俺答汗进攻之事,这种规模的战争,粮草调动、人员调配、军事训练、军备筹措等事,根本瞒不住。

理由?大明北伐还需要理由吗?理由就是俺答汗嘉靖二十九年劫掠京畿,朱翊钧要为皇爷爷受的屈辱报仇,如果这个理由不够,那俺答汗和土蛮汗一起进攻应昌府,这个理由就够了。

率先撕毁协议的不是大明,而是俺答汗,从他让两个万户进攻应昌开始,大明和右翼的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或者说,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

(本章完)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