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方面军司令部而去的马拉申科刚一见到崔可夫直接开门见山,提出了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多少有些惊讶的要求。
“司令员同志,我请求您立刻下令让我们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出击!”
“刚才的战斗我在前沿观察所里用望远镜都看到了,那些德国佬的坦克突击力量是我们的步兵难以抵挡的。我知道我们的步兵刚刚经过残酷的战斗手中缺少反坦克武器,现在只有用坦克对付坦克才是最好的办法,我向您保证,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一定能把德国佬的破烂坦克全部赶出上岗!”
面对马拉申科的坚定保证,原本正在为前线战事感到焦头烂额的崔可夫稍许沉默了半晌,眼神之中仿佛在兜兜转转考虑着什么别人猜不到的事情,足足过了将近一分钟之后才转过来向着马拉申科轻言开口。
“随我来,马拉申科同志,你们要战斗的地方并不在山岗之上。”
有些不明所以的马拉申科跟随着崔可夫的脚步来到了一旁悬挂着的战区地图前,手里握住一根铅笔的崔可夫紧接着抬起手来将铅笔头指向了一处被红圈标注起来的地点,坚定的话语紧随其后向着马拉申科脱口而出。
“看这里,马拉申科同志。如果我的判断没有失误的话,你应当很快就会被派往这里参加一场比你刚才所见更加残酷的战斗。”
顺着崔可夫手中铅笔所指的方向,马拉申科开始凝视起战区地图上这个被刻意标注出来的显眼红圈。
被红圈标注出来的位置就在等高线明显划分出来的马马耶夫岗山下,黑白间隔的铁路线从红圈内穿插而过,铁路线两侧布满了星罗棋布大约十几栋建筑,一眼望去后似乎意识到了这里是什么地方的马拉申科开始有一些不妙的预感。
“一号火车站是我们必须守住的战略要地,火车站东面有一座横亘在察里津河上方的栈桥,我军东西两岸部队的路上连接和后勤物资补给全部仰赖于这里,一号火车站就是守卫栈桥的最好桥头堡!”
“集团军司令部和方面军司令部都认为一号火车站必定会成为德军重点攻击的目标,从目前传回的前线侦查情报来看德国人也正在这么做。”
“前线传回的报告消息指出从马马耶夫岗下方外围区域迂回的德军攻势凶猛,他们的前进方向非常笔直,目标直指伏尔加河河畔。如果事态继续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的话,一号火车站要不了多久就会遭遇到德军的攻击。”
“布置在火车站的守卫部队兵力不足,我已经请求方面军司令部增派援军给我们,朱可夫大将告诉我说近卫第13步兵师会在今天晚间抵达,但是我担心在此之前情况就会失控。”
面色凝重的崔可夫很显然并不是在开玩笑,一号火车站这座守卫栈桥的桥头堡一旦被攻占,就等于德军往城东城西的苏军陆上联系交通线上插入了一根楔子。
同时通过栈桥赶来的增援部队和后勤补给物资都会遭遇到火车站德军的横加阻拦,整个战局对于苏军而言将会变得极为被动不利,故而一号火车站无论如何都是必须守住的战略咽喉要地。
事实上就在崔可夫开口之前,内心中升起一丝不妙预感的马拉申科,就已经猜到了自己会被派往的地方肯定是斯大林格勒一号火车站。
头顶着精锐光环的马拉申科在以往的历来战斗中次次都是哪儿死人最多往哪儿钻,这倒并不是说马拉申科好勇斗狠非得和德军杀个头破血流一决雌雄才肯善罢甘休,无奈每一次给马拉申科发号施令的人,都习惯于把精锐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派往战局最危急的地方。
即便是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头顶上的精锐之名已经名存实亡,下属的部队全都是散兵游勇和败军之将临时拼凑起来的一群乌合之众。
但本着矮子里面拔高个的致世真理,手头连支像样坦克部队都没有的崔可夫,依旧在把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当做自己的绝杀王牌。
“攻占火车站的战斗属于对坚固阵地发起的攻坚战,有防御工事存在的情况下德国人必定会出动装甲力量尝试突破我们的防御。”
“部署在火车站的反坦克火力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门反坦克炮,你要做的就是善用你的部队支援那里的战斗!你之前在方面军司令部会议上提到过把部队化整成小股分队作战,这样就很好,我非常认同你的作战思路!”
“地形复杂的城市会让德国人的飞机不敢贸然空袭,这是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优势。千万记得不要让德国人离得你太远,最好就在手榴弹能扔到他们脸上的距离战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德国人的飞机不敢轻举妄动。”
很幸运的,崔可夫同马拉申科一样是强烈支持把部队化整为零在城市里和德军打近战的人。
崔可夫在听到马拉申科当初在方面军司令部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后,立刻就觉得这种打法和自己的作战构思不谋而合,是对付德军最有效的方法。
听罢崔可夫口中安排部署的马拉申科盯着面前的地图驻足凝视,综合考量了目前所有的情况之后这才转过身来向着崔可夫开口说道。
“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会完成一切任务,要么就全部化作残骸倒在完成任务的路上。”
“我会让部队竭尽全力守住这座火车站,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令开口发问的马拉申科感到意外的是,一再强调火车站重要性的崔可夫却并没有下令让马拉申科立刻进驻火车站部署防御。
“还是再等等,马拉申科。马马耶夫岗的战斗你刚才也都见到了,如果那十几辆T34坦克无法把德国人的坦克赶下山岗的话,下一步接过接力棒的就会是你们团了,你务必要做好应对一切战斗的心理和实际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