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四十来岁的青年官员们,按说是前途光明的。只是,在面对人生的抉择之时,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可以分为两个时期:wto前过渡期和商务部成立初期。
1998年-2002年,正值中国加入wto前后,政府开始大规模清理对外经贸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企业在涉及相关法律问题请教他们时,双方就形成了利益关系。有了他们的加入,许多需要赶时间的项目,他们都可以帮助企业加快审批进度,抢占时机,提前布局。
比如说1998年经贸委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资产重组的暂行规定,其目的就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但该规定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
此时恰遇外资并购内地国企的第一波热潮,在一些人的眼里,国有股退出、外资进入似乎成了国企改革的一个定式而被纷纷效仿,但这个苗头也颇受争议,外经贸部在审批时也越来越谨慎,审批者因法律法规不完善而拥有较大自由裁量空间。
就这样,他们这些人最终围绕着合资企业上市、外商投资审批、企业并购和反袭断审委等,利用立法设租、审批游说、咨询代理等方式组成一条罕见的审批腐败流水线,其设租寻租手法高明,除了自身出卖公权牟利,更将法律模糊地带的自由裁定运用至极。
可以说,这是一群吃技术饭的腐败官员小团体,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反腐新发现。
2003年至此次案发之前,为内、外贸管理统一之后,外商在华投资、内资赴境外上市出现井喷。行贿者如和记黄埔、长实投资,以及黄光裕运作国美电器在港上市等。
对应于这七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金额出现两次波段,其中1998年至2000年间呈下降趋势;而2001年至2003年则出现高增长。外资在华涨落之间,正是相关政策更迭之时。这其中的任意个案,均现一条阡陌相交、利益共沾的外资审批寻租链;而这七个人的系列案的完整版本,则展现了由“链”变“网”的系统性制度腐败。
一个依托权力而生的利益共同体,从监管者到寻租者仅转身之间。
在这一次出手狙击江氏集团的外资中,不乏一些比较熟悉的名字,比如说和记黄埔,比如说淡马锡财团,比如说长江实业,还有一些美国财团的影子在出现,让人感到非常吃惊,霍然发现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外资开始对国内的国企蛋糕开始动脑筋了。
党的十-六-大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启动,不同步、不配套的问题在体制上已经得到解决。下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要实现两个目标:从200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而现在依然处于三年改革的期限之中,大规模低价出售给外企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总体上要见到成效,而不是一卖了之,但是过了这三年之期的话,那些挽救无效行将就木的国企,很可能就要被抛弃了,到时候一个破产的海门医药集团显然会是更容易被外资收购的,而且外资所付出的代价会更一些,这个就是他们勾结这些各部委实权派一起来阻挠江氏集团收购海门医药集团的理由。
“谁都希望自己的审批是最后一道关口,否则自己批出去的项目还可能被否决,寻租价值就会徒然下降。”那位司长对莫克说道,“部门之间通常是相互争权,但是我们几个人的长期交往,使得我们绑成了体制内罕见的利益共同体,可惜的是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其中一个人落马,整个圈子也将随之颠覆,什么圈子到最后都是花圈。”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个封闭而自足的联盟,以2005年3月,发改委的这位司长被“双规”为拐点,互相揭发,瞬间瓦解,可谓“最坏的联盟”。
……得到了详细的报告的常委们,一时之间都面面相觑,感到非常无语,作为中坚力量的司局长们集体出现了贪腐行为,这个打击确实是够大的,尤其是在商务经贸政策制定这方面,确实没有多少人能够玩得转的,由他们这些人所主要拟定出来的政策法规当中,究竟还有多少漏洞是提前预设的?现在还很难说。
而这些漏洞可能给国家造成多少损失,也还是在未知之数中。
“海门医药集团的事情,大家怎么说?”文总理问了一句。
一号首长也是非常头痛的揉了揉额头,然后才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看还是把小江请来,当面解决这个问题好啦。”
众人听了之后纷纷点头称是。
要想彻底解决海门医药集团的事情,还是得把江风喊过来,毕竟他给出的收购条件是比较优厚的。若是舍弃了江氏集团换了另外一家的话,未必就有这么好的条件,而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工人们依然是要骂娘的。
而且海门制药集团毕竟是总资产数百亿的大型国有企业,现在有能力解决海门医药集团的企业,国内也没有几家可以办到啊。
很快,江风就被请过来了。
这个时候,江风已经猜出来会有什么事情了,不过他也是有备而来的,进来与大家打过招呼之后,江风就将一份很详细的资料给大家分发了一下。
看完之后,众人都是一副惊疑不定的表情,互相之间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疑虑,还有一些震惊。
“这些东西,是怎么弄到的?”文总理举着手上的资料向江风问道。
这些资料上,涉及到了关于江氏集团收购海门医药集团一事受阻的涉案官员们的详细情报,包括最近受到那些外企的贿赂都写得清清楚楚,远比他们供认出来的内容要详细得多。
江风回答道:“哦,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对于这个收购案被喊停一事感到非常不解,除了江氏集团之外,怕是再也找不到比我给出的更优惠条件了,为什么部委会一齐给否决了?因此我雇佣了独立情报调查机构来查明此事,果然有了一些收获。”
江风说的是实话,当初,在最先由中央部委传出反对意见之后,他就意识到这其中可能另有玄机,所以他就果断的让“龙牙”组织派出精英人员,对此进行深度调查。然后,一个个的证据出现在了江风的面前。
当把这些证据串在一起之后,江风不由得想起了,在他记忆中,于2008年8月爆发的那个所谓的“新贵之盟”案件。
所谓抽丝剥茧,有了江风的提点,事情调查起来就更加方便了,事情的真相,很快就全部摆在了江风的面前,也就是此时江风交给常委们的这份资料了。
这里面包括的可不仅仅是此次的海门制药集团的收购案,还包括了这个联盟所涉及的另外一系列案件。
“这些情况如果属实的话……”一位常委说了一半,就没有再说下去。他的话里面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这些情报属实,那么这几位司局级干部的命运也就可以预料了,总不可能是轻轻的放过了。
“可惜了,这些都是人才啊!”一号首长摇了摇头道。
江风耸了耸肩膀,回答道:“很显然,越是专业的人才,一旦堕落之后,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大。幸好是这件事情发现得比较早,若是任由其继续发展,可以想象到十年……不,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所以这一次的事情,应该说是坏事变好事,给诸位敲响了警钟啊!也让我们可以避免一场由技术官僚腐败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江风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那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而且这些事实距离现在并不远,最远的也不过是三年之后的2008年。
就在明年,“外资威胁论”盛行。一场关于外资并购威胁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争论,伴随着“10号文”与“反垄断法”的酝酿而鹊起。
“10号文”即2006年9月8日经商务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证监会、外管局六个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在两个方面对外资并购作出规定:一是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需要满足的条件更苛刻,例如增加了关联并购的概念和反垄断审查方面的要求;二是对外资并购完成的方式,特别是对以股权为收购对价、通过spv(特殊目的公司)进行跨境换股等技术手段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其中第二方面原本是为了开放外资并购的“正门”,堵塞“旁门左道”的良法。然而在具体执行效果上恰恰相反,正门紧闭,捷径歧出,最终对于以红筹形式上市的模式产生了摧毁性的影响。
加之2007年《反垄断法》颁布并实施,外资可进入领域存在诸多人为干预环节,对于“保护民族产业”“反垄断”等概念既缺乏可操作的认识,又缺乏清晰、透明的核准程序,这些人上下其手的空间再一步放大,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案件,涉及的资金更是骇人听闻。
一号首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小江说得很不错,先前我还有点可惜他们,现在看起来这股歪风邪气必须得狠狠的刹住才行,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见一号首长已经定了调子,其他众人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一批人的命运算是被定下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