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西番营在满是砂石的田地间掘下第一铲、升起第一堆火葬的浓烟,车城中的凉州卫旗军就变得躁动不安。

前者是封锁他们离开战场的退路,后者则让这场战争对大多数士兵来说变得没有意义……他们需要首级,没有首级,就算战争胜利,也没有意义。

丁绍胤在车城里急得兜圈子,骂骂咧咧道:“这些番子怎么跟东虏鞑子一样!”

实际上不止东虏,不让明军得到首级,几乎是所有明军对手的共识,只是不同的对手,对处理尸首的选择不一样罢了。

蒙古人通过约定成俗的报恩规矩,让战场上的钩镰枪骑手成为创业先锋;而在辽东,女真人则在战争中制定出更严厉的赏罚规定。

能带走就带走,带不走就毁掉,实在不行,就抢在明军之前割掉己方阵亡士兵的首级,把辫子带回家。

壕沟给车城中的凉州卫旗军罩上一层绝望情绪,焚烧尸体也让人们立功受赏的梦想破灭,车营旗军在片刻躁动之后,人人摆烂,反正辎重还很多,敌军一时半会也打不进来,固守待援。

这种战场间隙的和平时期,让巴桑也轻松不少。

此前他一直没有注意脚下的土地,直到西番营的士兵开始挖掘壕沟,他才注意到这里的田地覆盖着一层砂石。

两三寸厚的卵石、细沙均匀地覆盖在田垄之上,这些砂石在地表之上显得突兀,明显不是天然而是人为,这让巴桑来了兴趣。

奴隶出身的巴桑,在被管家用鞭子教授射箭之前,也曾是埋头傻干的农奴好手。

他对农业技术非常了解,当贵族老爷封出的头人得到一座庄园,先驱使农奴在庄园四周放火,然后使用一排农奴手持木犁浅耕,洒下种子,明年就会收获粮食。

这样种上三五年,这块地长不出什么东西了,再向外走,烧掉另一片荒地,继续耕作;再过三五年,周围的领地都被烧了,就回过头来耕作最早抛荒的地,就又能得到收成。

这叫撂荒农作制。

后来这种撂荒农作制被人为的控制,就出现了休闲农作制,固定的让这些土地休息。

比如这块地连着种两年,休息一年;又比如挑出两三片地,种一块歇一块、种两块歇一块的三圃制,大同小异。

再此之上,因为康区、乌斯藏风力强、土壤粗、气温土温低,以至于土壤中的氧化分解慢,潜在肥力大而可用养分少,大量牲畜粪便被用作生活燃料烧掉,以至于没有施肥的概念。

所以西番百姓便在客观环境下,发展出了轮作制,即这块地今年种青稞,明年种豆,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获。

以上,就是巴桑在加入元帅府之前掌握的全部农业知识。

但在康宁设府之后,巴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见识了人类农业科学最伟大的创造——垄作代田。

这东西和铁犁、科举官僚制度或孩子长大要送进社学私塾读书一样,都是中原农民骨子里对世界的认识,似乎都不需要任何科学技术。

只要一块地叫田地,那它就该长成田地的样子,四四方方的土地,上面犁出一道道垄和沟,今年把粮食种在垄上,这叫垄作,战国时期的制度;第二年把沟挖开,沟垄互换,在一块土地上完成劳作和休闲,这叫代田,由西汉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发明。

配套的农用机械三脚耧车也是赵过的发明,耧车是畜力条播机,主体是三根铧杆,前面有一个盛放种子的木斗,斗底用木管连接铧杆,叫下籽筒,牛或骡拉着耧车经过土地,铁铧划开土地,修出沟壑,铧后的下籽筒落下种子,被铧的土再把种子盖住。

三铧一牛、一人操控,集开沟、播种、覆盖、镇压于一体。

可是在巴桑和很多西番百姓印象里,世界不是这个样子的,铁犁、科举和读书也是不存在的,田地就应该坑坑洼洼乱七八糟,播种更是要人工点播,机械是不存在的。

其实西番贵族们并不是不知道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器械,但大一统王朝把铜当钱花了,西南又没办法铸铁,庄园制度普通百姓也很难弄到打造的铁制农具。

生产技术、生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硬要去采用垄作代田的生产制度,农奴们用木制农具扒地的速度太慢,最终还不如多种点地来得实在。

从那时起,巴桑就知道,对他在康宁甚至乌斯藏的奴隶兄弟来说,贵族喜欢来自中原的绫罗绸缎对他们毫无价值,但中原百姓习以为常的一切都是他们可以逆天改命的宝藏。

当西番营忙于土工掘壕,巴桑却在营中召集汉人火器军官,指着地上的卵石细沙询问这样做的目的。

火器军官大多都是随刘承宗进康宁的老兵,没有兰州本地人能告诉他这样做的意义,不过人们为巴桑指了条明路。

庄浪卫城里那个把总井小六在这驻军已经很久,其麾下还有庄浪卫的旗军,应当知道田地盖砂石的意义。

西番营的长了一脸大胡子的汉兵百总随即进城,在北城饱受轰击的城门楼里见到井小六。

城门楼的窗被炮弹轰出窟窿,下午的日光透过窟窿在室内打出光柱,照在遍地碎瓦上,无数灰尘在光柱中闪耀飞舞。

井小六就坐在那,俯身于一张嵌着炮弹的长案,借着打进室内的光亮书写长信。

“井将军,在下西番营百总辽胡子,受巴旅帅之名,向将军询问庄浪田地覆有砂石的缘故。”

原本对西番营百总前来的消息,井小六都没打算抬头,不过听见这人奇怪的辽东口音,还是抬头看了一眼,语气格外平淡:“巴旅帅想问的是砂田,你是辽东人?”

“是,俺是辽人,关外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夜不收,己巳之变受袁爷调令,跟游击曹将军进了关内。”

辽胡子有点自来熟,满脸笑容絮絮叨叨:“最开始给帅爷当塘骑,进康宁跟着戴将军打过几仗,被捡进西番营,旅帅看见烽火就来救你们啦,一刻都不敢耽搁呀。”

辽胡子说了不少好话,井小六脸上依然带着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只是抬起手掌没说话。

一时间让辽胡子站在城门楼里很尴尬,也不知这抬起手掌,是知道了的意思,还是让他别说了,只能在心里头暗骂这个老陕把总真奇怪。

井小六确实知道砂田。

这是西北从兰州左近发源于明代中期的旱地种植方法。

这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壤黏性大、风也吹得猛烈,赶上不好的季节,下雨多了就成了烂泥潭,太阳毒了就被晒得板结坚硬,蒸发量大也更容易造成盐碱。

所以人们在旧日黄河河床采集大砂小石,旧河床有植物腐烂,存在不小的养分,盖在加过粪肥的湿润农田上,御烈日、保水分,还能提供部分肥料,减少了蒸发量,盐碱问题自然得到解决。

在此基础之上,耕种在砂石面之下的庄稼有效的保存住水分,根系深扎于土壤层,从石缝中拱出来茁壮成长,使降水量较低的地方,也能保住水分,甚至往年算旱的时候,只要下上点雨,砂田也能丰收。

铺好的砂田,在旱地能用六十年,但五到十年后肥力明显下降,就要再次覆沙。

只是这种方法非常消耗人力,一亩地要用砂石五万多斤,需要一筐筐背、一车车运,当然效果也非常明显,沙田比土田在产量上高一到三倍,即使土田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麦子有八十斤的亩产。

但他一来没心情跟巴桑聊这个,二来不愿见辽东兵出身的辽胡子在他跟前嬉皮笑脸。

因此他顿了很久,才摆手道:“我要给大帅写信,砂田的事你在城里问问,不少人都知道。”

辽胡子原本还想争辩几句,心说你个乡兵把总牛什么,对自己的旅帅这么不尊敬?但他偷瞄了一眼井小六正在编写的长信,那信上全是人名儿和死因。

就在这时,有名百总进来,看了辽胡子一眼,也没在意,只是低声报告道:“将军,冯老三断气了,小五闹着撞墙把自己撞蒙了。”

井小六的脸上依然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张张嘴,似乎想问什么,最后却没说,深吸口气道:“看住世从,别让他做傻事,告诉他,他娘还等着他回家。”

冯家兄弟是他亲自募来的乡兵,知根知底。

冯大老爷是个短命的读书人,过世前生了儿女六个,本来有些田产家境不错,但过世后田地都归了别人,家里每况愈下。

冯老太太年轻时也是大家闺秀的美人,靠给人做闺房塾师才把孩子拉扯大,但养活得极为吃力,没置办下田产、几个孩子成人后都读过些书认识些字,但远没有走科举的财力,无奈只能干点走卒贩夫的活计。

直到河湟大战结束,挨家挨户分了田地,井小六去乡里募兵,正赶上三十多岁成婚的冯家老大没借着官袍,他便当场把自己的武官袍脱了下来。

冯老太太四个儿,听说井小六募兵,交给了大元帅三个,都是世字辈,名为双、林、从。

冯家老二在开战之初,为了让两个弟弟躲在安全的马道,自告奋勇在城上监视敌军,中了炮弹一命呜呼。

老三后来跟老五一起守马面墙,城下的猛火喷到城上那一瞬间,他把弟弟推到一边,自己却被烧个半死。

救下来的时候人还活着,但井小六有心理准备,烧成那个样子人活不成了。

百总退下了,井小六面无表情地看向辽胡子,眼神看得辽胡子心里发怵:“告诉我,怎么告诉一位老夫人,她失去了两个儿子?”

辽胡子无言以对,然后他就看见井小六指向门口。

他知道是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识趣地抱拳退下,去城中寻其他乡兵询问此事。

才刚走出城门楼,就听见室内桌案被人猛地锤了一下。

对井小六来说,自从巴桑率领西番旅抵达战场,这场属于东关民壮的战争就结束了。

他的整个把总部在开战前包括马夫、兽医有六百三十四人,其中六百人来自河湟东关镇的二十个乡保,在募兵时经过选拔。

有一百二十名士兵是他亲自招募的,更多人则由其他百总招募,跟他共事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知道每个人都身体健康、精神正常、没有前科、无嫖娼赌博等不良嗜好,个个都是分了地的良家子。

只是那时候,他们都还不知道保住这份地的代价,太大了。

此时此刻,他的把总部存活三百八十四人,里面有二十六个和冯老三一样,会在接下来的的几天里死掉,还有十七个断了手脚战后要送回家的。

以及三个这会正在庄浪城街上乱跑的疯子。

无牵无挂的井小六不怕拼命不怕死,但这封写满阵亡残疾士兵名单的信,对他来说比死可怕多了。

带兵难,招兵比带兵更难。

突然,有南城墙守军跑来报告:“将军,大帅,大帅从南边来了。”

这个消息令井小六立刻来了精神,他要把发生在这里的事告诉刘承宗,至少为阵亡士兵的家眷多争取一点赏银。

尽管他心里知道,元帅府对阵亡士兵的抚恤均有规制,这样的请求未必会得到准许,但成不成功本就不是做事的初衷。

井小六率部下两个还能动的百总出城向南迎接,远远地就看见二十四路摆开的塘骑与蜿蜒的军队,还有军队里大元帅的那副过去属于宁夏总兵的仪仗旗纛。

只不过还未接近军队,就有手持黄色令旗的塘骑奔来,道:“大帅仅召东关井把总,几位长官还请退至道旁等待。”

井小六心中狐疑:这是怎么回事,大帅嫌我这仗守得不好?

迷迷糊糊走到阵中,赫然发现中军大纛之下,骑在马上的人不是刘承宗,而是披挂甲胄、笑着朝他招手的刘承运。

“三,三将军?”井小六左顾右盼,就连刘承宗身边的那些护兵也没见到,却见到了得胜归来几人,不禁行军礼后问道:“大帅?”

“嘘,不要告诉任何人,你只管让守军认为大元帅来了,城中照例迎接,护兵会拥着我进城,这是我哥给你的信。”

承运笑眯眯掏出书信递给井小六,道:“我哥已经启程了,嘉峪关!”

------题外话------

下午好!预祝大家中秋快乐!

70

25小说网推荐阅读:四合院:我何雨柱,誓不做吸血包四合院:农场主的美好生活四合院:这个住户恐怖如斯九龙至尊四合院:开局奖励神级厨艺重生1983:从夺回家产开始手握购物app:年代女配赢麻了穿成灾星小村姑,把全村都带歪了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四合院:从返还技能开始美妇村情一天一个补偿包,反手打爆商业圈猛男诞生记四合院:开局拒绝一大爷换房婚礼现场,我和全家断绝关系!重生皇妃之不争宠武纵八荒我一个中介,会点风水很正常吧荒野求生之我的运气有亿点好山村最强小农民四合院:老子农场在国外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四合院:傻兄傻弟邢先生的冷面女友下乡知青:直接跟全家断绝关系赤胆特工四合院:我找傻柱报仇,全院慌了最强战神四合院:一人纵横万古神帝穿越古代:悍妇当家每月一首成名曲,打爆娱乐圈四合院:刚得系统,贾家逼我接济无敌升级王年代:随身农场被曝光了80年代剽悍土着女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大佬媳妇甜又野救命!大佬她又开始反向许愿了!神魂丹帝人家采蘑菇,你采百年野山参全职中医万界交易,破产小老板的崛起之路邪御天娇携带亿万物资穿越七零四合院:我在四合院看我火爆全网四合院:这一家子惹不起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四合院:我真不想收拾你们60年代,饥荒年,赶山挖百年参
25小说网搜藏榜: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变身:武道女帝抗战:我觉醒杀星系统重生皇妃之不争宠武纵八荒我和女神的荒岛生涯重生八零从知青回城开始古玩街直播:你管这叫捡漏?求生综艺爆火后,我成了全民团宠年代:从大山开始仙门弃婿皇上,本宫很会撩校草恋上小丫头狂妻要翻天:沈爷,娶我步步沦陷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我一个中介,会点风水很正常吧[穿越]龙小六星际逆袭记女监狱男管教他比火光更耀眼盛少,又又又发狗粮了边种田边炒股,我是村里的首富穿成反派大佬的黑月光是谁劫走了我的初恋弃妃拒承欢本宫娇养的小奶狗被宠野了重生之农女太子妃非黑即白?不,我是商业巨擘!吾家淘妻不好惹爱妃别跑,本王要以身相许神级提示:开局举报行走的五十万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直播盗墓游戏,呆妹周姐人麻了!舞动娱乐圈身价万亿,校花被我骗光生活费最强少年医圣绝色风华:腹黑召唤师逆天妖妃撩君心凤鸾九霄环佩锁情仇绝世神医开局麒麟肾,吓哭九个绝色娇妻重生从遇到小富婆开始重生七五:王牌娇妻有灵泉重生明星路为动画制作献上美好祝福趁兄弟憨萌,忽悠她做老婆相婿出山你好,我是人间执剑者纨绔江湖:重生公主惹邪王
25小说网最新小说:人生这几年祸害闯天下列车长的升迁之路我收捡垃圾成为顶级批发商夜幕无梦变身:被逼入死角的我不装了债务迷局都市异能:破晓之怒焰财阀的快乐你不懂转职:一柄魔刀千刃杀穿全校!女总裁倒追,前妻追夫火葬场了逆流港湾含冤入狱:陷害我的校花没想到我重生了重生60:分家后我把妻儿宠上天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重生九零年代,被迫再做资本大鳄高考落榜,听劝的我成了首富出山后,我的身份瞒不住了地幔战记开局获得141,成立巨神集团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重生:风流学霸,创造神话离婚吧爱人,妻子上综艺人设崩塌害我女儿我化为灭世僵王手握封神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华娱从2014开始村美人凡人修仙之童心问道重生1954,靠打猎发家致富!转职神级辅助,转身上报国家!年少如龙高武:开局抽中概念级异能老婆:我重生归来,许你灿烂人生民国从小混混开始无法无天诸天旅客迷糊先生野人岛上情未了穿越十年,影后要和我离婚请叫我洞虚观主!年代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都市异能传奇穿越文化断层世界,我直接杀疯了重生后,我在寝室卖灵兽万般皆是我,我为奇迹的化身御兽:我的契约不对劲谍战:我是螺丝刀,卧底76号我们村铁蛋太快活了!从毕业典礼开始征服娱乐圈高武:虫群吞噬万物,我既是天灾我的超级仓鼠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