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年底,李自成在准备东征灭明的时候的同时就已经命令贺锦等率领大军攻取河西走廊及河湟地区,以保障陕西的安全。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贺锦在张掖派副将军鲁文彬南下青海湟水沿岸,准备进攻西宁。
与此同时西宁土司指挥使祁廷谏、祁兴周父子及土司李天俞等纠合地方土司准备与顺军作战。
接着祁廷谏等人便和甘肃庄浪土司鲁元昌等土司歃血订盟,约定一起夹攻起义军。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鲁文彬率顺军攻至西宁城下,城中部分明军守军在“迎闯王、不纳粮”口号的感召下,密谋起义响应。
祁廷谏等见情况危急,于是兵行险着,随即率军出城反扑,鲁文彬猝不及防,被明军击杀阵亡。
此时驻扎在张掖的贺锦听到鲁文彬战死的消息后大怒,随即从张掖亲率大军,越祁连南下,在北大通与庄浪土司鲁元昌遭遇。
顺军轻松击溃鲁元昌,鲁元昌退守连城。不久贺锦挥兵追击,攻克连城,杀鲁元昌,进而乘胜攻下碾伯所。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贺锦又率军进攻西宁,祁廷谏、李天俞等人不敌,顺军攻克西宁城。
西宁被顺军占领之后,祁廷谏、李天俞等人随即退守南川,并在生员胡琏器等人的策划下,设下伏兵之计,在南川伏羌堡附近设下绊马索和陷阱,诱贺锦轻骑深入。
此时连战连捷的贺锦在连番胜利之后起了骄兵之心,孤军深入,因而中计阵亡。
不过在贺锦阵亡之后,顺军的征战并未停止。
就在贺锦阵亡之后不久,贺锦部将辛思忠统率顺军继续征战河湟地区,顺军很快再次击垮了祁廷谏、李天俞的军队,并生擒祁廷谏、李天俞等明军将领及土司,祁廷谏、李天俞二人被押往西安监禁。
历史上祁廷谏、李天俞这两人在清军攻克陕西之后被清军释放,两人随之降清,并为清军平定青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这个世界,李自成忙于和清军及明军作战,把这两人忘了,西安其他人没有皇帝的指示,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什么态度,于是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不过这两人现在也没什么用,青海那些忠于大明的土司被顺军打击之后早已一蹶不振,如今青海是固始汗的地盘:
固始汗这个家伙既有能力也有野心,其在崇祯十年受西藏黄教喇嘛的邀请进入青海,而在进入青海后固始汗先是消灭了却图汗,接着又消灭了康区的白利土司,又于十五年进入西藏消灭了藏巴汗,建立了黄教王朝,即和硕特汗国,并且在日喀则设立了汗庭。
不仅如此,固始汗为了稳固在藏地的统治,于1645年给自己的老师罗桑却吉坚赞赠给“班禅博克多”称号,从此后确立了班禅活佛转世系统,藏地两大活佛转世体系自此成型。
“此次河西土司联名向大顺求援正是因为固始汗派遣军队来到青海湖附近,要求所有西宁以南的土司必须向其称臣,其其次子车臣鄂木布公然袭击我河西走廊一带的部分土司及部落,驻守西宁的党守素将军派人同其进行交涉,但车臣鄂木布声称所有的藏人和青海蒙古人都该归和硕特汗国管辖,他只是在行使自己合法的统治权力而已。”
兵部尚书喻上猷向李自成说明了情况,李自成皱了皱眉头,历史上固始汗对于清廷是比较恭顺的,怎么到自己这家伙就开始认不清自己的斤两了?
“不仅如此,”喻上猷见皇帝皱起眉头,知道皇帝对于和硕特汗国的这种做法感到不满,他又接着说道,“固始汗第三子达兰太,早在我军同当地明军交战之际,便把部落迁移到了甘州白石崖口外野马川内,至今不肯退去,前线将士报告去年以和硕特人的数量还在增加,看起来他们似乎对甘州有些想法。”
听到这李自成说道,“和硕特汗国这明显是轻视我大顺,他以为大顺和大明一样,只会守着祁连山以北,咱们就得让固始汗知道,他自己是个什么角色。”
李自成这番话摆明了皇帝的立场,那就是和硕特汗国想要以渗透的方式逼迫大顺在青海退缩是不可能的,大顺不仅不会退缩,还会更进一步:
大顺将要对青海动手,狠狠教训一番和硕特汗国。
当然,所谓开启一场战争的目的是结束无数场战争,李自成的设想中,在消灭固始汗在青海的势力之后,他会在青海实行流官土司并行的制度:
这时候祁廷谏、李天俞等人就派上用场了。
李自成准备恢复祁廷谏的西宁指挥使职位,让他管理青海的土司:
因为这些土司如今势弱,想要在青海混下去,只能依附于大顺,李自成相信祁廷谏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当然如果祁廷谏铁了心要当大明忠臣,那李自成只好成全他并另选他人来充当大顺在青海的代理人了。
就在李自成和大顺官员们商量对和硕特汗国动手的时候,固始汗也在盯着地图思考着可能发生的情况。
首先固始汗是绝对不会放弃青海的,因为青海湖周边的大草原是蒙古人进入西藏必要的补给休息之所,固始汗是一定要控制这一带的。
不然失去青海湖的控制权的话,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就被隔开了,和硕特汗国就成了自娱自乐的青藏王国了。
而这可不是固始汗想要的,固始汗控制藏地是因为藏地因为宗教原因在蒙古族群中拥有超然地位,可要是没有和其他蒙古联通的渠道的话,这个超然地位有什么用?
不过比起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几个儿子,固始汗对于中原政权的态度一直是慎之又慎:
博学的固始汗深知中原王朝的强大,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和中原王朝来一场全面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