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95章,小白兔:鱼儿上钩了

笕桥机场的历史很短。

它是民国二十年才开始启用的。

之前,它是清朝步兵的训练营地。面积不算大。后来扩建为机场,面积就大了。

因为历史短,各方面设备设施都不完善。

如果不是陈纳德要来这里,估计它是不会被重视的。

“高队长……”

“你说。”

“山鹰为什么选择这里?”

“因为大校场那边有苏联人了。”

“明白。”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我们的课本,似乎很少提到苏联人的援助。

其实,在全面抗战爆发前,还有抗战爆发后,苏联人对华夏的援助还是非常多的。从飞机到枪炮,应有尽有。

还有大量的顾问团。

后来大放光芒的罗科索夫斯基,还有崔可夫等人,都曾经在中国呆过至少三个月以上。

在德式装备被断供以后,很多国军主力都换成了苏械。其中,就包括着名的七十四军。

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苏联不太友好。

好像陈纳德这样的美国人,肯定不愿意和苏联人一起在大校场共事。

国府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于是安排笕桥机场。

两拨人马分开就没事了。

“嚯!”

“嚯!”

不断的有号子声传来。

那是大量的民夫,在进行跑道的夯实工作。

人很多。也有点乱。明显赶工。华夏特色。

之前没想到陈纳德会来的那么快,所以,工程进度慢吞吞的。结果被人打了一个偷袭。

没办法,只能是日夜赶工。征调大量民夫。拼命的干。

原来笕桥机场只有航校,是培训用的。只有一些张庸都叫不出型号的很旧很旧的飞机。

现在陈纳德要来了,于是高远航才带着一些霍克2型转场到这里。

随着飞机的增加,各项设备设施也得进行更新。

霍克2型虽然性能已经过时,可是,一些关键的维护,还得美国人自己来做。所以,也有一些美国技术人员进驻。

随着飞机的增加,地勤、警卫、后勤保障什么的,自然也得增加。

原来航校只有一个不满编的警卫连。现在增加到一个满编的警卫营。人数暴增,营房不够用。还得自己修建营房。

所以,整个笕桥机场很乱。

张庸举起望远镜观察四周,看到远处一排飞机。

当时国府的飞机没有机库、机棚什么的,都是露天摆放。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飞机的数量大概有二十架左右。其中,霍克2型可能有十架。

其他的都是航校用的旧飞机。能飞上天已经算是非常满意了。

“新飞机什么时候到来?”

“我不知道。”

“哦。”

张庸不再问。

他相信高远航是真的不知道。

新的飞机可能还没选好吧。霍克3型始终不太满意。性能太差。

可是,除了霍克3型,放眼当时的国际航空市场,似乎也没有更出色的飞机了。除非是德国人刚刚试飞的bf109……

然而,德国人自己都还没列装bf109呢,想要出口,确实有难度。

只能说,谋事在人。其他交给老天。

“抱歉,给你们安排的住处可能有些简陋……”

“不用费心了。我们住在市区。”

“真是抱歉……”

“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肃清整个杭城的日谍。住在机场反而不太方便。”

“那就好。那就好。费用空筹部报销吧。”

高远航松了一口气。

陈纳德来得太快。搞的各方面都措手不及。

“日谍报销。”

“什么?”

“我说,我们此行的费用,我们自己解决。不用你们承担。”

“那……”

“日谍有钱。抓几个日谍就富裕了。”

“好!”

高远航也没有客气。

因为陈纳德搞突袭,他们一时间确实资金紧张。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有太多的资金要支出。

幸好,之前张庸在天津卫缴获了那么多的资产。否则,可能夫人还得向委座伸手呢。

现在其实还好。空筹部自己就能解决。

陈善本连续从北平南苑机场运输回来的财货,价值至少超过1000万银元,可以暂时支撑一段时间。

“你去找酒店吧!”张庸转头吩咐杨丽初。

自己的女人,不能委屈了。

住在简陋的机场,连个独立厕所都没有。肯定不行。

她虽然不是养尊处优。但确实不能吃苦。每次出差,她都憔悴得不行。必须得住酒店才能补回来。

“好!”杨丽初也没有拒绝。带着几个人去了。

“干活!”张庸抖擞精神。

他们都是男人。

男人是来干活的。不是来享受的。

任务就是抓日谍。

机场里里外外,那么多民夫,还有那么多人员,不知道有多少日谍……

咦?

没有?

不会吧……

张庸有点难以置信。

地图显示,在机场范围内,的确没有任何红点。

换言之,就是没有日寇隐藏其中。

至于有没有被日寇收买的,那就不知道了。地图不会甄别这个。

好。首先可以放心一波。

机场里面,暂时没有日谍。

机场外面……

有。

机场的入口附近,就有一个红点。

张庸举起望远镜,发现是一家杂货店。红点就是店主。看起来似乎有些年纪了。

“那个杂货店……”

“你等等。我找个熟悉情况的人来跟你说。”

“好!”

张庸点点头。

高远航也是刚刚转场来的。对这边不了解。

他说熟悉情况的人,是常年在机场干活的老潘。也是航校的副校长。从机场转为军用,老潘就在了。

“杂货店?老陈?他一开始就在了。”

“一开始?”

“刚刚修建机场的时候,他就在了。”

“哦……”

张庸点点头。

很厉害啊!日谍有眼光。

这边才刚刚开始修建机场,那边就开始潜伏了。

对于机场的认识价值,日寇肯定要比国人优胜。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纯粹的航空母舰,就是日本人制造出来的。

可以说在发展航空母舰的道路上,日本人走的很早。

可是后来又不知道怎么的。走了歪路。又一头钻入大炮巨舰的牛角尖。

也罢,暂时不惊动他。

这种身份的日谍,张庸估计没有什么油水。

还是要去市区才有大鱼。

忽然,地图边缘,又有一个红点切入。

默默的举起望远镜,发现是一辆三轮车。蹬车的是个粗犷汉子。

他也是日谍。

三轮车上面装的,好像是蔬菜?还有肉?应该是供应机场的。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看来,日谍早有准备。早就安排妥当。

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针对机场做出了渗透措施。伪装的极好。

门口的杂货店……

送货的小商贩……

可能还有其他人。

张庸没有惊动他们。带着队伍前往市区。

现在,张庸的身边,还跟着上百人。这么多人,显然不可能都住在豪华酒店。

主要是不方便出入。也不方便做事。

本来,他们住在军营里面是最好的。可惜,没有宣铁吾的配合。

最终决定分成两部分。

谷八峰带着自己的宪兵部队,入住杭州的宪兵司令部营地。

张庸带着空筹部的五十人,另找落脚点。

忽然想起曹孟奇的家。

对啊。这个家伙就是杭州人。

事实上,他手下的警校生里面,很多杭州人。

秦立山手下,也是有几个警校生的。于是将他们找出来。询问本地的情况。

很快,张庸对杭城很快了若指掌。

随即,张庸就带着队伍,入住尚未完工的花桥酒店。

这个酒店已经基本做好。但是尚未对外营业。张庸于是将其包下来。正好。

“张队长。”

“江老板。打扰了。”

“不敢。不敢。张队长大驾光临,花桥酒店蓬荜生辉啊!”

“请!”

“请!”

张庸和花桥酒店的老板江国虎说话。

他示意江国虎走到一旁,表示自己想要私底下和他说些事情。

“张队长,你说。”

“江老板,你能借给我几万大洋吗?”

“哦?不知道张队长准备做什么用?”

“就是日常开销。我初来乍到,一分钱都没有。还请江老板救济救济。”

“好说。好说。张队长远道而来。略有难处,我江某人自当竭力相助。”

“那就这样说定了。五万大洋。”

“张队长,江某人虽然薄有资产。但是想要一次拿出五万现大洋,也是有些难度。这样,我现在立刻奉上五千大洋。其他的,我继续想办法。你看如何。”

“极好。江老板果然是热心肠。你的仁义,我记住了。”

“过奖。过奖。”

“其实,我跟你借五万大洋,是办一件秘密之事。事成之后,必有重酬。我保证,三个月之后还你。并且支付你一成的利息。也就是还你五万五千大洋。”

“不敢。不敢。”

“请!”

张庸满脸笑容。

这个江国虎是日谍。他当然喜欢了。

那些没有油水的日谍,他都懒得打交道。但是江国虎这样的,有钱途啊!

很意外。

江国虎居然是日谍。

这个家伙,据说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据说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杭州。但是地图显示,他就是日本人。

冒名顶替?

原来的江国虎可能已经死了?

多半是这样的套路。

很快,江国虎就安排人送来了五千大洋。

都是现大洋。用五个箱子装着。虽然每个箱子只有一千。也是沉甸甸的。

“张队长,你看……”

“江老板,你真是太客气了。哎,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你才是……”

“张队长言重了,言重了……”

“这样……”

张庸摆摆手。将所有人都屏退。

他神秘兮兮的看看四周。然后招招手。示意江国虎凑过来。

“张队长……”

“江老板,我只告诉你一个人。我在追一个226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谍报。是有关日本人的。只要这个谍报到手,我就能拿到丰厚的酬劳。美国人已经开出了100万美元的价码。要买这个谍报。”

“一百万美元?”

“对。你也觉得很夸张是吧?我也觉得。但是你也知道,美国人不差钱。如果这份谍报,真的有那么值钱的话,等我拿到这一百万美元,我就发达了。”

“张队长你是高人,肯定可以的。”

“承你贵言。”

张庸眉开眼笑。

像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江国虎也礼貌的陪着笑。看不出任何异常。

“老狐狸。”

张庸内心暗暗佩服对方的演技。

这个家伙在杭州那么多年,居然都没有人发现他是日谍。确实厉害。

好像江国虎这样的日谍,可能还有?

想起火山……

就是贾腾英说要抓的那个日谍火山。

江国虎是不是火山?

应该不是。

如果江国虎是火山,贾腾英不会说找不到。

江国虎本身就是非常明显的目标,能躲到哪里去?所以,他的嫌疑暂时可以排除。

火山应该不出名。很低调。隐藏的极好。

“江老板……”

“张队长,你说。”

“你放心。这份情报,我稳赚不赔。”

“那是当然的。张队长的威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张队长出马,马到成功……”

“知道英国军情七处吗?”

“不知道。”

“他们对226计划也有兴趣。但是出价比较吝啬,只愿意给五万英镑。切,五万英镑,小看谁呢?那么重要的情报,五十万英镑我都看不上。何况是五万?英国人就是小家子气!”

“张队长说的是。”

江国虎满脸堆笑的附和着。内心却是暗暗嘀咕。

什么226计划?值得英美出这么多的钱购买?一百万美元?不可能。绝对是张庸添油加醋,胡说八道。

这个家伙可能根本不知道100万美元到底有巨额。

一美元可以兑换至少五个大洋。100万美元,就是500万银元。什么情报这么值钱?扯!

英国人还是精明的。只肯开出五万英镑。这才是合理的价格。

这个张庸眼前只有钱,目光短浅……

“还有红色苏俄……”

“他们?”

江国虎不由得眉毛一挑。

这是无法控制的动作。幸好张庸似乎没有注意到。

江国虎是日谍。他对红色苏俄的情报非常敏感。因为眼下的关东军,防备的就是红色苏俄。

或者说,关东军的下一个攻略目标,就是红色苏俄。

所以,日军谍报部门对有关红色苏俄的有关情报,都是优先处理的。

和红色苏俄有关的情报,明显会被重视。

“他们应该是有人参与了争夺。但是我不知道是谁。我和他们不熟。”

“请。”

江国虎没有接话。而是给张庸端茶。

张庸接过茶水,喝了两口。说谢谢。

然后闭嘴。

他透露的情报已经足够多。再说下去就会惹人怀疑。

现在,就看江国虎怎么想,怎么做了。

“张队长,你需要的五万大洋,我最迟明天晚上准备好。”

“谢谢!”

张庸满意的点点头。

鱼儿上钩了。

【未完待续】

还是正常三更吧。改两更不太习惯。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