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任职
韩信心底里当然是赞同对北面用兵的,据韩信知道的,现在北方主要有三大势力,陇西以西的月氏,河套以北的匈奴,和旧燕以北的东胡。
在秦末、楚汉争霸的这段时间里,匈奴冒顿单于趁机对外扩张,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并收复了之前被蒙恬所夺的河套地区。
到刘邦建立了汉朝,匈奴又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被秦末争霸打残的中原,这时候根本无力对匈奴用兵,就连一国国母被冒顿言语侮辱,也只能忍气吞声,还要把公主送去和亲。
这一屈辱,一直忍到了汉武帝时期。
韩信倒不是十分在意面子上的问题,他在意的是,即便把公主送去和亲,匈奴每年还是要下来打冬,扰得边境百姓不得安宁。
历史上秦始皇虽然派蒙恬北击匈奴,但只是把他们赶出河套地区,打得一点都不彻底,仅仅过了几年,匈奴便又卷土重来。
现在既然他来了,就要把匈奴、月氏的问题彻底解决。
反正劝秦始皇爱惜民力的不可能的,那不如一次干到底,就算来日始皇崩,天下分,内战要怎么打都行,至少不用再担忧外敌了。
想彻底解决匈奴,就不能急,蒙恬打匈奴猛是猛,但就是打得太急太猛,一下子打跑,追又追不了,给汉朝留下了一个大隐患。
除了匈奴、月氏和东胡,据韩信听说的,在陇西、北地、上郡三个地方,还广泛分布着许多戎狄。
两百年前,活跃在秦国北面的是义渠国,其首领义渠王曾数次发大兵攻秦,还参与过六国合纵,在李帛之战中击败秦军。
最后是宣太后以女色诱之,才将义渠君杀死在甘泉山,义渠故地也变成了北地郡。
义渠灭国后,义渠戎人却未消失,其贵族或以“公孙”为氏,或以“义渠”为氏,享有贵族权力,称之为“戎翟君公”。
当年蕲年宫之变,嫪毐便勾结了部分“戎翟君公”为乱。
事后秦始皇拆散了一些部落,并通过移民通婚,同化了不少义渠人。但三郡未编户的戎人,仍占了人口三分之一,他们半耕半牧,以皮毛充当赋税,作为骑兵加入秦军作战,对统一战争也有贡献。
这些详细资料是来咸阳之前,韩信向史禄打听的。
戎狄虽臣服于秦,但每逢秋冬之际,诸部还是会越过界线,侵扰边郡,烧杀抢掠,夺走人口。
刚刚臣服的南方百越也是一样,任嚣和赵佗在未来的这几年,估计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要打匈奴和月氏,北地、陇西、上郡这三个地方既是军事前沿,也是关中屏障,尤其是北地郡和上郡,至少得把这两地的人口、经济、交通先搞上来。
纵然韩信心中有再多想法,这时候也是不能说的,否则就不是天才,而是妖怪了。
“臣初来咸阳,对北地之事一无所知,不敢妄言!”
问一个以军功爬上来的将军要不要打胡戎,十个人中怕是有九个都是同意的,韩信没有像热血少年一样,慷慨激昂地发表一通暴打胡虏的豪言壮语,也没像儒墨那些老学究,搬出一堆理由劝皇帝不要打,这个回答实在又稳当,倒是有点出乎秦始皇的意料。
其实在去年屠睢将平南方时,秦始皇就已经做出了要北击胡戎的决定,之所以问韩信,只是想听听这位天才少年的看法,却忘了,再如何天赋异禀,一年多前,他还只是淮阴的一名小游徼。
于是,秦始皇从旁边拿起一份竹简,又换了个问题,“任卿上书,册封南方百越君长之事,可也是你提议?”
韩信回道,“是臣所提议。”
由皇帝册封封号,让越人君长世代治理领地,只要能够臣服,每年奉上一点贡物,秦军绝不干涉,只满足于控制几座重要城池,以及交通水道。
这就是韩信提的羁縻政策。
“为何要让其自治?”秦始皇又问。
韩信道,“臣之所以有此想法,乃是源于先惠文王并巴中之策,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到今日,陛下仍以巴氏为蛮夷君长,统领旧地。
臣便想,岭南诸越同巴中情况类似,甚至更为复杂,各部所崇拜的动物神灵不同,有崇蛇、信蛙、信鸟,甚至信鱼,若派秦吏统管百越,一则人手不足,二则语言不通,文化信仰不同,管理起来十分困难,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各越再次反叛。
不如效仿巴中,让其自治,册封倾向大秦的君长,在南方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逐步移民,促进夷夏融合。
在军事上,陛下可从各族中选出一定数量卒兵,量给土地,平时耕种,不纳赋税,就地参加军事训练,必要时调用以征伐不服统治者,我军只要控制重要关口道路,但凡有叛,不调朝廷一兵一卒,即可快速平叛。
在经济上,通往岭南道路开通后,可放松或解除贸易监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利于中原和南方的进一步融合。
在文化上,陛下可派些儒生过去,教化越人的孩童,慢慢改变其信仰,数代之后,夷人便也全成了秦人。”
韩信说完,垂首而立。
就算秦始皇不问,他此次觐见也是打算说一说生番变熟番的治理之法,既然对方主动问起,索性一股脑儿说完。
南方战事多半韩信都参与了,战后提一提治理的建议,这也不算僭越。
秦始皇听完后,看着恭敬立于下面的少年,许久没有说话,就连赵高,也已经惊呆了,此子非但军事天赋逆天,治政之能也如此厉害,只是在南方打了一场战,居然连如何治理这里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他赵高虽然没去过南方,但参照巴中,也能听出,韩信说的这些,确实是目前治理南方的最好之法,甚至比巴中那边施行的政策更为详细实用。
尤其军事上,可不就是又贯穿了他在南边一直施行的以夷制夷么!
“甚善!”
秦始皇忽然笑了起来,“一个以夷制夷,韩卿竟能玩出如此多的花样来,当真极妙,极妙!”
“赵高,为朕草诏!”
“唯!”
赵高连忙从旁边书架上拿出一份空白帛书,走到旁边一张案几旁,开始磨墨。
韩信发现,他用的居然是自己造的徽墨,再看秦始皇的御案上,是每年只造几十条的高级徽墨。
“南海郡尉所奏之事,寡人已阅之,依任嚣提议,于南方行羁縻之策,册封桂国君长为……”
秦始皇说着忽然停下,问韩信,“桂国崇拜何种动物?”
韩信道,“黄牛神!”
“册封桂国君长为黄牛君,册封西瓯君长为鸟君,册封梅氏君长……”
诏书写完,秦始皇册封了一群以动物为名号的君长,又对赵高道,“再写一封任命书!”
赵高忙又从架子上取来一张空白卷。
“左更韩信,所提羁縻之策甚合朕意,任其中郎骑将!秩比千石!使宿卫禁中!”
秦始皇说完看了眼韩信,又补充一句,“令中郎骑将韩信,十日后代朕前往黄山,祷告山神!”
听完这句,赵高执笔的手不由一顿,中郎三令虽然时常会被安排一些临时任务,比如出使他国蛮夷、代王祷告山川、陪同监御史调查大案等等,但韩信才刚上任,皇帝便让他代为祷告山神,这份恩宠可谓是前无古人。
这一刻,赵高心里不免有点泛酸。
“臣领旨,谢陛下洪恩!”
韩信俯首拜谢,还没起身,便听秦始皇又道,“祷告结束,准许卿回趟淮阴,顺道将家人接来。”
又对赵高道,“另赐中郎骑将府邸一座,黄金三百镒。”
韩信俯身,继续拜谢,这位皇帝是不体恤民力,但对待臣下确实是真的好。
如果,他能少勤政,多爱民,或许能多活几年,大秦的命运也能改写!